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
我不知道,它算不算一本好书,因为白岩松虽然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者,却怎么也算不上一位作家。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随着年岁的增长,读书于我,更多的是一种随性而遇的收撷。因而对那些词藻华丽,文言晦涩的东西逐渐望而却步,相反,更喜欢那种文风平实,说尽浮生百态,走入寻常百姓的闲言碎语。
手中的《痛并快乐着》显然不是白岩松的闲言碎语,看他的书,让我想起了与朋友的聊天。同样从事这个职业十多年,多年不见的老友相见,谈论的话题竟然还是学校、学生、考试、作业……那份十几年培养的职业习惯、思维定势早就深入骨髓,一见就滔滔不绝,一发而不收。那是因为对职业的投入。对自己职业同样投入的白岩松,向我们娓娓道来自己与电视与新闻的故事。
读这本书,让我又认识了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当然,白岩松报道的更多的是国家大事、国际大事,他所接触的事件不是震憾全国就是影响全球,他所讲述的人个个都是不平凡的“东方之子”。即便这样,那些曾经在电视中遥不可及的事件,似乎就这样突然立在眼前,让我也平添了一份莫名的情愫;那些高不可攀的人物,在白岩松的白纸黑字间变得那样可爱而鲜明。
“痛并快乐着”,是白岩松对自己从事这份职业的感悟,我想,也是我们每个人从事自己职业该有的感觉,如果你投入了,热爱了!
这次阅读,我倒是不想采用摘录谈感受的形式,因为在读的过程中,就有了触动心灵的力量。
当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成为家庭生活的一角,其中的主持人,让我感受到其内涵的时候,他们主持过程中流露出的气质,让我从中受益。不得不感慨:媒体的力量还是很强的。
语言魅力是大多数主持人都需要有的,而随着语言流露出的思想和正气,渐渐让我感受到。
前一段时间到书店中,买了《痛并快乐着》这本书。读得过程,渐渐感受到语文课提及的“共鸣”之意。众人读书,反思各有不同。然而,读书过程中,有些共同的,在不同年龄段的读着与作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的感悟。在读过作者的书后,将心中的想法清晰化,对生活的意义又深刻了一层。
白岩松感受到三十岁后的阅读,是让人快乐的。随着读书的积累,我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上学的时候,是带有功利的阅读。如今,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励志篇目,教育书目,英文原著,杂志……在一种自然的节奏中,去感悟,去摘录,确实快乐。
白岩松提到一位名家为晚辈记录日志的时候,我想想自己在灵灵出生之后的育儿日志,感慨做出的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他们的思想,也恰恰是我所思考的。以前想想渺小的自己,思想比较幼稚。可是渺小的人也会有大思想。呵呵……
当提及到AB血型的人的话题,也不禁让我感受到我关注自己血型的时刻,其中的话语出奇地相似。乐于思考的人,可能都会经历一条感悟生活点滴的路,只不过,有的人先经过,有的人后经历。
乐于经历的人,才会感受到思考路上不同的风景。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好奇,好奇央视名嘴白岩松的文笔,作为主持人的他说得好,写的是否也很好呢?好奇他的人生经历,一个被贴上“睿智,才华横溢”的名人是否也像普通人一样经历过“低谷”?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我踏上了《痛并快乐着》的旅程。
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被那文字震撼了,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平平淡淡的字里行间流露的真实,令人读起来恨畅顺。作为读者,这本书带给我的是点燃了希望,鼓起了追求梦想的勇气,使我不再在希望与迷茫中徘徊。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白岩松自毕业至今,十年里的经历与所见所闻所感,里面的一个个故事引起了众多读者共鸣。从告别校园到走进电视,流浪北京,从申办奥运到香港澳门回归,从遭遇洪水到环保中国,从理智情感到初为人父,都能体现出白岩松对生命的思考,对国家前途和发展的密切关注,就如他书中所写的“哪怕路上仍有很多艰难阻险,中国的明天依然是我们梦想中的中国”,对民众真挚的爱,也感受到了他踏进社会的十年,对自己状况的思考和实践中的努力拼搏,他书中讲到“我知道,我们这几代人是注定要继续在痛苦与快乐的情感中前行并奋斗。不管生命有多少种可能,我们终将是做铺垫的一代,但是,为了孩子,为了今日痛并快乐的共识,为了一种手拿接力捧的神圣感,我们只能选择对着未来说:是的,我愿意!”白岩松在岁月的消逝中不断的蜕变,成长,塑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人格魅力。整本书是围绕着生命展开的,引导了我对生命的重新思考和审视,“走,就有希望”这简简单单但铿锵有力的几个字,重新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使我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得到了上升。
