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7月,我有了第一次社会实践的经历,虽然实践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星期,但期间收获之多足以令我们终生受益、一生难忘。在这次实践中,我第一次有机会参观工厂内部车间,观摩家具、烤炉等产品的制作过程,增长见识;同时不是从课本中,而是亲身感受工厂的工作环境,从而对工人的敬业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想这种精神对于正在求学的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一个星期中,队员们同吃同住,有过欢笑和汗水,彼此间的友情渐渐加深,共同完成同一个目标的感觉,都将成为我大学中最珍贵的回忆。
九只妹子的×××之行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周的行程,各种互相关爱:乐于帮助Harima,互相关心身体状况,学姐耐心的一路陪伴与带领;各种互相斗嘴,气氛欢脱;各种社会温情:热心的企业经理、能侃的路人和商铺、热情的市政府公务人员;各种社会知识的增长:一览霸州自然人文景观、走进三鑫洞察企业战略与文化、随访路人商铺了解民意、访问政府解析政策,这一趟走进社会的实践让我们在友谊增进中收获了太多,我们定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助政策进一步落实,社会愈加发展。
一周多的暑期实践就这样结束了,回想起这几天同吃同住的生活总觉得意犹未尽。不会忘记这年7月夏日,9个女孩穿上同样的衣衫,步伐整齐地在街道上奔波;不会忘记在实践中,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种种包容与帮助,无论是和蔼可亲的厂长、经理,还是耐心回答我们每一个问题的村官姐姐、政府新闻部负责人,都值得我们从心底道一句感谢。友情,勇气,执着……我们从实践中收获很多,这种收获将是我们珍贵的财富与回忆。
此次霸州之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只要用心做事,就会取得回报。从实践之初的组队,到确定主题,研究方案,到答辩出征,到最后的实践过程,×××团队的九只妹子在学姐的带领下,高效率的.完成实践,成果颇丰
第一次实践心情不免有些忐忑,但工厂和商家的热情让我们放松下来,在霸州的七天,虽然雾霾一直笼罩着我们,但的确感受到了霸州这个城市的温暖,感谢实践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可以认识新的朋友,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实践结束了,很舍不得大家,希望以后还能有这种机会。
短短几天的霸州之旅,让我对以重工业闻名的霸州乃至河北都有了新的认识。在对两个工厂的参观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工厂生产一线的工作生活。而在随后与管理者的交流中,我对工厂的运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几天中,我们针对京×××一体化相关问题分别对政府、村委会以及市民进行了采访,得到了许多一手反馈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为积极响应政策做出了充分的准备,但市民对于政策的了解不足,政策还需宣传与动员。而这次实践也让我有幸认识了靠谱欢脱的队友们。共努力,共欢笑,九只妹子的×××之行,处处都有爱!
随着天气渐渐入伏,我们暑期实践也渐渐步入尾声,在实践的7天中,我们通过参观企业工厂、采访商铺路人等形式对津京冀一体化政策进行了深层次剖析,深入理解政策对河北霸州的具体影响。在进行实践的同时我们也更加了解了霸州这个城市,了解了许多在课本上在网络上无法获取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最后,祝愿我们的暑期实践能够取得优异的成果,让我们的付出得到回报!
