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有关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框架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做得好不好,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做好事”,也不能仅仅从某几个方面社会责任议题的表现来看,核心和关键是要看这个企业是否实现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的融合,即能否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融入企业战略、治理结构和日常运营的各个流程之中。
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的融合,要求企业建立一套保证企业以负责任的方式运营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立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审视和重塑;建立机构完整、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社会责任推进组织体系;基于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全面改进、丰富和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体系;建立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社会责任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建立定期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与发布制度,建立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全面提升运营透明度,建立良好的利益相关方关系。
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梳理社会责任管理相关理论框架、调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领先实践的基础上,于2010年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六维框架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央企业构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在责任战略、治理、融合、绩效、沟通、能力六项推进工作中,责任战略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计划(P);责任治理、责任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D);责任绩效和报告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C);研究自身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情况、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反馈以及将责任绩效反馈到战略的过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善(A)。这六项工作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闭环改进的PDCA过程,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持续发展。
【二】责任战略
这几年许多中央企业结合社会责任工作开展,梳理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逐步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社会责任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要求企业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是要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关注与企业经营活动最为相关、对利益相关方具有重大或潜在影响的实质性议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涉及层次更高、涉及面更宽,不仅和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直接相关,和企业总体战略、经营策略和行为都密切相关;不仅和企业高层、管理层相关,和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密切相关;不仅与企业内部相关,和企业外部也密切相关。
像中国石化提出的“每一滴油都是承诺”,将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和环境的责任凝聚在“每一滴油”上,作出庄严的承诺。这些社会责任理念紧密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反映了企业的追求。
【三】责任治理
企业要开展社会责任工作,需要有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组织体系。一般来讲,CSR组织可以由三个层级构成:(1)集团或总部社会责任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由企业高层任职的社会责任领导机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组织保障和决策体系保障。
(2)集团或总部社会责任工作执行机构。社会责任工作执行机构的确立有两种形式:一是新设社会责任工作专职部门;二是指定一个相关职能部门为社会责任归口管理部门。
(3)下属机构社会责任工作执行机构。在分子公司、下属机构确立社会责任工作执行机构是社会责任推进工作落地、社会责任理念切实融入企业经营的组织保障。
目前,大多数中央企业建立了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企业社会责任领导决策机构,国家电网公司率先建立了自上而下覆盖公司各层级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中国石化在董事会设立了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董事长担任主任,委员由董事组成。
规划是行动的指南。CSR规划是指对企业社会责任比较全面的中长期发展计划,是企业适应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环境要求,立足可持续发展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四】责任融合
许多中央企业积极将社会责任融入战略,在制定公司战略的时候,不单考虑、规划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的发展,也坚持企业宗旨、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体现到发展战略中。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要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用社会责任的理念来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制度、流程,用社会责任的要求来梳理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优化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使其符合社会责任的规范和标准。
【五】责任沟通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推动利益相关方参与,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资委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开展专题培训、责任调研、课题研究和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征集,加强社会责任国际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交流平台,促进中央企业之间经验共享,增进全社会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扩大国际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加强社会责任沟通的形式和途径。大多数企业建立完善了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截至目前已有103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有的企业还发布了国别报告、省市公司报告和专题报告,不少中央企业的报告获得了国内外有关机构的高度评价。
【六】责任绩效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对于社会责任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不少中央企业根据国际国内社会责任有关标准和规范,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并在实际中开展与行业内社会责任领先的国际标杆企业的对标,发现短板指标,持续加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石油设立和披露了涵盖经济、环境、员工和社会四大责任领域的118个社会责任指标。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评选,也是中央企业推动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移动、中国兵器工业、航天科工、中国电科、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中国电子、武钢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华润集团等一批中央企业近年来都开展了下属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评选,推动下属企业积极开展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在集团内树立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案例:中国石化聘请社会监督员
2011年5月31日,中国石化在直属企业燕山石化召开“走进中国石化—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公众开放日活动”,首创社会监督员机制,邀请80多名境内外媒体记者和8名社会监督员到现场参观炼油厂、展览馆、污水净化装置及职工生活社区。
