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我读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贝利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
文中第十四章后一部分写了哈克与汤姆讨论所罗门王的才智。吉姆因为一个关于所罗门王的事情——两个妇女抢夺一个孩子,所罗门王把孩子砍成了两半,一人一半,这件事情觉得所罗门很傻。但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许不像他所想的那么糟糕,所罗门王说不定是想,切开孩子后,妇女中是孩子妈妈的一定会率先边哭边叫:“我可怜的孩子啊!”而不是孩子妈妈的妇女则会愣在那儿,这样就可以分辨出谁不是孩子的妈妈了,再给她应得的惩罚,给真正孩子妈妈的妇女补偿。
从这件话中,我觉得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考虑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答案,必定有一种答案会让人理解支持,如果只是死板地从一个方面思考的话,那很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庐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从不同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生活也一样,也许你很健康但生活并不富裕,可换个角度想,大自然赋予你鲜活的生命,多彩的世界给予你生机勃勃地活力,你拥有生命与活力,这不也是一种财富吗?你是幸运的,你应该这么想。
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哈克的正义感和敢想敢做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黑人吉姆的人格所打动。使我认识到人一定要有信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坚定信念,敢想敢做、不逃避、不退缩,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被迎刃而解。通过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有这样才能和谐,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这本书是由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所写的,他写出了孩子们无声的反抗,写出了孩子们被压迫以久的心声,使这些孩子们终于可以倾诉他们的心声,找到他们因有的童年。
这本书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圣比得堡镇为背景,描写了少年汤姆索亚和他的顽皮少年哈克贝利费恩及汤姆的女友贝基撒切尔的冒险故事,本书被认为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主人公汤姆聪明又淘气,不屑与平庸的生活,富有冒险精神,用不断的逃学和恶作剧来对枯燥的学校教育循规蹈矩的大人们表示反抗,汤姆虽然调皮,但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危机降临的时候,汤姆和他的顽皮小伙伴们却都能挺身而出,显示出他们思想善良的一面。
小说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为了逃脱一心想把它改造成绅士的邻居和不断酗酒殴打他的父亲,后来竟然用猪血伪造出了自己被谋杀的现场,然后偷了一条小船远走高飞了。后来,又不顾“犯罪”的危险帮助逃跑的黑奴。他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来对付冒充公爵、国王行骗的骗子。所有他的所作所为都和一个好孩子或者绅士相差甚远,但是又都是在追求胜利。体现了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身上善良勇敢、敢作敢当、充满智慧和冒险精神体现了真正的美国人的精神特质。正是应为他的这些品格赢得了所有酷爱自由和正义的人们的喜爱。
近日,我看了一本书是马克吐温写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哈克贝利·费恩在被寡妇收养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便开始了他的冒险旅程。冒险之后,他便在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定居了下来。
这本书的关键词就一个词“漂泊”。哈克一直都在漂泊,一直都在。他漂泊了那么久,他为的难道是金钱吗?并不是,他为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呀!可见自由对他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同样,自由对于我们也有深刻的意义。匈牙利的诗人斐多菲曾经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就是说生命虽然很珍贵,但爱情更宝贵,但是如果这两者和自由之间要我做出一个选择,那么我会抛弃掉这两个东西,因为自由更为之贵重。