×××的河北之行,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次暑期实践活动,更是一次知识与能力齐头并进的升华。
实践之初的准备阶段对我来说,是外联能力与卖萌能力的异军突起阶段。身上担的责任越大,就硬生生把自己的能力逼到不得不有的高度。在确定“京×××”一体化这个主题后,由于家在河北,联系企业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在我肩上,最终在电话轰炸之后终于确定了最后的实践参观的工厂。而后是硕博辅导员的联系,群发短信,耐心解释,与其沟通时间,确定实践地点,几番联系。这里还要感谢我们的辅导员,给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
实践之中,八个实践队员来到我的家乡进行实践,心里总是担心会出现安全问题,也担心小伙伴们食宿问题,担心实践之外的时间不能让她们在家乡好好玩耍,但幸好,遇到这样一帮贴心可爱善解人意的妹妹们,她们的靠谱程度让我能安心的把任务交由每一个人不需要我来过问,她们的勇敢更是令人敬佩,为了完成“京×××”一体化调研任务中对于政府态度的了解,她们在没有任何熟人的情况下,直接奔赴市政府,在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后,成功接触到政府工作人员并对其进行采访。
实践之后的总结阶段,通过对各种材料,档案的整理分析,对于我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京×××”一体化这个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京×××”一体化概念,近日突然开始急速升温。三地领导人纷纷做出积极表态,表示要携手合作推进”京×××”一体化发展,河北省甚至已经公开了一份设计蓝图,详尽规划了河北在三地一体化中的角色。在京×××协同发展的大潮中,最大的悬念在于如何确保市场之手的作用。由于已经被确认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因此不难想象,在未来的协同发展中少不了行政力量的强行推进。行政推进的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可以打破此前京×××之间的各自为政的行政壁垒,在国家战略的层面加速京×××一体化进程,但如果过于依靠行政力量的强制推进而忽视了市场的自然选择,这种模式也有可能带来资源错配的风险。
总之,既然京×××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那么其总体规划应该不只是为了疏解北京的压力,而应该在更高的层面实现三地的协同效应,最终达到多赢的局面。按照产业转移的雁行理论,在一个发达成熟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会带来向周边经济的溢出效应,发达经济体专注于高端产业,相对低端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形成转移,由此形成发达经济体和欠发达经济体共同发展的格局。而这种产业转
移的雁阵模式大多是市场自然选择形成,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东南亚地区到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等,基本上都还是市场主导下的产业转移。在京×××协同发展这场国家战略中,政府和市场如何发挥好各自的力量,可能是决定最终成败的关键因素。
之所以选择立德社工作为我们的社会实践地点之一,是因为对其以“四点半课堂”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性公益项目的极大兴趣。
“四点半课堂”是一个旨在为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放学后继续学习场所的公益项目。在项目开展的两年多时间里,“四点半课堂”的志愿者们和立德工作人员通过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带领孩子们参加集体游戏、开展亲子活动等形式,帮助流动儿童适应新环境、融入集体,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课后成长环境。该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并非是一项完全免费的服务,它向学生家长收取一定费用(远低于市场价格)以维持团队运作。
那么,这样的形式是否违背了“志愿”的原则呢?这样的志愿形式是否真的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位于亚运村的立德社会工作事务所。
在负责人赶到之前,我们先来到了教室,与先到的孩子们攀谈起来。从孩子们口中,我们得知,立德社工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和蔼可亲,还时常到孩子家家访,孩子和家长们都非常感谢立德工作人员。但是,在这短短半小时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我们问到“你们觉得‘四点半课堂’对你们有帮助吗”时,孩子们不知是玩笑还是认真地说到:“没有!”,这着实让我们有些诧异。同时,孩子们之间的相处似乎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和谐。其中一个孩子被大多数孩子孤立、甚至打骂,一个小姑娘指着他对我们说:“姐姐你们不要理他,他是变态!”看着那孩子无助地站在一边,只能用装出来的无所谓的笑容保护自己,我们都觉得有些心疼又有些无奈。再者,从孩子们的口中,我们得知,几乎每次来的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都不一样,还未熟悉,便已经离开。
半小时后,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我们与主任的交谈中,他也提到,该项目的家长俱乐部等亲子活动极大地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访活动也实现了社工组织与家庭的良好互动;对特殊家庭的特殊关怀也实现了针对性帮扶。然而,现在的“四点半课堂”项目仍然存在着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困难,目前的志愿者来源主要是周边大学的大学生,然而陪伴孩子的志愿者流动性较强,很难真正以大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或者学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虽然,“四点半课堂”项目现在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但他确实是一种成功的志愿创新形式。它让我们知道,志愿活动不以利益为导向,但并非完全不和金钱搭边儿,公益机构首先需要保证自身的生存与运营。志愿与公益并不等同于“免费”,也不等同于“官方”。一个健全的、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的社会公益体系应该是由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机构组成。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组织必须走自我运营的道路,而不是一味依靠政府的资助。志愿者的主体,也不应仅仅是大学生群体,只有实现全民化、生活化的公益,才有可能走进真正的志愿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