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古朴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的的汉中参观游览,我是此次陪伴大家的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刘军波,大家可以叫我小刘或者刘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简师傅,简师傅虽然姓简,但是他的驾驶技术却是很不简单的。接下来的两天将由我带领大家畅游汉中的名山秀水,希望汉中的好山好水能给大家带来好心情,希望大家在汉中能玩的开心吃的安心住得舒心,并预祝我们此次的汉中之旅能顺利结束,谢谢大家!
汉中城内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就是这座占地14000平方米、台垣高耸气势恢宏俨如城垒的古汉台了。相传古汉台建于公元206年,刘邦建国之初汉中太守田叔在此为刘邦建造的行宫。
据《史记记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违背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盟约而立刘邦为汉中王。为了麻痹项羽,刘邦入汉中时烧掉了走过的栈道。进入汉中后,他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一方面训练军马,一方面储备粮草。与此同时,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北越秦岭占领关中,继而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王朝。汉中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汉朝的发祥地。刘邦在汉中的时间虽短,但遗留下来来的古迹却很多,古汉台就是其中的一处。
古汉台最早叫汉台,又名七星台,坐北朝南,最高的台地高达7米,为人工移土夯成。自汉以来,这里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的游乐场所。历代都有修葺现耸立于东北隅的天汉楼就是望江楼的初称。明国七年,望江楼经道尹主持重建并正式命名,此后再无更易。我国古代都有在名胜处临江建楼的传统。一般统称为望江楼。也有冠以雅号的如黄鹤楼、滕王阁等。登之可以饱览山水,陶冶性灵激发诗性。但古汉台的望江楼却与众不同。此楼远离汉江数里之遥,为何会谓之望江楼呢?原来汉台地势高,加之古汉台高七米,望江楼正是利用这一高台优势。古时汉江水源丰沛,航运繁忙,等此楼可清晰饱览碧波东流白帆点缀的如画美景,汉水东去三千里,秦地南来第一楼这里两局诗充分表达了汉太望江楼在陕南名胜古迹中的重要地位。而今,望江楼以其别致的造型巍峨的风姿成为了汉中的标志性建筑。
望江楼的南面为明朝所建的归荫堂。现有古汉桂数珠,每逢中秋时节香气四溢,成为汉中寻香访桂的佳处。桂荫堂的命名和桂树有关,意在汉中的官员和文人学士都会受到汉桂的庇护。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西南之间的必经之地,在中国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栈道之乡”。首相我们先把这个栈字分开来看,左边是个木字旁,右边是浅水的浅字去掉三点水,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占到在当年是沿河道修建的,而且材料是木头。我们古人充分利用了当时的自然条件,足以见得我们古人是多么的的聪明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这个电子沙盘,这是以汉中为中心的秦巴交通分布图,关于栈道的整体布局,有南三北四之说,北四指的就是沟通关中和汉中翻越秦岭的四条道路,又叫北栈或者秦栈,由西向东分别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子午道,又叫子午口,北口在西安的长安区叫子口,南口在汉中西乡县叫午口,刘邦当年来汉中时走的就是这条路,他边走边烧,最后子午道被烧毁了,迷惑了项羽,刘邦来到汉中后拜韩信为大将,养精蓄锐,声东击西,最后取道陈仓道打到了关中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的由来。子午道与今天的西汉高速的走向大致相一致。傥骆道是依傥水和骆水而取名的,傥水向北流到渭河,最后流到黄河,落水向南流到汉江,最后流入长江。傥骆道与现在西安到汉中的飞机的航线基本上是一致的。褒斜道,南口在汉中的褒谷口,北口在宝鸡眉县的斜谷关,长约235公里。陈仓道,北口在宝鸡市的陈仓,南口在勉县。南三指的就是从汉中到四川的这三条道路,又叫南栈或者蜀栈。是古代川陕的交通线。李白曾经感叹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这几条路是多么的崎岖。这三条道路自西向东分别为金牛道,金牛道上曾经发生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骗局: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秦惠文王在秦岭深山踏青狩猎,偶遇蜀王。两国国君相见,出于礼貌,秦王就将随身携带的价值连城的玉佩赠给了蜀王。蜀王非常高兴,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也用布帕包了一块礼物送给了秦王,双方礼貌道别,乘兴而归。
中国人一向内敛含蓄,收到礼物之后一般是不会当面打开的,于是秦王回家之后打开一看,里面包的竟然是黄土。秦王气的破口大骂:蜀王竟如此的贪财!众大臣看见这种情况都一起恭贺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秦王问: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大臣们说:黄土代表国土,蜀王将自己的国土回赠给大王,还有什么比您的玉佩更值钱呢?秦王心里一想,也是啊!于是问道:接下来如何?于是谋士给他出谋划策。过了几天秦国放出消息说:大秦宝物甚多,尤以石牛为最,它每日不吃不喝,但能日日粪金,天天拉黄金。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和秦国的美女都想送给蜀王。这个消息传到了蜀王的耳朵里,蜀王高兴得睡不着觉,天上掉馅饼,不要白不要,当即下令蔬果五员大将亲帅蜀国大军迅速打通了蜀国通往汉中的道路以便迎取秦王相赠的礼物。因为迎取的主要宝物就是金牛,于是这条蜀道就叫做金牛道。金牛道开通之后,秦王如约将宝物绫罗绸缎和秦国美女送给了蜀王,蜀王乐的笑不拢嘴。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刚回去几天,秦国的大军就浩浩荡荡的从他开通的金牛道打了回去,蜀王没有任何准备措手不及,蜀国就此灭忙,从此蜀国也纳入了秦国的版图。
中间的就是米仓道,因为翻阅米仓山而得名,东边的那条就是荔枝道了,说起荔枝大家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了杨贵妃,不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条道路就是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杨贵妃修建的道路。据野史记载,当年了李隆基很喜欢杨贵妃,想娶她为妻,但杨贵妃说:嫁给你可以,但是你必须满足我吃荔枝的心愿,李隆基说这有何难,于是下令立即修建栈道,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巴蜀的新鲜荔枝送往华清宫,也就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别墅。这就是荔枝道的由来。
