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个人礼仪知识要点

阿林

日常个人礼仪要点

(一)个人礼仪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_、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个人礼仪修养

1、不要自视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2、不要盲目承诺

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3、不要轻易求人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4、不要强加于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5、不要取笑别人

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6、不要乱发脾气

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去意已决,人生应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7、不要打断人家说话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8、不要小看仪表

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9、不要封闭自己

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0、不要欺负老实人

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

学生的个人礼仪教育

1.称谓礼仪

称呼老师、长辈时要用敬称,称呼同学、朋友时也要有礼貌。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外出时:告诉家人我出去了。较远行走,对家人说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到了目的地记着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家人报平安。

3.着装礼仪

(1)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拴腰间,不披衣散扣。

(3)公共场所不敞衣、脱鞋。

(4)不盲目攀比,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好。

(5)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6)不涂脂抹粉,画眉,纹眉,纹身,留长指甲,涂指甲油。

(7)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

4.行走礼仪

(1)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2)坐姿:上身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3)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场所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4)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5)行走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或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6)向别人打听道路,先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向年长者问时,称“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