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范文

秦风学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范文

  一平方英寸有多大?大概就是一张标准邮票的大小,戈登。汉普顿对寂静的追寻、保护正是从此方寸之地开始。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以下简称:《一》)不是我平常阅读的风格,或者说不是我关注的范围,如果不是它在年终各大媒体公布的书单上排名前列,我没想过要阅读。它不是小说,是纪录片的文字版,老外的著作,没有跌宕起伏、荡气回肠、迂回挫折的故事情节和俊男美女的爱恨情仇,质朴的文字默默地纪录戈登追寻寂静的旅程和心路,书中充满美国本土地名、枯燥的分贝值数字和那些不在我生活范畴的仪器、设备、虫鸣、鸟叫,阅读前100页时,我几乎有要放弃的想法,但是想想,如果此书真这么无趣,为何各大榜单如此推荐?于是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

  看下去,文字依然简朴、分贝的数值仍不时跃出,奇怪的是我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开始敏感起来。周遭熟悉的环境,路上行驶的车声、着急催促的喇叭声、商场制造气氛的音乐声、路边高声嬉戏的人声、办公室同事们讨论工作的声音、楼上邻居半夜的高跟鞋声、楼下小贩兜售宵夜的吆喝声… 当敏感起来,周围的空间仿佛被各种声音充满,而我,一个小小的人体被淹没其中。就在我坐在深圳清华研究生院的草坪上阅读《一》时,周围离我至少5,6米远,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们,对金融、项目、时事的讨论依然清晰入耳。

  《一》中谈论了许多旅游景区飞机低空观景项目对生态寂静的影响,这是以往我从未留意或关注的影响,在埃及、土耳其、柬埔寨、泰国、澳洲、新西兰…这些飞机低空旅行几乎成为本地有特色的标志性旅行项目,费用高昂,排队的人趋之若鹜,以前我只把他们看作是有钱人的游玩项目,却没想过这些娱乐对周围寂静环境的破坏。低空飞行,一方面可以在保持距离的情况下了解地面的生态、景观;但另一方面,噪音却影响了生态发展的正常需要的寂静,动物可能因此丧失了观察环境、追踪猎物、逃避危险的听觉,导致生存问题,动物数量的减少又可能影响了植被的繁衍,我们以为用了对的方式保护他们,但没想到仍是破坏,这是否是一种"事与愿违".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不仅是书名,而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物理位置,是戈登在美国奥林匹克公园霍河雨林里为追寻寂静的地标,从这里为起点,走出去,寻找寂静的美好,寻找破坏寂静的原因,企图改变或阻止,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戈登50多岁,试图带着即将迈入社会的女儿一起经历追寻的旅程,然而年轻一代对宁静的渴求仿佛没有父辈热切,他们习惯被喧嚣热闹包围,他们不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认为凭己之力,多少有点"螳臂挡军"的个人英雄主义,最终在旅途中,父女俩分道扬镳。看看我们周围的年轻人,路上、地铁站内,或走、或立的年轻人有多少带着耳机,目不斜视,耳机里音乐的声响甚至身边经过的路人都可以听见?他们不一定热衷与人交流,但一定不希望呆在寂静里。()追寻寂静这个事情与追寻金钱、梦想相比较显得格格不入,鹤立独行,于是戈登的旅途,陪伴其中的还是个别志同道合的同龄人。

  工作的转型在普遍的观点中属于少数勇敢者的尝试,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跨界的转型,几乎是不能想象的事情,戈登从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快递员到成为艾美奖获奖录音师的跨界让人对工作有机会思考,工作有些时候是为谋生,有些时候是为兴趣;为谋生而工作是有福的,因为有可以照顾自己,不麻烦别人的能力;为兴趣而工作是幸福的,因为投入的不仅是时间更多的是精力,得到的是自我满足和别人的肯定。物质基础可能是转型的'底气,可能未必,孤注一掷,有时往往是"天将降大任"的前奏,对物质的看法,中外迥异。

  寂静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人苦苦追寻,有人视而不见,现在许多朋友学佛道、修瑜伽、穿麻披挂、手持念珠,仿佛退隐尘世,他们追寻的又是什么?

  "唯有在静水中,万物的倒影才不会扭曲。唯有平静的心,才能充分感知世界。"

  --- 汉斯。马哥里奥斯

  "我对寂静有两种看法。

  内在寂静是尊敬生命的感觉。我们可以带着这种感觉去到任何地方,神圣的寂静可以提醒我们是非对错之分,即使在城市嘈杂的街道上仍能产生这样的感觉。这种寂静是属于灵魂的层次。

  外在寂静不同。那是我们置身于安静的自然环境,没有任何现代噪音入侵的感受,它可以提醒我们当今有些问题已经失控,例如经济入侵和对人权的侵害。外在寂静邀请我们敞开感官,再度与周遭的万物产生连接。无论我们望向何方,都可以看到相同的连接。外在寂静可以帮助我找回内在寂静,让我的心灵充满感恩与耐心。处于外在寂静的环境中,我不会感到疲惫饥饿。置身其中的经验本身,就足以令人感觉圆满。"

  --- 戈登。汉普顿《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推荐阅读《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让自己有个体会寂静的机会。

  书名:《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作者:戈登。汉普顿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第1版(2014年4月1日)

  定价:6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