关于栈道的情况我就介绍的这里,下面我们就去领略一下著名的汉魏十三品的风光。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著名的汉魏十三品了,这些石刻都是当年从褒斜栈道石门摩崖石刻中凿迁到这里的,是汉魏石刻中最有名的是三通石刻了,1983年专门建成了专题陈列室加以保护。大家来看这通《开通褒斜道》,简称《大开通》。号称陕南第一名石,刻成于东汉永平九年,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它全面的记载了开通褒斜栈道的历史经过。它的书法劲直硬瘦,是我国书法史上由小篆向隶书过渡的重要标本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书法价值。
再看这通《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简称《石门颂》。从题目我们不难看出“故”就是去世的'意思,“司隶校尉”是一个官名,,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杨君”是对杨孟文的尊称,“颂”是对他生平事迹的颂扬。这通摩崖被称为汉隶之极品,与略阳的《陠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它详细的介绍了杨孟文上书请求修复褒斜栈道的经过,成为研究汉中古代交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了,它的书法劲道,刻在不平的石面上,显得尤为圆浑,有种古拙自然的意趣,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国之瑰宝。大家都知道商务印书馆曾经出版过《辞海》,而其书名辞海二字就是取自于此,《汉中日报》的汉中二字也是取自于此。
大家再看这通《衮雪》摩崖,相传为魏王曹操所写。据史料记载,曹操当年两次来到汉中第一次是曹操为了征讨木斗米教教主张鲁而来汉中,第二次适当曹操得知自己的爱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斩而定军山面临失守时率军来汉中。由于当时曹操和刘备的兵力悬殊不大,于是相持了两个月之后没有结果曹操边退回到了长安。当他亲临汉中时,在褒谷口看到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非常的漂亮,目睹此情此景之后于是欣然写下了衮雪二字。大家看这衮字,一撇一拉犹如翻滚的浪花,一点有如即将落水的水珠,极富动感。而雪字安静祥和。一动一静更体现了曹操书法的独到。后来有人问曹操“这个衮字为啥没有三点水呢”曹操笑着回答道“江中之水甚多,何须画蛇添足”。其实这只是古人的一种税法而已,我们都知道,古代汉字的书法是激昂就堆成的,他只不过是一个通假字而已罢了。但这足以见得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了。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的讲解就到此为止,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自行参观,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现在我首先领大家去参观刘邦在汉中的王府——古汉台。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郡南郑”。刘邦不愿来汉中,萧何劝谦道:“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中。”刘邦从谋如流,便率军由子午道来到汉中任汉王一职。他来到汉中后,见到汉中如此温润的气候,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盛产鱼米,便利用此地休养生息,操练士卒,囤积粮食。此后,他又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出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采纳此计一举攻出散关,平定三秦,奠定了汉室帝业之基。刘邦为了纪念自己由汉中发迹,遂定国号为“汉”。同时,在汉中“置名材,立宫室”,修建了自己的行宫。
古汉台坐北朝南,由南向北逐级升高连升三级。历尽沧桑的汉台今天已经没有汉代的建筑了。北宋张少禹留下诗句“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可见在北宋时汉台曾一度荒芜过。到了南宋,汉台被开发为供官员办完工之后的休闲娱乐之处。今天汉台的风貌就继承了南宋以后的面貌。园内古树名木繁多,有珍贵的汉莲,百余年树龄的桂树,400年古老的皂角树。牡丹、凤尾竹、虞美人装点着汉台,使汉台这一处园林建筑以它的幽雅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人。
在汉台最高处矗立的望江楼就始建于南宋。它曾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它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到现在望江楼二楼榴联上依然写着“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1958年在古汉台的基础上建成了我们的汉中市博物馆。它一个遗址性博物馆,又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共有7个陈列室。望江楼一楼是宋墓出土文物陈列室,二楼是清末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陈”的汉中书法家陈毅的书法陈列。东西华厅分别是革命史迹陈列和宗教造像陈列。桂阴堂作为临时陈列室用于一些专题陈列。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组陈列在汉台南院办它们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著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分为两个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和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分为三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两山之间有7条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栈道南端石门隧洞膊。开凿和栈道因地制宜修建有7种不同的栈道形制;栈道沿途设官方设施的“邮亭驿置”,其中褒城驿被称为“天下第一驿”,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陈列了从褒谷石门隧洞内外凿迁下来的13方精品石刻,其中有被称做“陕南第一古石”的《部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它记载了汉明帝刘庄复通褒斜道开凿府门隧洞的事,从书法上说,它上承秦小篆下启古隶,不可多得。清人杨守敬评价为“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模拟。”《百门颂》刻凿于公元148年,记载了汉顺帝年间司隶校尉杨孟文向皇上上书奏请复通褒斜道的历史。书写者木意在于歌功颂德,不在于显扬书法,但他的书法被后世称为“汉隶之极作,学隶者必学之范本”。它与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汉中略阳的《甫阁颂》并称为“汉三颂”。还有几方描写褒谷风景的石刻,如《玉盆》,《衮雪》,《石虎》摩崖都是历代文人名士所留下的。其中以曹操的《衮雪》最为有名。《石门铭》记载了北魏褒斜道线路改道的历史,书法也极其珍贵。它由隶向楷过渡,被康有为美称为“不识人间烟火之仙品”。石门十三品是栈道兴废历史的记录,也是中国书法演变的实物标准,对中外书坛影响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