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 效应阶段(3月11日至3月19日).各种形式的招生宣传正式发挥效应,浓厚的招生舆论氛围基本形成,对全县各乡镇、各中学的中职招生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中职学校宣传方案2
以市教育局关于《20年教育宣传工作要点》为指导,把握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工作力度,及时、准确、全面的宣传学校教育教学动态,丰富校园文化,展示学校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知名度,特拟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骆x
副组长:周
成员:严
二、宣传内容
学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成效、学校重点工作、学校最新动态、师生荣誉、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特色活动、教学教研活动及成果、先进教师典型事迹等。
三、总体目标
校内宣传:做好橱窗、校刊、作文报、网站、广播站等五个宣传阵地。
校外宣传:每月向市教育局上报信息不少于3篇。全年在《日报》、《晚报》等地市级报刊上稿不少于10篇,力争在省级报刊上稿有所突破。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上稿不少于5篇,在《教育简报》上稿不少于6篇。
四、任务分解
1、学校办公室负责学校重大活动、会议、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整体工作的宣传,具体做好校内各年级、各部门宣传与信息报送工作的审核与整理。每月向市教育局上报信息不少于3篇,全年在市级媒体上稿不少于5篇,省级以上上稿不少于1篇。
2、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管理、“课内比教学”、常规教学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宣传,特别是对参与“课内比教学”先进典型的宣传。每月向市教育局上报信息不少于2篇,全年在市级媒体上稿不少于2篇,省级以上上稿不少于1篇。
3、政教处、团委负责学校德育工作、“课外访问万家”、学生活动、班主任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宣传,特别是对“课外访问万家”先进典型的宣传。每月向市教育局上报信息不少于2篇,全年在市级媒体上稿不少于2篇,省级以上上稿不少于1篇。
4、教科处负责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方面的宣传作。每月向市教育上报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在市级媒体上稿不少于1篇。
5、工会负责教职工工会活动及学校政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宣传。每月向市教育局上报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在市级媒体上稿不少于1篇。
6、总务处负责后勤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的宣传。每月向市教育局上报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在市级媒体上稿不少于1篇。
7、各年级负责年级教育教学、学生动态、管理工作创新等方面的宣传。每月向市教育局上报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在市级媒体上稿不少于1篇。
五、奖励措施
学校各处室报送及上稿情况由办公室进行统计汇总,在完成规定指标任务前提下,每年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考核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设立宣传报道特别奖,对在市级媒体上稿的个人给予每篇50元奖励,对在省级以上媒体上稿的个人给予每篇100元奖励。
六、报道要求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突出主题,正面宣传。
2、所有发布内容须经办公室审核,主管领导批阅后方可对外发布。
中职学校宣传方案3
一、主题及时间
主题:扩大职教影响,促进中职发展;提高中职地位,建设职教大省。
时间: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和我省有关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为依据,紧紧围绕“职教大省建设”战略部署,全面展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影响力,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将职教宣传与招生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教宣传报道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三、宣传的主要内容
1.职教大省建设:大力宣传《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皖政〔2009〕83号),宣传职教大省建设的意义、目标、政策、保障等相关内容;各地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的做法、经验。
2.国家助学金制度:宣传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以及职业教育逐步免费就学制度。
3.中职学校建设:宣传推介一批办学有特色、教育教学质量高的中职学校,扩大中职学校影响。
4. 优秀毕业生事迹:积极与学校、企业联系,将学生实习就业情况实景式展现,让民众充分了解中职学生实习就业的制度、环境、工作情况和待遇;邀请一批通过自身努力成长成才的毕业生典型,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
5.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宣传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中职教师的风采。
四、宣传形式及时间安排
1.加强网站建设。继续实行“职业与成人教育网”信息发布和审核制度。各中职学校尤其是省级示范以上中职学校要搞好自身网站建设,及时报道各项工作,展示优秀成果。同时密切联系人民网视窗、新华网、中安在线、教育网、教育宣传网等网络媒体发布信息。
2.与电台、电视台、日报、新安晚报、青年报等省内主流媒体联系,分期分批安排领导专家访谈、优秀教师访谈、优秀毕业生访谈、职教名校介绍等(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待与媒体协商后定)。2009年推荐10所中职学校、10名优秀毕业生、10名优秀教师、10名中职学校校长在媒体上宣传报道。
