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操场上,如同一片金色的大海,小草在清风中摇曳,惊动了沉睡的小虫。一声清脆的上课铃贯穿了整座教学楼。
铃声刚落,呐喊便响起,因为,这节是读书课。
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来到了位于五楼的阅览室。当打开那扇门时,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整洁。桌椅摆放有序,风轻轻抚摸着窗幔,左侧的报刊架上陈列着各样的报刊,墙的橙黄、地板的浅蓝,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坐在椅子上,软软的,触摸桌子,它是清凉的。我手里捧着《青铜葵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整个阅览室安静极了,似乎能听得见心跳声,风儿已经早早知趣地停止了演奏。翻书的轻响在我耳畔回荡,书墨的清香在我指尖弥漫,我,忘了时间的逝去,我,就像一匹狼贪婪地吮吸着乳汁,享受着我的快乐。
这本书写的是大爱——把爱写得淋漓尽致;这本书写的是大善——把善写得酣畅淋漓。这本书是曹文轩的作品,是一个名叫青铜的乡下男孩和一个名叫葵花的城市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尽是天真、烂漫,没有虚伪、欺骗,这里一切的一切都是非常美的……
又是一声铃,打破了阅览室里的安静,中断了学生读书的场景……
时间,记录了我对阅览室的不舍……
阅读是了解自己,读取生命奥秘的路径。迷茫时阅读,可以找到方向;痛苦时阅读,可以慰藉悲伤;安逸时阅读,可以感觉幸福;欢喜时阅读,可以激发力量。阅读既是回答生命的哲学方式,也是生活前行的养料。而所有的传承,无论是文化的继往开来,还是家风影响,都是书籍知识在现实中的一种实践和运用。
读《红楼梦》,宝玉借书被黛玉发现,两人如饥似渴,浑然忘我的读书之态,令人感觉既温馨,也能感受到人对读书的一种渴望。我们2000年留下的典籍史记浩如烟海,而这只不过是民族极少一部分文化精英写作的结果。如黛玉、宝玉般的公子哥、千金小姐,在古代读书也是有禁忌的。书籍没有禁忌的今天,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不借助知识,为这个民族的未来留下些什么呢?读懂了生命,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未来。你所渴望的',最终与所有人共同的渴望融合,你付出的知识结晶,注定也会与所有人的梦想融会贯通,读书殊途,结果大同小异。继往是一种,开来也是一种,继往开来是共同的力量。
如果不说写作者本身对知识和读书有特殊的偏好,那么《西游记》就是一本励志小说。一个追求真理的和尚,带着几个文盲徒弟,千山万水的去找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文化传承的艰辛,人们对知识近乎崇拜的渴望。而《三国演义》中近乎妖怪的几位大师,诸葛亮、徐庶、郭嘉、程昱、司马懿……无一不是读书之人,学而致用之人。至于《红楼梦》、《金瓶梅》、《史记》本身就证明了知识的力量,没有曹雪芹的博学,红楼不起,美女不美不说,单单是古代上层社会的生活,你就不可能有那么细致入微的了解;被道学先生们谓为的《金瓶梅》,不单单西门庆就是现实的写真,武大郎卖馒头就能有个小楼养家糊口过活,你难道不羡慕?至于司马迁的《史记》,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没有《史记》,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中国历史及文化,就只能去《山海经》里找答案了。如果大汉的韩信也是腾云驾雾的英雄,现在的中华子孙,至少也得跟袋鼠一样蹦着走,不然无法认祖归宗。所以,读书往往读着读着就满怀感恩,这是人类从文明走向文明的唯一途径,也是民族一脉相承的唯一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