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故里楼观台大兴土木,重修庙宇,规模宏大,器宇轩昂。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它把春秋末年的老子抬为开山之祖,老子著有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字,在世界上,每字平均卖家最高。《道德经》是老子以出世的精神和理念为当权派写成的气势磅礴的入世名山之作,阐扬"道"和"德"主旨。老子在挥洒五千字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向。后人把老子曾经谈经论道的楼观台作为道教故里,以纪念老子。秦岭北麓的楼观台古木参天,溪水淙淙,竹林成海,是一处求道成神的仙境。以前课堂上听老师批评老子思想落后,总希望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深入读《道德经》,发现老师误解了老子,我们也在错误的品评老子。
一、老子在哲学上首先提出"道"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道,这种观点直抵宇宙本体。哲学家和神学家都在思索宇宙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有"五行"之说,认为宇宙由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组成;印度古代神学家认定宇宙由地火水风四种物质构成;西方神学家则认为上帝创生世界。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物质构造的直觉猜想,认为天地万物概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的冲气组成,既不同于一,又不同于二,故称之为三,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与近代西方实证科学中的原子构成学说十分近似。宇宙之大,粒子之微,都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的构思当中,实在难能可贵!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祸福相依"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是先秦时代的.哲学高峰。
二、在政治上,老子反对战争,主张无为而治。
1、老子反对战争,说"兵者不祥"(战争是不吉利的),但又强调要加强自己的国家安全,提出"轻敌几丧吾国",要有防御之器,不能随意泄露国家机密,即"微明利器"。
2、他还重视农业生产,认为"治事莫若啬"。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啬道俭德",把老子重农思想淹没在刻啬精神之下,啬通"穑",是耕稼,农业生产。
3、老子的无为治国是"无为而无不治,无为而后有作为",我们要透过"无为",看到"无不为,有为"的实质。他提出"无为而治,以正治国,不争之德,执古御今,希言自然"。老子告诫统治者不要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挥金如土,致使民不聊生。忌好大喜功,胡作非为,折腾老百姓,用打击、镇压和杀人作为统治手段,因为"民不畏死",即"有为难治"。治国不要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当政者要总结古代治国方法,"以古御今","不争善胜","报怨以德"。这样,才会使国民回到小国寡民"尊道贵德"的悠然自得中。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并不是老子认为历史倒退到古代好,而是希望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恬然自乐。
4、在政治上,老子还提出"大国以下小国"的国际关系思想和主张。即大国不要鄙视小国,应当高姿态,屈尊俯就,自觉处于雌伏地位,以得到小国的信赖和指靠;小国尊重大国而见容于大国,大小国能满足各自述求,各国才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在今天世界西方各国提出的妄言中,中国睦邻友好,和很多小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妄言不攻自破。
三、人生理念上,老子的清虚自然思想更是从古到今人生哲学中的绝唱。
他提出"致虚守静",上善若水、功遂身退、归真返璞、道法自然、少得多惑"等思想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大变革中,疲于名利、金钱等物欲、色欲横流中的醒目镜。告诫人们当身存长命,顺应自然,不争不抢,甘于像水一样谦下、不争、涵容、柔弱,应变自如,其结果是"若水胜刚强"。做人应该"知人自知,自知者明""天长地久"天地无私故能长远,长生长存,人应自知谦退,反而能赢得别人的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要虚怀若谷,知足知止,认识到"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远离五色五味,不被名利困扰,珍惜生命。为人要善良,讲话实在,学业专精,向圣人学习"不争之德"。"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看老子,他讲的不争其实质是一种稳妥积极的顺应自然的争,是一种存身之道,是"上善若水"。老子被尊为神,名副其实。
《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言辞简短,略为晦涩难懂。他第一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概念,经过后人不断发展延伸成为我国本土的第一门宗教——道教。也是因此,道家的学说更偏重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更加注重个人而不像儒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谓“仙风道骨”也正是由此而来吧。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
记得高中老师曾经讲过,说青年时期尽量要少的接触《老子》,毕竟它的内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并不适合情绪应该激昂向上的年轻人,如果看得太多影响过深可能会缺少应有的朝气。但我想这并不和了解它的精髓相冲突,当我深入了解了《老子》这本书之后,发现其中许多道理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多好处。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却越来越忽视精神财富的积累,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存在的各种诱惑?千年前的老子或许能够给出答案: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生的三个不同心态层次。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觉得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而有为则指的是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更是传承千年,堪称中华民族思想之结晶,而《道德经》一书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总结。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所作。全篇5000余言,分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话语早已广为人知。
在此,我想强调一点:知识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与驾御知识的潜力相匹配。说实话,我真的不敢对《道德经》妄加评论,只是喜欢读、喜欢抄、喜欢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读完《道德经》后的一些感受,望与君共勉!
