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800字

刘莉莉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1

  歌德在写这本小说时曾说:“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青春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是一段芬芳弥漫的绚烂年华,充满着跃跃欲试的情感尝试。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啃完这本书,颇有感触。

  在《少年维特的烦恼》里,作者歌德塑造了一个思想独特、性情忧郁、追逐爱情的青年形象——维特。维特出生于一个市民家庭,机缘巧合下在一个小乡村结识了一位叫绿蒂的女孩。绿蒂清丽脱俗、温柔善良,令维特沉迷不已,但绿蒂早已与阿尔伯持订了婚,维特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离开了绿蒂,转而到一位公使处任职,然而,公使是个锱铢必较,迂腐不堪的人,同事之间也是维利是图,尔虞我诈,让维特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最终愤而离职,之后心无所依的他又回到了绿蒂身边。而此时绿蒂已结了婚,维特对她的思慕无异于饮鸩止渴,引起他人的非议、猜忌。最后绿蒂开口请维特离开,世态炎凉,官场腐败,爱情绝望令维特觉得自已像个被遗弃的人,伤心欲绝,最后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书中,作者以极富诗意的语言和浓郁的情感抒发了维特的苦闷、憧憬和绝望。

  看到如此悲伤的结局,我不禁想到:为什么维特要执着于绿蒂呢?因为绿蒂,他这样一朵蓬勃的生命之花就如此凋谢在了它怒放的盛年,他还只是个二十岁的少年啊,可能,他并不明白,虽然在人生旅途中,他错过了一朵路边的蔷薇,但是还有一整片花丛等待他去采摘。他不明白错过,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再看现在,其实有很多像维特一样,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就选择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布满鸟语花香,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尝试中,我们走向成功品味失败,无论顺境还是坎坷我们都未曾轻言尝试放弃参与,生活需要耐心需要坚持,不从泥泞不堪的小道上迈步,就踏不上铺满鲜花的大路。所以,我们不能跌一跤就说没路好走,绝不轻言放弃,直至击败挫折。那些洒下的汗水,转错的弯道,流下的泪水,都会为成长添砖加瓦。

  其实,我觉得死亡解决不了一切,它所能留下的是更多人的痛苦,只有努力战胜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2

  炽热的太阳烘托着大地,空气也变得烦恼起来,知了躲在树荫里鸣叫着。我受不了闷热的天气,便常常跑去书店看书吗。最近我看了一部小说,是《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篇幅不大,情节也不复杂曲折,主要讲述角色是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的青年维特好忠诚美貌的少女绿蒂。主人公维特独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如痴如醉的沉浸这梦幻般的自然美景中,心情愉悦而满足。然而维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绿蒂,并且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绿蒂已经订婚了,她无法背叛她的忠诚与良心,使她不能选择自己的爱情。这无疑给了维特当头一棒,于是维特告别了绿蒂,离开了小山村。可在那黑暗的社会,他处处碰壁,加上上流社会的讥笑和侮辱,心灵再次承受着痛苦与失落。他又再次回到了原来的山村,可惜,物是人非啊!绿蒂结了婚,朴实而又善良的村民纷纷惨遭不幸。于是他失望了,在奥西星的悲歌中,用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全书以主人公维特不幸的恋爱与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在那个社会,年青的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道德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从而有了类似维特不幸的恋爱。所以德国著名作家歌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日记的形式把维特内心的高低起伏描写得淋漓尽致,详尽地向世人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将他个人不幸的恋爱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体现了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与批判,并热情地宣布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个性解放和感情自己。

  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什么烦恼,什么挫折。都不能选择逃避。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不可能事事马到成功,我们应在挫折中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

  死其实并不能解决一切,它只会留下更多人的痛,使人无法自拔,永远沉浸于无限的内疚与悔恨。在我们的眼中,坚持到底的人,总会走出困境;轻易言败的人,总会埋怨现实;所以,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都应坚持这那一份信心,一份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永不言败的心,努力的奋斗,向成功的彼岸进攻。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3

  耳鸣头晕时看的',没太看清维特都干了啥。和绿蒂通奸了?我怎么没看到。顶多也就结尾时抱了一下吧。无所谓了,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后来想想维特这个少年还是很可爱的。虽然偏执感性,但是对情感不加掩饰的表达也能让我们看到他“人性”的闪光点。那个年代(18世纪)本身就是个人主义萌芽的阶段,太多的年轻人被固化的社会观念压制,得不到情感的宣泄。加上古希腊文学浪漫主义情怀的感染,却来越多的民族本性被激发出来。

  歌德和卢梭一样,都不厌其烦的表达着对大自然的倾慕。《少年维特》文中大段的景色描写和维特的心情形成一种相互映照式的表达,恋爱时环境是初春的万物复苏,被抛弃时环境是狂风暴雨外加泥石流。这种象征性的文学表达在现在看来比较过时,但对于德国文学萌芽的18世纪,也只有大文豪能这样写,也只有去哪儿兜里都揣着一本荷马诗集的人才能写出。

  其实对于这本名著的好,我也说不出太多。一个是因为看的不仔细,再一个只读了一遍品不出味儿。但是里面关于18世纪历史的小细节让我很感兴趣,最具代表的就是“华尔兹”这种舞蹈形式。我印象中大上海百乐门里面民国上流青年好像跳的主要就是“华尔兹”,80年代各地流行的交谊舞也是“华尔兹”。但是没想到这种时尚的舞蹈方式,其实起源于德国农民的即兴舞蹈。而18世纪上流社会流行的是中世纪的那种“对舞”。

  上图是伊丽莎白一世和他男朋友的对舞,这种舞蹈形式流行了数百年,可以数对男女同时进行,经常会交换舞伴但身体接触较少。步伐笨拙缓慢,手势固定有套路。一个上层女孩子要学会这种标准舞蹈要花费很长很长时间。

  所以当“华尔兹”这种搂着腰快速转圈圈的舞蹈传入宫廷时,那些老古板都吓傻了。他们觉得太下流了,步伐一点不成体统。但是年轻人却非常喜欢这种奔放的舞步,渐渐地这种新舞蹈替代“对舞”就成了上流社会的标配。尤其是我们一想到19世纪哈布斯堡的宫廷舞会,就会想到一对对盛装旋转的王子和公主,而不再是像照镜子一样的“对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