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1
一、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但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重教学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x”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x”这个节奏型。
四、教材工具
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课件、电子琴(钢琴)、教案
五、教学过程
(一)听声、看大海沙画表演,导入课题
1、教师播放一段大海沙画表演的视频,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大海)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大海的声音。)
教师问学生: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学生:有沙滩、有鱼、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海螺、帆船等)
2、教师播放介绍大海风景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奇。导入这节课的主题——《大海》。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大海》(学生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体验三拍子律动。)
2.欣赏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教师出示四三拍节奏规律图谱并要求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
3.出示歌谱,复听歌曲,再次感受四三拍强弱规律。(使学生对歌曲旋律、对四三拍节拍加深印象)
4.出示“x.x”这个节奏型,让学生感知附点节奏,并掌握附点节奏。
5.出示歌谱,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附点节奏。
6.按节奏读歌词,学生试着读,读不准确的句子,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7.教师出示歌谱,一边弹琴一边范唱,学生跟老师小声哼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8.学唱歌曲
(1)学唱前半段歌曲,教师弹琴范唱歌曲,积极鼓励学生试唱,唱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纠正、指导并示范演唱,让学生多演唱巩固几遍,能更好的掌握。(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听好音乐节奏“x.x”并注意歌唱姿势)
(2)教师引导学生对前半段歌曲进行感情分析、处理,教师弹琴提示学生融入情感演唱前半段歌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听音乐节奏和速度,注意歌唱姿势,用声音表现出大海的“美“感)
(3)学唱歌曲后半段,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用心聆听。(教师提示:注意歌曲中歌词的演唱速度与节奏)
(4)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自己演唱。教师听后指导纠正学生个别乐句和歌词节奏的演唱,尤其是高音部分和最后一句歌曲的节奏多重复练习几次,加以巩固。(教师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气息和声音的控制,切记扯着嗓子大喊)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后半段歌曲,教师提示:注意听准音乐及歌曲的节奏。
(6)分析、处理歌曲后半部分,设问学生:波涛涌动的大海应该用什么的情感和声音去表现?大海摇篮应该用什么样声音哄着太阳和月亮睡觉呢?
教师弹琴,提示学生融入情感演唱歌曲后半部分。
(7)出示全部歌谱,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声完整演唱全曲。(教师提示:注意歌唱情绪及节奏,听好音乐,注意歌唱姿势)
(8)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合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肢体动作随着音乐即兴创编能表现出大海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
9.分小组表演歌曲《大海》,教师做几个简单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动作为歌曲表演。
10.分组表演: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身体的律动来表现。
(三)课堂拓展
(课堂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说出学习的内容,想到的事物。然后出示“海洋污染“的几幅图片,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最后教师总结: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热爱我们的海洋,热爱我们的地球,一起努力争当一名保护地球文明的小金星。
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
师: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蛤蟆》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
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
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木管乐器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式和波尔卡。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单簧管的音色及表现力。
3、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乐曲3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轻轻地,我们推开了音乐小屋的门,小屋里正上演着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呢!今天的主角是谁啊?推开门,一起去看看。(播放PPT)。
师:哦,原来今天是木管乐器的专场呢!对了,同学们,你们谁认识我们的木管乐器啊?说说我们学过的乐器中谁是木管类乐器呢?
生: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木管家族的成员吧!(出示PPT,木管类乐器的分类)。
木管类乐器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师:木管家族的成员们看到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来看她们,想在音乐会开始之前,和我们来做个游戏,它们每个都身怀绝技,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听声音找到它们。(出示连线PPT)。
师:(播放双簧管演奏歌曲)大家觉得刚才的这首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优美的、温柔的。
师:那你能给它和自己的照片连上线吗?(生连线“双簧管”)。
师:(播放长笛演奏歌曲)和双簧管比,你觉得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区别?
生:稍微的欢快了一些,音色更加抒情了。
师:老师认为长笛的音色,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师:帮它找到自己的照片吧。
(生连线“长笛”)。
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
(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5
教学内容
歌曲《小雪橇》。
教学目标
1. 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雪橇》。
2. 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 教师播放有关滑雪橇的画面。
2. 听录音两遍,教师提问:滑雪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时,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3. 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可放慢速度。
4. 教唱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5. 教唱第二段歌词。
6. 在学会歌曲后,可组织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选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马蹄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马铃用什么乐器来模仿?等等。所选乐器不要多,节奏也不要太复杂。
教学评价
1. 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效果。
3. 学生创造的__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