正因为自由的贵重之处,所以历史上人们不敢做出什么不算太坏,也不好的事,因为那样就会被关进监狱,被剥夺几年,几十年,甚至是终生的自由。没有自由谁也不会好受的,但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人慢慢的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自由,那些人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们,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被补习班夺取了属于他们的自由时光。失去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我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尊重孩子们的自由时光,孩子们的梦想,不要只在乎成绩单上的数字。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如果没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就一定看不懂马克吐温的另一部冒险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位主人公在两本书中均有出现,分别扮演主配两角。但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哈克费恩,这位没什么文化的小家伙。
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尾说,被寡妇收养的`哈克,过着还不错的日子,知道他不负责任的酒鬼爸爸找到了他,他父亲把他带到一个荒岛上,把它看管起来,不让他自由,还经常拿他出气,哈克每天都会受到一顿毒打。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它运用自己的聪明,从父亲的手中逃脱,在躲避风头的几天里,他碰到了从寡妇家逃跑的黑奴杰姆。他俩相依为命,乘坐着木筏远离了这个小镇。
一路上,他们遇见了两个骗子不幸的杰姆被骗子出卖,被汤姆的塞莉姨妈买下,囚禁起来,正巧汤姆来看塞莉姨妈,哈克为了帮助杰姆,和汤姆串通好一起救出杰姆。谁知汤姆这个文化人总搞出些多余的事情,让老杰姆逃出来后又被抓住,说要被处死。而且汤姆自己还中了一枪,生命危在旦夕。在这危急时刻,正好包莉姨妈赶到,让汤姆澄清了一切,杰姆才获得自由。
汤姆的性格就是很自大的,所以在汤姆和哈克配合的时候,他从来不把哈克说的或提议的当回事,说明他不把哈克这个文盲放在眼里,或者他对自己太自负了。但说实在的,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人都知道,汤姆的确很有本事,从这里又引出了一个问题,这本书是以哈克为主人公的,但却把汤姆仔细描写的很勇敢,我只能说马克·吐温这本书写的比较散,没有突出哈克贝利的特点,但描写的手法和情节的叙述还比较清晰,值得一看。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发展,内容丰富,多含义,批判蓄奴制。海明威曾说过:“一切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土温的著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小说的主题是批判蓄奴制。马克土温在一篇笔记中说:“整个社会公认奴隶财产神圣至上……帮助他,庇护他……。犯了弥天大罪。”通过哈克形象的成功塑造,赞扬了友爱,提出了“不分种族和肤色,人人平等”的民主主义思想。
该小说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的五十年代,主人公哈克自述的口吻叙述他和黑奴吉姆为寻找自由而冒险的全部历程。这就像中国作者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和他的车都为了自由生活奔跑一样,都表现出了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哈克作为一个自幼丧母,并有一个对自己漠不关心的父亲的穷孩子,14年来几乎没有受过教育,语言粗鲁,淘气,爱撒谎,不愿意受人管教,整日在野外生活。此时的哈克几乎成为一个“异教徒”,在大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彻头彻脑的“小坏蛋”的行象。这些为哈克今后的思想以及随之而来的行动做到了坚实的“打基”,像摩天大厦数十米的地桩打入泥土坚实地伫立在大地上一样,为整篇文章构筑了不可撼动的“地基”。
他曾寄养在道格拉斯寡妇家,酒鬼父亲闻讯找上门来,强行把他带进森林,过起了以渔猎为主的生活。读到这里,读者朋友也许相信小哈克会保持现状,过着与父亲一样的生活。然而正如上面提到的,哈克没有安于现状为了逃避父亲毒打。哈克设计逃走,带着他那颗渴望自由,平等的炽热的心,当然哈克的成功塑造离不开黑奴吉姆的衬托,黑奴吉姆的正直,善良,淳朴正是哈克内心世界的完美地外在体现。
两人乘木筏顺密西西比河漂流,准备到北部自由洲去谋生,路上他们遭遇自称“国王”和“公爵”的两个骗子,骗子企图卖掉吉姆,但哈克在汤姆的帮助下救出了吉姆,文中这样说:“我使劲喊了一声——后来又喊了一声——有喊了一声;在树林里东奔西跑,大声的叫喊,可是一点用也没有——老吉姆不见了。于是我坐在地下哭了起来;我实在忍不住要哭。文中的三个破折号充分体现了哈克的惊讶,无助甚至是无奈,又将哈克的善良提高了一个层次。
小说将幽默与讽刺熔于一炉:寡妇道格拉斯的循规蹈矩,沃森小姐的古板僵硬。哈克的淘气捣蛋,吉姆的憨厚迷信……以及种种对生活的提炼与加工,通过字里行间,有针对性的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