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看这本英国人写的书:《文化与日常生活》,作者是David Inglis,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系的讲师所作。
“文化”不仅是英语中含义最为复杂的单词之一,同样也是汉语中常常被无从解释或者以偏概全的概念。作者从日常生活入手,试图从看似家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文化内涵的社会学意义。
在书中我终于搞清楚了什么是后现代时期(20世纪80年代),而90年代则是去政治化时期。文化在此时变成了工具,使得学者既可以参与到全球化社会交往中,又可以远离各种紧迫的公共政治议题(贫困、饥荒、毒品和债务)。
作者最青睐的人是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货币哲学》和《社会学》。是形式社会学的开创者。)
“如果有谁值得推崇为日常生活文化社会学的旗帜人物,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齐美尔。”——《文化与日常生活》P179。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文化存在的形式,文化发生的变化,这本来已经是难事,更不用说用文化来解释日常生活了。因此这本书被称为“西方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力作”。
本书的架构也比较清晰:全书分为4章,第一章:文化,“本性”和日常生活;第二章:现代文化与日常生活;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和“低俗”文化;第四章:全球化、文化和日常生活。
其中,在第一章引入正文的例子令人忍俊不禁,某个周四西尔维娅跟某位男士约会,两人算是情投意合,但是西尔维娅拒绝了跟那位男士进一步肌肤之亲的要求,最后他们相约第二个周四再见,男士要求女子带上一磅香肠。第二个周四,西尔维娅如约抱着香肠在指定的地铁站等男士,可是,男士却爽约了,最后,西尔维娅抱着香肠等了40分钟,只好抱着香肠回家了。
作者指出这个被放鸽子事件,因为是不寻常的,但是对于西尔维娅来说确实是特别的,从此事开始,作者开始发掘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背景了。——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在第一章,我还对P14的“将熟悉之处去熟悉化”这个小节颇有感触,因为我想到了旅行,我们对旅行的需求,不就是去熟悉化(defamiliarizing)的过程吗?每次,当我在自己住得太久务必厌倦的地方抽离,跑到其他地方去旅行,就是寻求那种去熟悉化的过程,然后“从外面”进行观察,进行思考,然后返回,似乎又可以充满元气低前行了。
P25的“本书的规则”部分,值得学习。因为在这个部分,我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在第一章,作者阐述道:文化通过调整和控制不可预料的情感性驱动,通过承认规律性、可预测性和秩序,确保了日常生活得以正常进行——P28。而佛罗伊德的自我和超我理论则为作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厕所文化”(P31)和“被教化的身体”(P35)章节里,前者我看到了“排泄物”变得污秽的文化原因,我时常回想起自己在生活中,骂人的时候,说“XX就是一坨屎”时的快意里面,其实是充满不少恶意的;后者则令我想起“抖腿”这个细节。如果在某个场合我看到一个平时印象不坏的人在不停抖腿的话,我就会在内心为这个人的形象分减分。
在“性别与身体技能”部分(37),作者诠释了男女本性的性别差异导致的身体技能差异,“从出生起,他们就被社会化从而无意识地接受规范,并在规范的基础上行动”(P39)。在父权社会里,父权文化规范会指导女性如何以“淑女的”方式运动,女性应该如何坐如何走,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若你不遵守,就会被诟病。
“中产阶级女性倾向于以”有节制的“方式着装,强调”冷面优雅“(cool elegance),选择谨慎地展现一定部分裸露肢体的服装”P46——这个观点深得我心,完全可以用来分析中产阶级女性着装消费的文化心理内涵。
文化与本性的关系如何?作者运用了布迪厄的理论加以阐述:
“在日常的背景下,人们借以运用、展示、理解他们身体的方式,远不能回复到被生物性决定的行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无论我们是否将在个体的思想和身体中的”文化性“和”本性“看作是相互敌对的,或者无论我们是否认为前者深刻地塑造了后者,一些”本质性的“现象,诸如我们如何控制我们的性生活、如何如厕和如何”适应“我们自身的身体,都显而易见地完全与文化力量密切相连。我们认为由”本性“决定的日常行为,事实上也可能是文化现象的产物。(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