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好老师读后感

秦风学

  如何做一名聪明的老师,是每位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曾经有一位老教师说过,做一位聪明老师就是让学生既爱你又怕你,此言简洁明了,一语重地。“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做一个聪明的老师》一书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经常为孩子的问题二烦恼,为孩子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孩子的生命存在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的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他们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孩子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孩子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刚工作那段时间,我的情绪经常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变换,努力在他们面前克制,却把情绪发泄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一来,往往就产生了一些消极结果。越将烦恼放在心中,越是得不到顺利的发展,后来我调节自己的情绪,索性丢掉一身负担,不去想那么多,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人人真正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自己高兴,孩子们也快乐。因为情绪真的会感染。聪明的老师是言传身教中将孩子的行为潜移默化,轻松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作为老师,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实用教育学和实用心理学。我们还得读更多的书,把从书中读到的、感悟到的方法和理念直接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激发灵感,迸射出智慧的光环。童年拉开了我们人生的序幕,在那天真烂漫的季节里,孩子填写着那份美丽的色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着。让我们放下架子,尊重、宽容、理解学生,笑口常开,还学生童真,相信学生必将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可爱、更快乐。

  教师是育人的工作,世界上没有什么工作比这更繁琐、更复杂了。对于教师来说,其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何把一个班级塑造成一个团结向上的优良集体,如何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老师。我是怀着非常认真的心情看完《怎样当一名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读完之后,我觉得应该对学生要“以爱育人、严慈相济、正确引导”。下面是我在过去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心得,说些体会。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班上有个女孩子,外表看来,大大咧咧,性格极其开朗,很喜欢与男同学打成一片,但突然之间,孩子整个状态好像全变了,上课要么心不再焉,要么干脆趴在桌上睡觉,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更为严重的是交上一群不良少年,这群朋友中,有的旷课,有的偷东西,放学经常不按时回家,刚开始,我只是把这一现象告诉家长,家长也采取措施放学接送,这一方法不但没有挽回孩子的行为习惯,相反,情况更加严重。这引起我的高度重视,我开始找了一节活动课时间,与她进行面对面的长时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问题,该生对父母有较大的排斥,长时间以来不断的积累,这学期终于爆发了,她甚至表态是故意要做给父母看的,在我看来,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心里障碍,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化解的,我给自己定了个分期工作计划,第一阶段,树立她的正确的人生观,我先让她说说她交往了哪些人,让她说出这些人的优点和缺点,及时的引导她正确的是非观念,我们长谈了一个多小时,孩子的心情看起来不错,结果那天晚上,她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还告诉家长以后她有什么想法都会告诉老师,家长要了解的话,直接找老师;第二阶段,我开始试着让她理解父母,一方面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我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双方各让一步,和睦共处;过几天,该生告诉我与她与父母交谈了一个晚上,觉得父母不再是那样让人难以理解;第三阶段,我发起了友情攻势,平时有注意到她与语文科代表比较谈得来,所以做起了语文科代表的思想工作,希望她也能帮上一把,在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的感染下,该生有了些起色,上课比较认真听课,作业欠交的次数也少了,尽管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在我看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我把这一表现当即反馈给家长,并希望家长借此鼓励孩子,家长听了也很高兴,同时也注意到孩子近期的电话也少了,晚上也比较能够复习功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哪一个老师不为她感到欣慰呢?

  通过阅读《怎样当一名最好的老师》,再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我学到了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应该以爱育人,严慈相济,正确引导。应当是学生的倾听者,让学生有时间、有心情去解释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及预测他们可能发生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及时杜绝不良现象的出现。

  寒假,我有幸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读完后,感觉书中语言亲切,仿佛一位专家又似长辈循循善诱,很多观点让我开阔了眼界,收益匪浅。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才能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在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怎样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