中国石化向社会公布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关于欢迎社会各界监督的有关决定》,畅通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公司予以有效监督。公司制订《社会监督员工作条例》,首批聘请了12名来自高校、媒体、能源行业、财经界和消费者群等人士担任社会监督员,以创新的、更加开放的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以实现内力外力有机结合,更好地改进自身工作。
中国石化给予社会监督员多项授权:有权反映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公司总部、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违法违纪和不规范行为;有权收集社会公众、各类组织机构对中国石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权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向中国石化反映公司工作中和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协助公司调查、核实所反映的问题;有权就事关国计民生的专项课题在公司系统内开展调查研究。社会监督员一年一聘,连任不得超过四年。
【七】责任能力
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培训,是提升社会责任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国资委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组织开展了覆盖所有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负责人的社会责任培训,帮助企业把握社会责任运动现状,学习领先企业优秀实践,进而将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实际结合,构建出既符合社会责任一般要求,又体现企业经营特点的管理体系和实践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如何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运营尚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企业有必要结合自身情况开展责任调查研究,为社会责任理念的确立、社会责任战略规划的制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等提供理论指导,提升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能力。
中央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调研工作的形式主要有:(1)自行开展社会责任调查、研究课题,以深入了解现状,改善社会责任管理,优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2)与教研机构共同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工作,借鉴教研机构的研究优势,弥补自身社会责任理论与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3)参与国内外社会责任标准制定,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社会责任标准的可操作性,同时争取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八】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数
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框架的基础上,调研组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数,该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为:责任战略维度细分为3个二级指标,责任治理维度细分为6个二级指标,责任融合细分为6个二级指标,将责任绩效评价细分为3个二级指标,将责任沟通细分为7个二级指标,将责任能力细分为5个二级指标。并且,为了检验结论和探索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推进的现实路径,应用专家法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推进指标体系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进行了赋权。
对117家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现状进行评价打分,各项指标中,表现最好的是明确社会责任主管部门、公司主页设立CSR专栏、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指标的行动率超过80%;其次是明确社会责任理念、明确社会责任主要议题或主要利益相关方、企业高层参与内外部社会责任活动、建立社会责任领导机构、开展社会责任专题实践、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指标的行动率超过60%。
根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出得分前20名的中央企业如下表所示,这些企业在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方面表现较好,其中又以国家电网和中国移动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最为健全。((参见图二)。
2011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明确将和谐发展战略作为支撑“做强做优、国际一流”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五大战略之一,中央企业按照打造诚信央企、绿色央企、平安央企、活力央企、责任央企的要求,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
当前,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企业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呈现标准化趋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步从约束变为硬约束。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治理、融合、绩效、沟通机制,推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一步上台阶,上水平,推进中央企业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表率。
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桥头堡,也是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者。为了深入学习上海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进一步推进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2012年4月13日,由园区宣传(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姚文蕾带队,组成考察组,赴上海浦东新区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听取了上海浦东新区社会责任办公室的工作情况介绍,全方位了解了浦东新区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下一步深入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上海浦东新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做法
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地区之一,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区域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到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工作之中,从而实现以责任竞争力来带动新区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一)建立起多方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为推进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007年,浦东新区专门建立起由区长牵头,2 位副区长具体抓的“浦东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联席会议”,由新区经委、法制办、环保市容局、劳动保障局、总工会、国资委及相关单位和企业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新区经委(现为商务委)。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一是协调新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工作;二是组织制订并实施新区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计划;三是搭建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信息平台;四是受理企业社会责任达标评估申报并组织评估,受理达标企业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的申请等日常工作。为确保工作的开展,新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相关工作。
(二)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推进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发布了三个重要文件:一是《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导则》(2007年发布),对企业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有积极的引导示范意义。二是《浦东新区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若干意见》(2007年发布,2011年进行修订)。“意见”作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旨在对新区达到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企业予以积极的扶持和鼓励,给企业创造更好的便捷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三是《浦东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三年行动纲要(2007-2009)》。“纲要”作为新区开展此项工作的指导和方向,提出了“通过三年努力,力争达到各类诚信标准的示范企业1000家,达到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企业超过200 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300家,三年内每万元GDP 能耗降低5%”的工作目标,同时,将这些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完成任务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目前又出台了新的三年行动纲领(2011-2013),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
