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相关手抄报
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希腊文: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
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日是“母亲节”。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妇女安娜·贾维斯的母亲去世。为了追思母爱。安娜决定实现母亲生前想创立一个母亲节的愿望。她的不断演讲和游说,得到普遍的赞同和广泛的支持。美国国会于1914年5月17日通过了确定“母亲节”的提案,将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因为安娜的母亲生前酷爱康乃馨花,所以就用此花作为母爱的象征。每到节日这天,凡是母亲健在的,要佩戴或馈赠红色康乃馨花。若母亲已谢世,则用白色的康乃馨花。“母亲节”现已成为国际性的家庭节日,对于增进子女们对母亲的关爱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母亲节对联典故。
吴锡麟为清乾隆进士,官至祭酒,即全国最高学府的主管官。其母寿诞时,有贺联云:
惟善人现寿者相;
有令子为天下师。
以吴锡麒“为天下师”贺其母寿,即用子之成就颂母之贤德,语意吉祥,使寿者喜。
1923年10日,陶行知赴南京,协助王伯秋推进平民教育工作。恰遇王伯秋母亲六十寿辰,特撰贺联相赠云:
作十万新民;
寿六旬王母。
“十万”为虚指,意为众多。寓指平民教育唤起民众的作用。“王母”既指寿主,又指传说中长生不老的象征“王母娘娘”。双关寄意,更见佳妙。
1943年时,“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得知与自己一道参加革命的同乡好友姜国仁之母恰逢七十寿辰,特书一联,以表祝贺。联云:
一门萃女秀男贤,画获话从来,八千里外;
夫子负族称乡誉,班荆怀往事,四十年前。
欧阳修幼时家贫,其母以荻画地教学书。后以“画荻”为称颂母教之典。“夫子”,指姜母的丈夫。“班荆”,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联以寿主“一门萃女秀男贤”及其“夫子负族称乡誉”而赞之,并将作者自己也置身其内,更见关系非同一般,愈发真实感人。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勤奋聪慧,贤明善良,富有同情心,对毛泽东的影响极大。1919年去世,终年52岁。毛泽东撰写了《祭母文》及两副挽联,其中一副为: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南岸”,韶山冲的一处地名,在毛泽东故居的附近。
“晖”,春晖。唐代孟郊扮子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以“春晖”喻母爱。
“乳母”,即奶妈,指受雇给人家奶孩子的妇女。曾国藩撰有一副挽乳母联,句为:
一饭尚铭恩,况保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汉代名将韩信幼时得漂母饭食,后得志特赐千金以谢。对联用此典表达对乳母的敬重,实属难能可贵。
圣人无父与母亲节
据(圣经)记载,童贞女玛利亚蒙圣灵降身。孕育了上帝的儿子,后嫁给了木匠约瑟。在小城伯利恒的时候,玛利亚的产期临近。一时又找不到旅店,于是。就在马厩里生下了头胎儿子月并用布包裹起来,放在马槽里。上帝之子耶稣降生了。玛利亚因此被尊为圣母。作为神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罩上了一层神性的光环。
在拉菲尔的油画作品《西斯廷圣母》中,圣母脚踩云朵,怀抱圣子飘然而至。身上放射出超凡脱俗的温和的光芒,圣灵的金光洒射在他们母子头上。拉菲尔塑造了人类救世主的形象她的儿子命中注定要受到人间最残酷的极刑。圣母抱定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她从天而降。看到人们的迎接的目光,听到人们的颂扬。慈爱、痛苦。尊严、牺牲和忍受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而她年轻美丽的面孔却现出庄重、平和。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宗教活动逐渐取代了各种异教传统。
圣母教堂(Mother Church)的庆祝活动便取代了对神话传说中的女神顶礼膜拜的传统。人们相信圣母教堂是赋予他们生命,保护他们免受伤害的精神力量,所以,习惯上人们去自己受洗的教堂时都会带上礼物。久而久之,教会的仪式便与母亲节的庆祝活动结合在一起了,人们可以同时传达对教堂与母亲的感念之情。
在欧洲的许多艺术作品如雕塑、绘画中都可以窥见这一变化。随着圣母与母亲崇拜的结合,到了中世纪以后。艺术作品中的圣母流露出慈爱的真情。自然的母性刻画使神圣世俗化。在安德列亚·索拉里(1470--152引的作品《绿垫圣母子》中,画家运用个性化的艺术理念刻画了一个世俗的圣母形象。画家以特写式的半身形象描绘圣母子,母亲喂奶这一世俗情节表现了圣洁的母爱,画面感人至深。圣母脸上洋溢着哺乳的幸福。活泼略带顽皮的小耶稣满足快乐。他抬起小脚,似乎想和妈妈说点什么。在这里人情、人性代替了神性,温馨的母子画面歌颂了人类朴素无华的'母爱。历来画家描绘圣母,多画成年轻美丽、温柔善良的少妇形象,用米开朗基罗的话说:“这是因为圣母是人类的母亲。她的面容不应受到岁月的消磨而衰老,应永葆青春。”而提埃波罗(1696一1770)笔下的圣母却是位脸上长满皱褶的老人。他描绘的《圣母玛利亚的教育〉使圣母子这一宗教题材更加世俗人情化了。
佛教是世界上的另一大宗教。相传佛陀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腋窝里生出的。所谓“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佛祖为男性;但佛教流传到中国后:佛被赋予了女性的特质。被供奉在佛教的殿堂或普通百姓的家里的南海观音,又称菩萨、观音娘娘,皆为女相。虽然观音娘娘自己没有子嗣,但人们相信观音送子。相信她可以帮助家族的血脉延续。
不仅如此,人们还求她为家人去祸消灾,求菩萨保佑平安。每年善男信女都要到普陀山烧香拜佛。纪念她的出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