特色小吃知识最新

李盛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艾窝窝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 食品。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爱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頤》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爱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爱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爱窝窝。

爱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还注说:“爱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

就餐区域服务

就餐区域,是一个餐馆的服务终端,之前的所有程序和工作,就是为了在最后这个环节以最好的状态体现出来,顾客接触最多的,感受最深的,最在意的,也就是这个环节。所以,做好就餐区域服务工作,就是整个餐饮店的终极目标,就是用尽量低的经营服务成本来达到尽可能高的消费体验和享受,简而言之,就是尽量少花钱少费劲,而又要让顾客更满意更喜爱。听起来这是个互相矛盾的悖论,但是,所有经营管理的核心,都是在追求这一点。那要怎样能达到这样的成果和效率呢?我们归纳成一下几点:

1:快速关注

任何一个顾客进入你的店铺,他都希望能被店内的人员尽快的关注到,这样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也能让他相信,会尽快的享用到所需的实物,这是第一印象。

2:主动接待、询问,尽快了解顾客的用餐需求,并且指引顾客就座等候。

3:顾客点餐之后,尽快通知厨房制作。如果该食物所需时间较长,要对顾客做解释说明,消除顾客等待的焦虑和失望。

4:和顾客对话,一定要正面面对,并且双眼直视顾客,认真的进行交流,决不可斜视、背对、侧面和顾客对话,再忙碌也要一丝不苟的面对每一位顾客,让他们感受到,当他需要你的这一刻,你是全心全意为他服务,为他在准备的。这些细节都能让顾客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从而对你的餐厅产生信任和忠诚度。

5:上菜干净利索,不管什么分量的食物,必须要双手端上,弯腰正面轻放在顾客面前,上完之后,退后一步,抬头拉开和食物的距离,再对顾客说,您的,请慢用。切忌单手上菜、隔着顾客老远丢在桌上、走到顾客身边侧身上菜,这些都是极端不尊重顾客的表现。

6:平等对待每一位顾客,千万不要对点餐量少、点餐价格低廉的顾客流露出任何一丝的轻视和怠慢,你今天让一个只点了五块钱食物的顾客,同样享受到了被重视被尊敬的接待和服务,他就很有可能在以后给你更大的回报。

7:随时关注就餐区的顾客状况,如果任何突发状况,要积极主动上前处理,不要装聋作哑,回避问题,等到顾客忍受不了再提出来,已经给顾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了。

8:顾客用餐完毕离去之时,如果是群体顾客,可以面对他们说,请慢走。如果是单个顾客,尽量目光直视顾客再说,慢走。

9:顾客用餐完毕,离桌之后,方可收台清理。清理收拾时,轻拿轻放,分类收集,一边后厨能更方便的分类清洗。

10:关注顾客对本店的一切反应,接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及时汇报给管理者,以便更进一步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