(三)制订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为推进工作开展提供措施保障。
依据“导则”逐条制订了一个可以量化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该体系共有65 项指标,涵盖了十七大提出的如生态文明、和谐劳动关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内容。为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新区政府采取了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办法,聘请有资质的专业评估公司对企业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步骤是:一是企业自愿申请。企业要先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一次自我评价,自己打分来看看是不是达到标准。标准中有66项指标,其中有22项是否决指标,如没有建立劳动规章,或者是没有建立工会等,都是一票否决。通过自查,补齐所需内容,期间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免费给予咨询,或者帮助制定相关的制度。自查认为合格后,填报《申请表》和《自查表》。二是由社会责任办公室组织新区16 个部门征询企业诚信记录。由16个有关部门对照指标体系,结合业务分工对企业逐条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企业在否决性指标上是否存在问题,然后提出审查意见。三是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具体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四是由社会责任办公室组织评估委员会进行专题审核。由专家对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进行质询。五是评估结果的公示。通过专家质询的企业由社会责任办公室统一对外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四)制定多种奖励措施,为推进工作开展提供激励机制。
凡是达标的企业,由社会责任办公室发放达标牌匾和证书(有效期2 年)。同时,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于申报新区科技发展基金资助的达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资助;二是对于申请新区贷款担保、技改贴息的中小达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三是进一步简化达标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手续,完善配套政策,及时满足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合理用汇需求,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外汇政策环境;四是经新区劳动保障局批准,在达标有效期内,对于达标企业,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实施上门监督等方面,实施有所区别的分类监管。
五是经新区环保市容局批准,在达标有效期内,对于达标企业,在日常监察(测)方面实施有所区别的分类监管;六是在同等条件下,新区质量技术监管局将综合考虑优先推荐和扶持达标企业申报中国名牌、上海名牌;七是经浦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准,达标企业在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优先纳入相应领域的试点企业享受配套优惠政策,在出入境货物报检过程中,享受报检绿色通道待遇,实现便捷通检;八是在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购达标企业产品和购买服务;九是经上海市工商局浦东分局批准,对达标企业在培育、推荐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时优先考虑,对达标企业优先适用年检承诺备案制度,免予提交审计报告,优先考虑推选达标企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十是经浦东海关批准,在海关年检时,达标企业可以不采取集中式年检方式,在报关有效期到期前30 日内至海关办理年审换证手续,海关当场予以制发新证;十一是由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建议有关部门,在文明单位、先进企业等各类评选、表彰和奖励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达标企业。
(五)编写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在新区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
2008年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会同新区外资协会、各地投资企业协会,收集、编制新区企业社会责任优秀示范案例集,把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好理念和做法进一步向全社会宣传和推广,形成全社会积极响应和切实推行的良好氛围。目前,已收集到来自不同行业,涉及环境责任、诚信责任、权益责任、和谐责任等4 大类的案例约60个。
二、苏州工业园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工作建议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国内开发区的自觉追求、推进园区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合作共建的开发区,外向型经济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园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自2010年成立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以来,在工委、管委会和联盟各指导单位的指导下,发展企业成员单位126家,围绕“关爱员工”、“慈善公益”、“生态环保”、“诚信经营”等主题,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被评为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事”、苏州市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江苏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一靠引导发动,二靠鼓励推动,三靠龙头带动,四靠企业行动。这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四条路径,也是四个阶段、四重境界。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主要采取的是引导发动,上海浦东新区主要采取的是鼓励推动,在两地同时都伴有少量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的做法,结合园区实际,特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的先发优势。充分发挥宣传办在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的有利条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园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风采。特别要在《今园区》周刊、《全景金鸡湖》月刊上多发稿、发好稿。动态维护完善管委会网站上“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网页,发布最新工作动态,展示企业风采。定期编发《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工作简报》,总结交流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尝试在官方微博“工业园区发布”上,发布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和情况。
(二)进一步强化对责任企业的鼓励推动力度。增补国税、地税、海关、检验检疫、技术监督、地方发展、法院、检察院等部门为联盟指导单位,加大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力度。协助企业开展年度重点社会责任活动,帮助企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倡导联盟成员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互相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交流分享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案例和特色经验。评选表彰责任企业年度优秀活动品牌和优秀企业,逐步探索加强奖励激励机制。时机成熟时,考虑对评选表彰的优秀责任企业在政府采购、科技基金、贷款融资、便捷通道包括日常各个部门的检查等方面给予扶持和鼓励,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及品牌形象。
(三)进一步强化“责任园区”的品牌影响。广泛深入地组织策划有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形成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地效应,力争2014年创建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示范区,向园区开发建设20周年献礼。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新鲜经验总结推广,重点起草形成“以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为抓手,创新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材料,通过市委宣传部上报推荐,在更大范围推广园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