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孝文本纪。感觉孝文帝此人最大的特点是谨慎、宽仁、谦让,接近完美。
他经常说的话是:“寡人不佞,不足以称宗庙。”“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虚怀若谷,谦让之至。
做的事是:废除连坐法和肉刑、减轻刑罚;提倡农耕,免农田租税;取消修建露台的打算;遣列侯之国;罢卫将军军;遗诏要求简化哀悼礼仪,后宫夫人以下直至少使,全都让他们回娘家;等等,则是体现了文帝对百姓的仁爱、宽厚,以国家、百姓的安宁为重。
对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四处立碑,歌功颂德;不惜巨资派人入海求仙、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随意杀戮无辜等等,反差巨大。与秦二世的残暴苛虐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孝文帝当政后行事的谨慎和对百姓的宽仁体谅,估计与他在吕太后执政期间在民间体会到的疾苦有关。可见对真正的人才来说,挫折与磨难真的是人生财富啊。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这是从昨天读的《史记·孝文本纪》中摘录的一段。这段文本说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孝文帝想建造一个露台,于是找人来寻价,听说需要百金。他觉得贵于是就不造了。第二件事是他衣著简单,平时就穿绨(tí)做的衣服。并且要求他宠幸的妃子也要衣著朴素,物用从简。第三件事是说他死后安葬在霸陵,墓里面都用瓦器,没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做陪葬品。素闻汉室崇尚敦朴节俭,与民休息,孝文皇帝生死以效,才成就了汉孝武皇帝时的繁荣。
这段文字在今天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觉得,做官的、经商的'有时闲有还是都看看《史记》,哪怕仅仅借鉴一点点,我们的社会都会更加有效率。这恐怕也就是读历史最现实的意义,司马光用四个字概括了这点,叫“资治通鉴”。
司马迁以孝文为“善人”,“仁人”,盖以其自用甚俭,不务奢华以先天下,不治工程以劳民,以德化南越,和亲匈奴而安天下,不用兵而养百姓,待下以“仁”不以“刑”。
夫此等善政之出也,盖其缘与孝文之出于代王者耶?抑其时行黄老也哉?
司马迁之“惜”也,不出于文字而自现。或问其“惜”者何?其必曰:惜乎仁君之少而暴君之多也。
汉文帝是司马迁眼中儒家仁政的典范。他认为,汉文帝时期是汉朝统治者道德品行达到的最高峰。
在汉武帝遗诏中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不像秦始皇、埃及法老那样一心只想着自己,死了恨不得日月星辰都带走。甚至还想着劝慰子民,不要过于伤心,不要因为繁复的丧葬礼节而伤了身体,该吃吃、该乐乐,该婚丧嫁娶的该办办。就连山川陵墓,都不要破坏了原来的样子。自己都要死了,想的都是别人,读来让人感动得想流泪。
文中几乎没有处罚的记载,对下属多以赏赐为主,帮助文帝登上王位的有功之臣,无论是正确进言的、陪同前往的、夺下吕党兵权的,一一论功行赏。封太子、皇后的时候,恩泽天下,对天下普通百姓都有细心考虑的赏赐。让读者不禁向往生活在汉武帝时的生活。
汉武帝动辄诛人九族,大搞巫蛊案。汉文帝反对一人犯法就牵连家人,废除残忍的肉刑,还专门用一段阐述了对巫蛊的态度,说巫蛊只是小民的愚昧,以后再犯这样罪的,就不要追究了吧。
汉文帝的这些做法,即使按照今天的法治理念,都是非常先进的。
总而言之,汉文帝即是倡行仁政的杰出统治者,也是道德极高的一个人,他谦虚、节俭、先人后己,有大智慧。
对下属只有赏赐和爱护,能成为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吗?更何况是在勾心斗角的政治领域,汉武帝如此仁德,能威慑住一个国家吗?
管理中仁德和威慑的平衡,值得每个管理者思考。
后人皆惋惜项羽未能成为最后称王者,便宜了刘邦,后世包括刘邦本人都做过分析,是非功过种种假设诸如此类,项羽的故里就是我的家乡,因为同理心也曾为项王鸣不平,可是今天读到孝文本纪才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项羽得了天下,他的后代会出现孝文这样的人嘛?这样被司马迁评为德的境界为前无古人的人吗?
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刘邦得天下并不像秦二世那样祸国殃民,而对百姓来说,能安居乐业就足够了,这点刘邦是合格的,孝文帝更能称的上优秀,所以天下谁人得对历史来说都是一样的,就像生活中种种假设一样不见得像假设那样做就能有更好的结果,所以当有人问我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你会到哪里时,我总是回答我不想回到过去,因为重来一遍结果一样如此,如果真的有所希望的话,我希望自己当下的一刻能生活的更认真一点,更勤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