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独自用餐》读后感范文

刘莉莉

《别独自用餐》读后感范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别独自用餐》,一本讲述如何建立社交圈以及如何运用书里介绍的实用技能从而转变为社交达人的书。老实说,在阅读此书以前,因为自己不善交际的性格和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我对社交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大部分的工作交往也仅限于泛泛之交,更别说在工作之余主动建立社交关系。但是在阅读此书之后,彻底的改观了我对社交的认知,对于为什么要开展社交,如何建立社交关系,都有了重新的认知定位。作者法拉奇在书里介绍的诸多社交技巧,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也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为什么要建立社交关系?在想明白智力、天分、出身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你没认识到"你不可能一个人做到"这个道理,拥有这些条件也是白搭。事实上,一个人根本走不了多远。这就意味着我们想要达到目标是需要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互帮互助,帮别人找工作,为别人发现的商机投入时间和精力,同时保证自己的孩子在他人的帮助下进入最好的学校,得到最好的实习岗位,最终拿下最好的工作。说到底,社交的本质就是: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回馈于你,即"互惠互利"的关系。

  可能这么说,多少会让人觉得功利主义,作者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主动与人交流不仅会让他人的生活有所改变,也有利于探索、丰富自己的人生。社交的过程也是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资源、时间、精力、朋友、合作伙伴以及感情。不断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价值。这就像商业一样,你要做的不是管理事务,而是管理关系。

  在管理关系这个认知上,作者也提出了一个让我茅塞顿开的观点,即:有的人认为关系像切成许多块的煎饼,吃一块就少一块。但是,作者却觉得它更像肌肉,使用越频繁,它就越健壮。正是因为对社交资产的运用,才会增加社交资产的价值。人脉就是在互相"麻烦"中,逐渐积累的。

  在明白为什么要建立社交关系这个理念之后,接着就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建立高质量、稳定的人脉关系,来帮助自己完成目标。

  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步,就是不要等到需要使用人脉关系的时候才想到去和对方建立关系,人脉最广的人在不需要有求于别人的时候,就开始走访他人了。要赢得信任,不是问别人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其次,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中最重要的人往往是那些萍水相逢之人。你的"弱联结"与你接触的是不同的世界。他们与身处不同环境的各色人群交往,从他们那里你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这些不仅自身学不到,在好朋友那里也学不到。你的很多好朋友或者联系人都与你参加同一个聚会,通常也与你做同样的事情,估计还会跟你待在同样的'环境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获取的信息跟你获取的不相上下。如果你总是与同样的人聚餐,你的社会关系永远得不到发展。

  拓宽社交圈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将你的社交网络跟其他人的社交网络联结起来。就是双方互换社交圈。任何一个社交圈的边界都是模糊的而且持续向对方开放。(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作者认为社交网络并不是简单的一张"网",你不能像用网兜住一群鳕鱼似的把你的朋友圈也限制在一个网里。要把你的社交网络看成很多相互联系的结点,每个结点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加强你的网络联结,同时拓宽你的社交圈。

  对于和萍水相逢之人如何开展第一次闲聊,作者也提供了建设性意见:首先,向对方露出真诚的微笑。这表示"我很平易近人"。 保持相对平衡的眼神交流。如果你全程盯着 对方一直看,那便像是在给对方抛媚眼。如果你的眼神交流时间少于70%,这表示你对话题似乎不感兴 趣,而这样做也很没有礼貌。处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就是你需要把握的平衡。 舒展你的臂膀,放轻松。交叉手臂会让你看起来有所防备,不愿敞开心扉;同样,它还是紧张的表现。一定要放轻松!对方会根据你的肢体语言做出相应的反应。点头,身体稍向前倾,但是不要入侵到对方的空间里。这样做只是为了表示你正在倾听,而且很感兴趣。一定要记住不要将对话变成个人垄断式的独白,或者是冗长无聊的故事。要分享你的热情,但是不要将它变成说教。

  再次,在社交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个人品牌。以个人形象为基准,以个人内涵为特点,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一个好的个人品牌在人际关系网中会呈现以下三个特色:

  1、他们说话可信,魅力独特,值得信任;

  2、他们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

  3、他们给你和你的事业带来更多的朋友与机会。

  你的个人品牌体现出你能做什么,为什么你是独一无二的,同时给了别人一个联系你的理由。

  最后,社交是一门生活哲学,一种世界观。其主要原则就是:你遇见的所有人都是发生互助关系的机会。社交不仅是你实现目标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你"失衡"时,你自己会知道,因为你会变得匆忙、愤怒,并对自己不满意;当你达到"平衡"状态时,你则会欣喜、热情,并满怀感激之意。

  以上仅为本人在阅读《别独自用餐》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虽名为读后感,其实更多的是抛砖引玉,作者更多精彩的讲述,还有待读者自行阅读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