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院现状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国情。在经济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将逐渐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老龄蓝皮书: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统计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71亿,占总人口的25.3%。2050年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北京市作为老年人口养老宜居环境建设“先行区”,在养老院的规划、设计、体系等各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养老院,分别对国营机构、民营机构、公助民办、社区养老四种机构模式进行了调查。
现状:公立养老院供不应求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在失能失智老年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下,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渐成潮流。一些公立养老院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以北京为例,目前共有各类型养老机构340家左右,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约有100余家。这些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创办的国营养老机构,乡镇、社区、村、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养老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所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在这些机构中,进入公立养老院的难度也是人所共知,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养老院的入住率常年为100%,目前有1600多人在排队等候入住,城八区的公立养老院入住率也都在98%左右。
与国营养老机构相对应的是民办养老院。据了解,民办养老院床位已有近12000张(在养老信息网的数据可能更多),但平均入住率只有2/3。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多老人趋向于公立养老院,是出于对“国”字头的传统信任感,但在其他城市,状况有所不同,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
问题:费用高、缺专业护工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阳光老年公寓主要接收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人入住。公寓周边分布着解放军301总医院、302医院、304医院、武警总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航天中心医院等三甲医院,公寓相关人员称正在同这些医疗机构协商建立绿色通道,为入住老人的'日常就医和紧急救护提供便捷服务。
在提倡“医养结合”的当下,这样的条件无疑是诱人的。但是,跟医疗条件相比,养老院最欠缺的是专业护工及护工的服务质量。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六建筑设计院第四设计所副所长石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给项目做建筑设计规划前,他们往往会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调研中他们发现,一些养老机构会出现护工的“断层”,即年龄偏大、专业护工较少。一些郊区养老院的护工多来自附近的居民,工资也不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工作却并不轻松,还要保持“随叫随到”。
“一般自理老人养老多采用‘家庭养老’的模式,但伴随着失能失智老人数量的增多,更多的家庭选择机构养老,因而护工这块可以说是一个‘短板’。”石华说。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养老人才优待政策,其中干得好的非京籍护理员年老后可留在自己工作的养老院里养老。提升了护理员的待遇。
除此以外,记者了解到,高端养老院收费标准大多在8000元—10000元以上,即便是国营养老机构,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价格也在4000元以上,半自理、全护理、特护等,费用就更高了。
方向:社区养老仍是大势所趋
《老龄蓝皮书: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指出,社区宜居环境是老年宜居环境的微观基础,是实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基本保障。老年宜居社区应该具备居住舒适、设施齐全,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等基本特质,保障所有年龄人群都能生活在熟悉的住区,并享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熟悉”是老年人对养老环境要求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而社区养老成为“流行趋势”。
社区养老的案例在北京不胜枚举。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万寿阳光老年公寓是万寿路街道与企业合办;新鲜社区养老驿站是东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街道之一的朝阳门街道开设的……
“就目前现状来看,社区养老未来还是主流。”石华说。据了解,在社区养老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老年人住房适老化程度低,有安全性隐患;老年人出行不便;社区户外环境适老性欠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及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
未来随着养老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城市将迎来养老居住产品市场化建设高峰,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将更加凸显,住宅适老化改造需求将受到重视。同时,老年宜居项目类型将根据需求进一步细分,项目建设开始从“求量”到“重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