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倡议书:不要管老师叫老板
学生不习惯
不是出于开玩笑或不尊重
称呼表示与老师之间亲密
1月16日,新文化记者按网友“久仰微博名字难起”发布的“倡议书”图片,联络到“传媒分院团委”,确认是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长春校区),并了解到倡议发布的来龙去脉。
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学生向新文化记者证实,这封倡议书是在2015年12月份的时候摆放在教学楼大厅里的,被同学拍下来发到网上,近几天又被网友转发。但现在这封倡议书已不在原位置了。
“刚看见这封倡议书时,真是笑哭了,学院太淘了。”该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推测,学院发起这样的倡议,应该是因为学生们对老师的称呼比较随意,“比如宋大大、曲姨、文哥、武哥……”她说,没想到小伙伴们戏谑的称呼,会引起学校如此重视,“可能学校觉得我们这么做,是在给老师起外号。但我们并不是出于开玩笑或者不尊重,而是因为与老师之间的亲密与喜爱。”
“虽然小伙伴都觉得学院的这个倡议有些无厘头,但多少还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四的张同学说,议里盘点的称呼太全面了,把同学之间的亲近称呼都列在了里面,现在都要称为“学长”、“学弟”之类的,画风变得太彻底,有点不习惯,“还好没把宝宝列到名单里。”
这些称谓从何而来
这些五花八门的昵称,到底有啥由来?该学院学生和其他一些高校的大学生纷纷“投案自首”,讲述起对老师称谓创新的原因。
姨:是一位中年女老师,上课特别有意思,简直是段子手,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她,觉得她很亲切,但是因为她年龄比同学们大很多,就叫姨了。
大大:是一名男老师,讲课特别好,同学们很喜欢,但因为年龄比较大,就被称为大大了。
老板:有同学私下称一位男老师为老板,是觉得他挺严肃的,而且有领导气质。
老大:通常称辅导员老师为老大,因为日常接触得多,经常带着我们。
哥&姐:年轻的男老师和
女老师,通常会被称为哥或姐,而且前面都会加上名字之中的一个字,组合起来称呼。
淡定的老师
感觉这些孩子挺调皮 公共场合以师生相称比较礼貌
“没被同学取过外号的大学老师,不是一个好段子手。”28岁的赵倩是一名大学语文老师,因为年轻、颜值高,同学们都称她为“倩倩姐”,“我们年龄相差不多,大家这么喊我,比喊赵老师顺耳多了。”她说,对于同学对老师的称呼,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大家开心就好。”
虽然被学生们称为“宋大大”的宋义老师还是更喜欢以师生相称,但是听学生这么称呼他,他还是觉得很有趣,“感觉这些孩子挺调皮的。”他觉得,倡议书提出的关于师生称谓的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公共场合,以师生相称比较文明礼貌,更能体现学校的文明风气和学生素质。”
顽皮的学院
大学文化应该是高雅的但不会采取措施去实际禁止
发起如此顽皮的倡议为哪般?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一位负责人解释,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经常听到师生或同学之间的各种无厘头的称呼,“年龄相仿的老师,有的是姨、大爷,有的却是哥、姐,同学之间还有叫小舅子的,这辈分是不是太乱了?我们真心觉得好凌乱。”
不过该负责人解释,学院团委发起这个倡议,完全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发出号召,措辞方式上也说得比较顽皮,以便于同学们接受,而且倡议仅仅是为了引起同学们注意,并不会采取哪些措施去实际禁止。
该负责人说,学院认为,在大学里,无论是交往方式还是生活内容,都应该是高雅的、充满书卷气的,但目前大学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高雅的东西少了,大众化的东西多了,称谓文化就是一种反映。
“叫姐、哥、叔、大爷等,这都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江湖文化融入大众文化的遗留。”他说,称谓的背后虽然反映了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这无可厚非,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以传统的方式称呼老师、同学、学长、学姐,听上去更符合大学的环境。
#新文化·众议院#
@一条道跑到黑:我觉得师生关系应该还原其本来面目,单纯不代表生疏,传统不意味着冷淡。恰恰这种不掺杂其他因素的师生情才最纯粹。
@Da ncerOnFootball10:我们叫的是社长,叫什么老板,低俗。
@孙贝越_sBy:老师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叫哥姐怎么了。学校有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师,对同学特别亲切,都叫他爸。
@天涯-老夫让你三招:其实就是一句话:避免公事庸俗化。
@哈柏哥布林:一个称谓就能把师生关系叫庸俗了?那你把师生关系看得也太庸俗了吧。
新文化记者 赵实 实习生袁慧莹
古时师生称谓
称同学为:
同窗、同门、同年
称老师为:
恩师、夫子、先生
称学生为:
门生、受业学生
称自己为:
学生、不肖徒、不敏生、愚生敬
称对方老师为:尊师谦
称自己老师为:敝师敬
称对方的学生为:
贵门生、贵高足、令弟子
谦称自己的学生为:
敝门生、敝弟子、不肖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