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

刘莉莉

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

  基层地税部门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税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研究制订地方各税、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细则和规定。可以说,基层地税部门在确保国家税收、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建设、委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多发、频发趋势,不仅严重危害到广大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更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案件主要特点

  (一)涉案人员握有一定实权,“小官大贪”现象较为突出。从犯罪主体上看,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涉案人员分布较为广泛,既有单位、部门的负责人,也有不在少数的普通工作人员,但其均在税务征收、资金管理方面具有一定决定权、支配权。同时,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涉案金额普遍较大,即便许多小案中涉案人员级别不高,却因手握实权而能够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给够轻易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以经济类犯罪为主,且贪污、挪用案件占较高比例。在征收税金和管理使用这些资金过程中,基层地税部门工作人员会无法避免地面对来自金钱的诱惑,个别党员干部可能会受欲望驱使,对其管理的资金进行非法侵占或挪用。从查处的相关案件看,绝大部分涉案人员以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均有涉及,但仍以贪污、挪用公款为主,受贿案件紧跟其后,而不涉及经济利益目的的'渎职犯罪所占案件总数的比例较低。

  (三)犯罪手段呈现多样化,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从犯罪手法看,涉案人员往往采取伪造、涂改、虚开凭证、收款不入帐等作案手段,企图掩盖犯罪事实。同时,由于基层地税部门日常工作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及网络运行,许多涉案人员的犯罪方法和手段逐渐向技术型发展,通过采取伪造电子凭证、流水记录甚至直接修改业务软件后台程序、数据等方式来逃避监管而谋取非法利益的现象普遍,而且此类犯罪手段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二、诱发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法治教育滞后,对人员的廉政风险防控不到位。许多基层地税部门过度偏重于业务,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提升、法治意识强化被视为“软任务”,更多时候是“喊的响亮、做的乏力”,沦为形式,学习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同时,对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放任相关人员权力滥用和特权意识滋生,逐渐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偏差,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二)监管落实不力,导致规章制度未能严格执行。目前,基层地税部门已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个别单位在落实时“打折扣”,甚至不执行,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使用方面,为贪图工作方便、解决办公经费等,违纪违规管理、使用国有资金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发案单位普遍存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同时,相关监督管理机制仍不完善,缺少具体的落实措施和保障,导致实际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氛围。

  (三)案件查处难度大,职务犯罪实际成本较低。地税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行业相对封闭,而犯罪分子也多会通过各种手段来掩饰其罪行,除非造成显而易见的严重后果,否则其犯罪行为很难被纪检部门、检察机关发现。同时,基层地税部门中部分违纪违法案件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而且纪检监督部门在办理相关案件时,常抱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私自违规降低处罚标准,客观上导致犯罪成本降低,增加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

  三、基层地税部门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法治教育,提升干部廉洁意识。相关部门要正视个别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的实际,将加强基层地税部门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作为关键,广泛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等活动,发挥检察机关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方面的优势,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树立符合党纪国法要求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有效规范行为,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相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从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的办法,推动相关规章制度的正式出台,并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对执法工作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确保每项工作的开展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同时建立“同级监督为主、上级监督为辅,做实外部监督”的制度体系,有效加强对党员干部职权行使的监督和制约,防止个人权力过大。

  (三)坚持惩防并举,有效打击职务犯罪。检察机关要加强惩防一体化建设,坚持“以打促防,打防并举”的工作原则,不断加大惩处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使犯罪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无利可图,增加犯罪成本,使广大基层地税部门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职务犯罪的巨大危害,切实增强其抵制、预防职务犯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