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食至阳春三月,祖国大地处处呈现吃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儿开了,小草绿了,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又沐浴着春风来到了。植树节这个为了绿色和环境所所设定的节日,让我们对大自然又多了一份呵护,对绿树又多了一份关爱。为了让同学们能在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的喜爱,增强环保意识,生态环境,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珠厦中学特在植树节来临之际,发出如下倡议,我仅代表全体共青团员在此宣读倡议书:
1、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绿色的校园。不踩踏草坪,不攀折鲜花。
2、 多一片绿色,多一片温馨。积极参加学校的植树、环保活动。
3、 绿色环境,美好心情。在校园中养殖、保护花花草草,增添多一份绿色。
4、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让我们养成保护绿色的好习惯,世界将会更加的美好。
我们伸出我们的一双双手,让我们毫不吝啬地贡献出我们的一切力量,让更多的同学投身与植树环保的行列中来吧。
诚然,植树节的意义不是在于每个人都要在植树节这天去种一颗树,而是同感植树节的又一次来临,使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环保问题。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校园在增添一些绿色,做到多一份环保吧!
亲爱的同学们,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3.12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在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地球母亲的颜色,绿色代表着生命与希望,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绿色,我们人类将无法呼吸、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绿色,就没有了生态平衡、没有了我们全人类。热爱生命、热爱绿色,是我们新一代青春的风采,绿化国土,美化家园,更是我们新一代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31中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少吃一粒糖果,为城市播下一棵新绿,请你少拨一个电话,在心中种下一个希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献上一份心意,贡献一份力量,践行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播种绿色,播撒文明,为建设绿色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校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时光流逝,转眼间到了阳春三月。冬日的寒意还未褪去,柔和的春风带着生命的气息吹绿了枝头的嫩芽,吹醒了地上的小草,吹动了人们的心弦。
曾经我们的家园是满目翠绿、春晓碧湖,现在取而代之却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尘埃散漫的荒漠化土地。你是否向往在绿色的校园中汲取知识,你是否向往在明媚的春日里愉悦生活,你是否向往在芬芳的花园中嬉戏游玩?
一年之计在于春,借此植树节,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1.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破坏绿化,不采摘花朵,不践踏小草,不穿越开放式草坪,到花坛等绿地附近游玩时远离花木。
2. 请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请节约每一张纸。我们今天种下的一棵树远不及你手下留情救下的一片森林。
3. 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文明,及时劝阻破坏环境的行为。
4.积极参与社区、校园的绿化行动,到社区、校园附近的绿化地做保洁工作。
5. 在班级、家中种植一些绿色植物。
当然,植树节的'意义并不是在植树节这天我们去种植一棵树,而是通过植树节这个日子,让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关注环保。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绿色充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
老师们、同学们、广大校友们:
徜徉于美丽清新的校园,聆听着琅琅悦耳的书声,静享小桥流水的典雅,喜看学校的蓬勃发展。作为陪伴着财院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财院人享有无比的喜悦和自豪感。为了让财院的天更蓝水更碧,让财院的花更红树更绿,让财院的未来更富有生机和活力。20xx年学校将加大校园绿化美化投入,努力让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在鸟语花香、地绿气爽的优美环境中。为全面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在3.12植树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20xx年,学校将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育人工作全过程,全面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四大工程,努力建设低碳、绿色、环保、文明新财院。
一、实施绿化工程。制定校园生态环境布局三年规划,加快教育生态园建设,打造四支渠景观工程,设立绿化专项资金,完善校园绿化美化方案,在树木花草搭配上,因地制宜,以突出艺术、美观、实用、经济为理念,选择多种适合本地生长的花草树木,适地适树地营造出四季常青的植物群落景观,不断提升校园绿化覆盖率。
二、实施美化工程。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主,紧扣回归自然的时代特征,使景观、生态、教育、文化、娱乐多功能相结合,统筹推进生态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生态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校园人文景观,发掘景观诗意内涵,实现景人合一,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