“道可道,十分道”。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这是《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似乎老子什么也不想说了,因为能够说出来的道不是恒常大道。是呀!语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时候总显得捉襟见肘,而老子开篇就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文字和语言。正如佛语所言:教外别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几次提到了“婴儿”,比如:“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婴儿,而好多人却不愿意向比自己资历低的人学习,其实这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婴儿不会有任何的定势,所以什么东西都学得最快。学外语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婴儿恰恰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平时总是说“空杯心态”,而这恰恰又被婴儿做到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好多的时候,我感觉老子的智慧与常人的思维是相悖逆的,但细细品味,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我们常说:做人要能屈能伸,韩信做到了。只有每一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够学到东西。这就如佛语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担。好多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出选取,因为能够选取的太多,就像电视的频道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个节目。选取太多往往会使人迷惑,以至最后一事无成。太多的时候后,我们需要有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其实人生就如白驹过隙,少一些选取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德经》中几次说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乃生命之源,造福万物却不求回报。“水滴石穿”的智慧让我们明白何为“柔弱胜刚强”。水本无形,但把水放到什么容器,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所以水的无形是至形,李小龙截拳道中的“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胜有限”正好与此殊途同归。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胜者强”蕴含了无尽的深意。《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事实却是:太多的人螳臂当车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扮演的主角恰恰就是自己最厌恶的那个人!所以每一天都要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所以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己的人。
读书之中充满了乐趣,而读《道德经》这本充满哲理的书更是乐趣无穷。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等身之书,可抵百万雄师”,而我觉得,读书要有选取性,同时要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知识的主体是人,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一种交流,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老子,这位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他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他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跟孩子们一起读这本书,不但有经典阅读的影响,也有此书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老子用一个“道”字,就把世上万物万象归于自然。在我看来,道的内涵就是一种客观规律,虽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读《老子》,我自然而然地融入那个无欲,无求,无我的自然空灵的世界,“道”的世界,是自然的世界,恬淡平静里蕴含无限玄机。或许,没有读《老子》之前,我对老子及其思想一直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无为而治,消极避世”。
在花费了颇长时间研读之后,掩卷之余,不免为自己先前那狭隘片面的肤浅理解羞愧不已!老子其人格,是伟大的、高尚的;其精神看似波澜不惊,但体察其深处,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隐幽的忧郁和痛苦之情。读罢此书,我能深深地、切实地感受老子也是热爱人世,关心人世的。与孔子采取的积极入仕以推行仁义不同,老子另辟蹊径,探究人与自然,人与道法,人与天地的内在关联,极力使人道符合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客观规律来求得自己的理想社会。唉!可惜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和孔子一样,在有生之年,老子的思想也未能被圣人所重视。那怎么办呢?孔子选择了著书立说,论诗书,授弟子;而飘逸的老子,没有了俗世的羁绊,选择了更富历史传奇性的方式——夕阳古道,羸弱青牛,函谷关口,飘然而逝。老子是智慧的。
第四十三章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强的东西中自由穿行),好比人的舌头和人的牙齿——当你老了的时候,坚硬的牙齿都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却依然存在。“柔能克刚”,这个现实的规律被老子三言两语揭示出来。又及五十八章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正在里面躲藏),这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提到的唯物辩证法的具体阐释,看似矛盾的“幸福”和“灾祸”,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环境,却能相互地转换,或者说和谐地共处。行文至此,让我想到了“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其非福耶?焉知其非祸耶?老子是浪漫的。除却对现实的讨论,《老子》里不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例如第四章、第二十五章里对“道”的描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何物之子,它似乎先于天帝而产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母”(有一物体,混然而不可分,在天地形成之前即已产生。它寂静而无声,空虚而无形!是唯一的存在,永远不会变更。它循环运行,永无止怠,可以作为天地的命根)。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民族性的浪漫则可以体现在文学上,而老子的道家哲学恰恰开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从“道”的解释,开始,浪漫延续在《老子》的字里行间,延续在屈平的《离骚》、《天问》,延续在太白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老子又是孤独的。老子希望天子能循天道,修玄德,不要过分追求盈满。
他认为虚静而不盈满的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功用才永不衰竭。他还主张人们都效法那泽被万物却“不争”的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且,君主还要做到“不争”,即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争,还体现在不以武力、兵强而争于天下,故而底层的劳动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过上太平的日子。老子完全是出于一种古代的人道主义,从体恤劳动人民的角度出发。然而,老子的主张、理想已经不可能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认同、容纳。试想,在那一个打着“尊王攘夷”幌子的春秋时期,“家天下”名存实亡,礼崩而乐坏,兼并土地,掠夺财产才是各诸侯热衷干的事,哪个朝廷还会听得见一个周王室守藏之吏的话呢?回到氏族社会?无为?开什么玩笑!可以想象,道不行的老聃是凄怆的、隐忧而痛苦的!所以,就有了函谷关口,老聃的青牛孤独的身影(幸好,他还有函谷关关长尹喜这个铁杆粉丝,在他“莫知其所终”前让他著下《老子》)。
虽然,老子的抱负在那个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不得实施,但《老子》里很多修身的经验我们却可以借鉴。比如我们应当像天地那样自然地、无所偏私地普爱万物;比如不要有心的追求作为,有心便会“妄作”;又如,为人处世,我们应当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虽然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被褐怀玉”,“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刿”,但是基本的道德行径,我们还是能明白并实践的。
读《老子》,不能不提到“道”。“道”是什么呢?
根据老子所说,这个“道”是万物之本原,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是天地万物更是人类所应遵循所应效法的最高准则和典范。
“道”效法自然,其存在本身就是自然之永恒规律,不会有任何改易变化;它虚寂幽玄,但功用却永无穷竭;它混沌素朴,和光同尘,顾伟天地万物之宗;只知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却不知它究竟由何而有。
我想,或许“道”是不存在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或许,“道”是无形无状的,又是充塞宇宙的。或许,“道”就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