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此》读后感范文
【篇一:不过如此读后感】
崔永元大家都知道吧,主持实话实说的那个人,可是现在在电视上看不到他了,大概是老了吧,退休了吧。实话实说,崔永元长的确不怎么好看,可是他的幽默,朴实,善良真的很令人佩服。他在书里讲到了老师,讲到了朋友,讲到了工作,有几次讲了女儿,母亲及兄弟姐妹,似乎他有一次讲到了他的妻子,我在想,他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妻子啊,为什么就一次提到他的妻子。开玩笑了,也许人家是爱他的妻子,不过不愿写自己的隐私吧。
看一个成熟男人的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做人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我很赞同他的看法,在生活中我也是这么做的,别看我是一个小姑娘,但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犹其是做人的品德。我认为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一个有能力而没有品德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我很喜欢他书里形容数学的文字,还有那些笑话。他也把自己的缺点写在自己的书里,更显他的平凡,一般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虽然我只有初中毕业,但我很喜欢文学,并且经常买书看,到图书馆看书,我觉得书就是我的朋友,他有时会陪伴我,有时会交我做人与做事。写书也不分什么大学毕业,小学毕业,只要你有那个才华就可以写。
【篇二:《不过如此》读后感】
迄今为止,我只见过崔永元两面,他一直在《实话实说》工作。第一次见到崔永元,《实话实说》刚刚开办,4个字还没有被人念顺,他们张罗了几个门外汉和一个门内汉一起谈足球。录节目之前,记得是傍晚时分,我正埋头吃制片送来的盒饭——记得饭有些凉,菜多肉少,崔永元走过来看我们吃饭。看到崔永元我替电视台叫苦:这个新来的主持人嘴长得有点歪。等到录制节目的时候他一开口,坐在我身边的吕丽萍就啧啧称羡,我也赶紧跟着啧啧称羡,真是嘴不可貌相。接着几年《实话实说》看下来,崔永元就成了现在的崔永元。
我家门口有一打烧饼卖杂碎汤的大哥,祖籍安徽,除了喜欢黄梅戏,还像全国广大观众一样喜欢崔永元。每天清晨我去吃杂碎汤,他都要停下黄梅戏谈一下崔永元。一次他狠狠甩着面说:这个姓崔的,说话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为了这句话,我比佩服崔永元还佩服这位大哥,因为是他发现了崔永元。我们认为崔永元说话就像我们所以我们喜欢他,他身上的标签就是“平民主持人”,谁知大哥发现,正是因为他说话不像我们才得到我们的待见。上升到理论高度,他可能在电视上改变了一种说话方式,这种改变引来了清风扑面。再上升到理论高度,生活中的一切改变都自说话和说话方式的改变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许这才是崔永元对生活的贡献?
他是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人,于是引起了大家的注目。
说话方式的改变不仅在怎么说——说话是否幽默和智慧,比这更重要的是说什么——对世界及话题的选择,及在选择的部分中,能否找到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和谈话节奏。当然这一定不全是崔永元个人的功劳,他身后还藏着一个策划班子。
第二次见到崔永元,是因为他现在这本书《不过如此》,让我读完这本书,谈一下读后感。怀抱这部书稿往家走的时候我心里有些打鼓,说得好不一定写得好,会耍枪不一定会玩猴。诸如此类的书我也看过一些,都是顾得上吹笛顾不上捂眼。但等看完这部书之后,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说是:这孩子还行。
像他主持节目一样,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虽然写的也是历历往事,但在往事之中,他又进行了独特的筛选,接着又在选择的部分找到了自己和世界的独特通道。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独待,往事之中并没有顺序,一切按照几十年后的感觉对生活进行了重新组合和排列。譬如讲,对吃的感觉,对睡觉的感觉,对上路的感觉,对声音的感觉等。通过几十年的沉淀和过滤,他抓住了那些留在他心中的语言的碎片和回声——现在让它们重新显现。如果这结构用到文学作品上,可能就叫先锋了。
虽然写的也是亲人朋友和同事,昨天今天和明天,兴奋忧伤和烦恼,但他对这一切的爱与恨,又在理智上,化作了一个中年男性的不过如此。书中充满了自嘲而不是自恋。但正因为不过如此它才更加不如此呢。这就叫举重若轻。
还有他的姿势,他在书中掰开了工作身份和生活中的一个人之间的区别。往事之中,他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充满怀念和向往。似乎更愿意到东北陕北和新疆去,哪怕那里啼笑皆非呢,也比呆在熙熙攘攘的宾馆大堂更让人舒服。如果这不是崔永元有意为之的话,那就可以看成是他的本性。
读完这部书我想起一句俗语,世间万物什么亲?生身娘,五谷粮。
书中哪句话最感动我?陕北的老王是崔永元的朋友,手里掌握着三千多首陕北民歌,一次托崔永元的朋友办事,心意不过,捎过来一箱大枣。崔永元把大枣转给朋友时,告诫了他这枣的意义,朋友郑重地说:这枣我一个一个洗着吃。回头崔永元又不放心,给朋友打了一个手机短语:三个钱买了两苗针,东西不多是个人心。
这本书看似写得平易和随意,其中却有很大的文化含量。
换句话说,是文化的力量,使这本书显得与众不同。
