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1200字

刘莉莉

  若不是老师推荐,我想我不会翻开《巨流河》这本书的。这是去年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也是在20xx年看完的,但看完之后一直没来得及写读书笔记。今年下定决心,要多写,不管想的深还是浅,都要有多少写下来多少,否则我这健忘的脑子,过几个月全忘干净了,只剩下个熟悉的书名。

  其实我是有些后悔现在才读到这本书的,若是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少读些辛夷坞,郭敬明,唐七公子,而是在那时候就接触到类似齐邦媛大师的《巨流河》这样的大作,立志和格局是不是应该又是另一番样子。

  这本书算是齐邦媛大师的个人自传。“巨流河”是“辽河”的别称,是一个地名。作者以八十多的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以缜密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的垭口海结束。从儿时的故乡写起,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将军倒戈反张作霖兵败巨流河,开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九一八事变发生,又从北平辗转到南京,到汉口,后到重庆,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读南开中学,后考入国立武汉大学,之后又到台湾教书。个人成长与家国丧乱如影随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读来,只能跟着当时的世界变化或悲或喜,同时庆幸我们是生在这和平时期。

  齐邦媛的个人传记应该是代表不了当时的大多数女性的。他出生于大家,父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英雄,留过学,当过高级官员,办过学,办过杂志,所以她才能在那个战火纷飞,多数人颠沛流离,吃饭都困难的时代逃离东北,在重庆,武汉读书,接受到高等教育并思考国际关系和个人理想的问题。其温和洁净的性格,也可能与其父亲的耳濡目染有关。

  看这书的时候,我隐约是有些羡慕作者的,可以接触到那么多大家,比如胡适、钱穆、张伯苓、孟志荪、朱光潜、吴宓、袁昌英等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苦难都有了味道。看这本书能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文学带来的格局,情趣与深度。上学时,与舍友一起读的诗既浪漫又梦幻,原来我们中学学习到的那些抚慰人心的诗诞生于那个动荡而艰难的年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站在楼上看你”。文学是人心灵的养料。“中国不亡有我!”知识分子的呐喊,文学的传播也让年轻人们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的后半部分写作者在台湾定居的工作生活,她相夫教子的同时,从生活琐碎中挤时间学知识以及中年去美国进修,回台后推动台湾代表性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交流,做文学传播者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参与小学生语文课本文章摘选的事迹也让我深受感动。虽说历史为政治服务,但能坚定从孩子成长角度出发而不是政治角度出发,在那个时代还是很难的.。现在回头看我们的小学启蒙课文,特别是语文书上“默读全文并背诵”的那些作品,真的是很好的文章,以至于我们成年后还会受其影响。作者在书中尽情抒发对文学的相知相惜,对走过战乱回首望去的感怀,对已逝亲友如张大飞等人的怀恋,所以说这是本厚重的自传书。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从齐邦媛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教养,是尽管皮囊历经风霜但思想及其丰富的教养;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成长为温和而又坚韧的女性的过程。我们的成长史中,学习了很多伟人的事迹,从古至今,也学习了很多历史故事,它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坚持,善良,爱国,无私奉献等的人。男与女的差异在这时候是被弱化的。所以我们也一直觉得人是无差别的“男女”。然而在大学时一时兴起的青春疼痛文学,如前文提到的“辛夷坞”“顾漫”“唐七公子”“九把刀”等作者的文学作品,多是青春时期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我认为这些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年轻人,给我们一个错误的“男生”“女生”差异的认识。人到三十,才慢慢意识到其实性别差异是存在的且各具优势的,我认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女性应该少读些“言情小说”而多看看类似于齐邦媛,杨绛等的作品,从他们身上汲取“女性”的力量,学习坚韧坚定温和而又内心丰富所带来丰富生活的能力。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且潜移默化的。

  唉,太久不写东西手太生了,慢慢成长和记录吧。今年的主要词语应该就是“沉淀”了,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