活在当下,痛苦是必有的,快乐是必然的。对于痛苦与快乐,白岩松是这么阐述的,“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5%,最痛苦的事情5%,剩下的90%就是平淡。但是这5%的幸福又使人们忍受了5%的痛苦,接受了90%的平淡。”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是磕磕碰碰的,在这个过程中,快乐是肯定有的,但痛苦也是在所难免的,两者永远纠缠在一起,一路并行着。高中三年,是我到目前的人生中最痛苦也是最快乐的时期。为什么最痛苦而又最快乐呢?那时的我,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心怀大学,我用了三年时间去追求我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奋斗拼搏。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也收获了很多不同的.感受,当你不顾一切为理想奋斗时,当你深信付出就有收获时,快乐而努力地拼搏着,但得到的分数与理想中期待的分数相差甚远的时候,你会感到那种努力拼搏的快乐与得不到理想分数的痛苦相互交织时,那种心情的落差和撕心裂肺的痛,而我始终相信不是现实在捉弄我,而是现实在考验我。每次考完试,等待成绩的那种焦虑的心情对我而言真的是一种痛,然而成绩公布时也永远是两种感受,痛与快乐。作为学生的我是如此,作为工作者的白岩松也是如此,他刚上主播岗位时因为发音不准也痛苦过,按照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规定,主持人没念错一个字罚50元,他也屡屡受罚,甚至有时被罚光工资,还倒欠钱。“绝望到了尽头往往就是希望”,所有人在人生的历程中,都会感受到痛与快乐。
大多数时候,面对各种各样创伤,我不相信自己,但相信时间。不要过分放大痛苦,先把人生看透了,活着才有希望。
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痛并快乐着”,看到它我就有了看的冲动。“痛并快乐着”,作者会如何来阐述的,又是以什么形式来告诉我们的。翻着这本书足足看了一个多月,并不是因为细嚼慢咽、细细品味书中的精华,而是实在是工作忙,只能在午睡值班时抽点时间来看看,并没有化心思去体会,而只是在阅读时对某些方面感兴趣,有点触动,有点共鸣。
在《乡居一年:无所事事的历练》一文中,我看待了一个稚嫩的身影在毕业后为工作而忙碌的身影。如果当等待工作机会的你听到:“经过认真考虑和一些特殊的情况,你的档案被我们退回到学校了,我们不打算接收你了,请你回学校吧”这些话时,你会有什么表情;白岩松说如五雷轰顶,前面的路仿佛被堵死了。如果是我,我的眼泪肯定会先下来,拼命地问:“为什么,为什么呀?”会急得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会在第一时间内边哭边告诉爸爸妈妈,根本不会想会有其他的什么原因,而白岩松首先是到招考的老师处了解情况,知道了问题所在就有办法解决了。白岩松开始为只争取,他不懈的努力,终于可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工作了,那消息带给大家的是高兴和激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白岩松成熟及稳重,遇到事情不急不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地方。好事多磨,白岩松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分配工作时,他被分到了《中国广播报》,对他一个学新闻的来说,根本是专业不对口。换成别人,说不定血气方刚,会和领导争吵,会闹情绪,哪怕是工作了也会产生抵触情绪,没有工作的动力。而白岩松却开始工作,虽说心有阴云,却带着冲动和干劲到《中国广播报》工作的,专业不对口但是白岩松会学习呀,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会成功,只有努力的人才会有收获。正式由于白岩松的不懈努力,才会取得如今的成绩,如果当初他放弃了,还不知会在哪里工作呢?我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定要看看这本《痛并快乐着》,它会带给你启蒙,带给你触动,带给你动力的。
想当初,实习后我对园长说:“你们缺人吗?我留在这里工作吧。”我很顺利的在实习单位工作了,由于只是农村户口,一直没有转正的机会,家中贫寒,又加上自己的优柔寡断,让我失去了转正的机会,说真的,那时是多么的悔恨、多么的烦恼啊,看到一样工作的老师拿着比我们高很多的工资奖金时,看到她们评这评那时,一句话:“你是临时工没资格。”让我们灰心,让我们伤心,这时候的痛是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无法体会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是依然欢笑乐观的我走在工作岗位上,其实,我内心彷徨、犹豫,多少次和小姐妹商量着去留的问题。结果凭着自己对孩子的热爱我留了下来,经过多少年,凭借着努力和机会我终于考上了公办教师,脱下了“临时工”的外衣,成了一名真正的幼儿教师了。我可以大声的告诉大家,只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一样也能成功。呼吁没有转正的姐妹们,加油吧!努力吧!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行的,今年不行,还有明年,痛是和快乐并存的,只有经历了痛,快乐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
是的,我们每个人的心路历程是不同的,痛苦和快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痛苦、快乐在我们心中起伏、交织,为我们的人生旅程添色,姐妹们,一起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