当然这书也不是没有毛病。最大的毛病在于他在往事的选择上也出现了马虎和纰漏。爱的事恨的事都会充满感情,但书中也夹杂着一些不咸不淡的事。于是有些章节感人至深,有些章节平淡如水——这本书在整体上还显得良莠不齐。所幸的是这些不咸不淡的事仅占到整书的十分之一,我们掐头去尾还是可以把它看成一根良好的甘蔗。
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准备马上买上两本,一本自己留着,另一本送给我家门口卖杂碎汤的大哥。
【篇三:《不过如此》读后感作文】
崔永元的《不过如此》我一口气看完了。早听说这本书看起来不累,无须太多的思考,果然如此。
最近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崔永元的《不过如此》非常热销,有的书店进了几批货都销售一空,我有点半信半疑,跑到书店一看,书架上的《不过如此》历历在目,购买的人几乎很少。原来,媒体的炒作也"不过如此"。
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是想,一向“实话实说”"的崔永元看到这样的消息会有什么想法呢,我想他也会偷偷跑到书店去看的,但是他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这样的消息有利于他卖书啊,就象他书中提到的一些小事,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还在意能赚多少钱,不然,他不会从广播事业转行到电视事业,不会从电台跳到央视。毕竟他也是人,是人就不能免俗。
说实话,我很喜欢崔永元,他的《实话实说》我很爱看。作为一个主持人,他有种独特的个人魅力,这使他所主持的节目也熠熠生辉,我觉得如果《实话实说》不是崔永元主持的,那么收视率会急转直下,一日千里。现在全国有100多个类似的谈话节目,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喜欢看央视的《实话实说》呢,抛开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制作水准不说,很大一部分观众是冲着崔永元来的。喜欢看他在屏幕上不紧不慢的调侃,喜欢他的坏笑。
前不久,我到医院去看病,等候就诊的时候,跟一位大姨闲聊了几句,她就很喜欢崔永元,我说崔永元挺能白话的。大姨笑着说“他不仅能白话,而且他很会白话”。东北话里“白话”二字基本上是褒义的。如果崔永元听了我们的对话一定高兴。
回过头来谈谈这本书吧。其实我能一口气看完这本书,除了因为书很薄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幽默流畅的语言。从头看到尾不知道笑了多少次,有时候觉得崔永元像个大男孩,比如他写梦里梦见推车的场面,梦中的他一只手叉腰,一只手在空中向下一挥,命令众人:给我打,狠狠的打!38岁的男人也会做这样的梦,实在是很有趣的。电视上的崔永元,给大家的印象是:一脸坏笑,说话的时候嘴唇基本不动,冷不丁的冒出一句逗得大家发笑,有时候他还专门设计个小圈套什么的,让嘉宾往里面钻。崔永元的风格是独特的,他能够利用幽默的元素让谈话节目变得轻松愉快,让人们在笑声中反思一些事情。看了他的书,才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崔永元从节目策划做起,一直到作主持人,他所信奉的一个标准就是:人文关怀。所以每期《实话实说》都很精彩,都会让人感到这个选题真的不错,很有人情味儿。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感受坚强",一个生命垂危的癌症患者,一个跟病魔作斗争的乐观坚强的小女孩,她的故事打动了无数的中国人。面对死亡都可以这样坚强,生命中还有什么不可以承受之重呢?我想这期节目会激发很多人,使他们重新振作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就是人文关怀,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关怀了。
《实话实说》真是个好名字。“实话”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一提到实话二字难免会联系到政治,中国面临的好多社会问题,需要用实话来实说的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的牵扯到政治。鉴于中国的国情,《实话实说》是不能涉及这些政治敏感话题的,所以这是一种无奈。有了这个无奈,也使得《实话实说》仅能局限于"人文关怀"上,国计不谈,只谈民生。这多少是个缺憾。有些选题也不是尽如人意的,比如"我们都是左撇子"这样的话题,无关痛痒,实在是味同嚼蜡。好在中国的社会错综复杂,人文的话题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话实说》还大有文章可作,崔永元也不必担心下岗了。
作为读者,我是很喜欢这本书的。毕竟崔永元带给我们笑声,又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朋友,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普通人觉得,名人也和我们一样,也有跟我们类似的爱好,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他们只是在做很特殊的工作而已,这一点是跟我们不同的。
喜欢崔永元的低调,他在书中敢于剖析自己,这是难能可贵的。他把观众对他的批评都写上了,对自己的缺点一点儿没客气,并且对观众深深的道歉;书名也用了一个很低调的词儿"不过如此",这说明崔永元是真正的平民主持人,没有名人的架子。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
最后想说的是,崔永元,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