3.举办“便民服务,展示技能”活动。发动全省中职学校在学校所在地,与街道、村镇联系,以本校主干专业为主,组织教师和学生举办便民服务等公益性活动。活动现场要有宣传版画、资料和宣传职业教育的广播电视播放设备。该活动由市、县教育局负责实施并及时报道活动实施情况。省属学校在2010年3月份集中在合肥市举办一次便民活动。
4.统一印制并免费发放宣传海报.海报内容紧扣学生和家长的择学关注点,展示职业教育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的特点,重点宣传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我省职教发展情况,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中职资助政策,毕
业生就业情况等。海报由省教育厅统一设计制作,免费发放到市、县教育局,在公众场所、街道、村镇及初中学校门口张贴。时间定在2010年5月份前后。
5.制作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经验展板、中职学校发展成就展板宣传中职教育。时间自2009年9月份启动,至2010年6月份结束。
五、工作要求
厅职成处会同厅办公室、教育宣传中心、信息中心负责落实本方案的有关要求。
中职学校宣传方案4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着力提升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新政策,让社会、家长、学生全面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推动全社会观念的转变,确保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中阶段职普协调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长:市教育局局长王红月
副组长:市教育局副局长魏超
成员: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主要负责人、各中职学校校长、各初中学校校长。
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全市职教宣传日常工作,各县、区教育局职成科(教育科)做好联络、协调和服务工作。
三、宣传形式
(一)市教育局统筹职业教育宣传
1、宣传人员: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五个职教宣讲团,宣讲团成员由中职学校招办负责人、中职学校优秀教师等相关人员组成,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宣传材料等进行职业教育宣传。
2、宣传时间:从20年5月23日—6月23日,开展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统一宣传活动。
3、宣传范围:各宣讲团成员分别进入全市初中学校和20年初三毕业班级开展职教宣传。做到与所有初三毕业生面对面、与初三毕业班主任面对面、与初中学校校长面对面、与大部分初三毕业生家长面对面。
4、宣传形式:
(1)宣讲团成员入校、进班集中进行宣讲。
(2)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宣传进社区活动。市教育局统一制作宣传材料,发放到市、区街道、县乡镇和社区等单位,在宣传栏张贴。
(3)开展职业教育服务进家庭。市教育局将统一编印20年芜湖市中招《报考指南》,6月底将免费发到每一个初中学校、发到每一位中考学生手中,帮助家长、学生选择学校、填报志愿。
(二)利用宣传媒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宣传
1、市教育局通过芜湖教育信息网,开设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专栏,公布芜湖市20年具有招生资质的中职学校、有关中职学校招生简章、芜湖市中职学校招生信息一览表等,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2、市教育局通过报纸、广播、发布全市中职学校统一招生广告、中职资助、致全市初中毕业生一封信等,通过电视媒体采访中职优秀毕业生、中职招办主任访谈、省级示范、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宣传采访等,开展广泛的职教活动宣传。
3、各中职学校应通过开展“招生集中咨询日”活动,积极宣传国家及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办学特色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典型实例,展现职业学校学生的风采,职业学校学习、升学、就业优势。
四、工作要求
1、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工作,要根据市职教宣传的统一部署,认真制定宣传计划和实施步骤,统一安排本辖县、区内的职业教育宣传工作,为职教宣传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职业教育宣传工作顺利进行。
2、今年,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本次宣讲团集中安排在市、区生源学校宣讲,各县生源学校宣传由各县教育局组织统一进行宣讲。
3、职教宣讲团要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宣传资料、统一组织培训、统一安排宣讲。不做与职教宣讲团无关的事情,确保职教宣传的有效性。
4、各初中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统一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做好职业教育宣传相关工作。宣讲时间上下午均可,主要内容是集中宣讲、接待学生和家长咨询。
(1)学校要有专人负责职教宣传工作,认真做好职教宣传的接待、安排、指导等相关工作。
(2)宣讲团安排宣传人员进校宣传咨询,学校要安排适当地点作为职教宣传咨询活动场所,统一悬挂“芜湖市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咨询”横幅。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毕业班学生到职业学校实地参观、考察。
(4)严格实行阳光招生,严禁有偿招生。各初中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和班主任的职业教育宣传培训,一经发现有偿招生和违背招生政策的,将对当事人和学校管理者进行严肃处理。
(5)建立和完善督查指导制度。市教育局将加强对职业教育宣传组织工作及宣传效果的监督、考核及跟踪管理。适时抽查、对宣传工作组织有效,宣传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组织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