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读后感范文
刚看完的时候,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羡慕。因为,好像自小以来,作为家里的老大,除了每天完成功课以外,就是烧水做饭,看着弟弟妹妹洗完澡,吃完饭,把碗洗完,就完成一天的任务了,然后明天继续。
所以,我羡慕七月,也羡慕安生。因为在那个不涉及情爱的年纪里,可以有一个闺蜜。而我至今,都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闺蜜。好像幸好,我也没有什么心里话,哈哈,没心没肺,活了二十多年。也许,这是从12岁开始,就离开家门的后遗症吧!
感性完毕,理性又开始跳出来,疯狂思考。七月和安生,到底谁更幸福?刚开始,觉得安生很可怜,为了成全,选择离开,去接受那样一个,混乱、肮脏的社会。最后,居然又开始有点羡慕她的经历,走过天南海北,看过那么多不一样的风景……慢慢地,相比之下,按部就班的七月,似乎就开始显得可怜了——日复一日,心里只有一个家明。
然后就开始思考,我自己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和人生?安生的第一个男朋友,打算在27岁死。因为他的偶像只活到27岁。而在一开头,安生也说只想货到27。最后,歌手27没有死,还和别的女人瞎搞了。安生27岁也没有死,过上了“正常”的日子。但是,七月死了,因为产后大出血。
我刚过完我人生的27岁,如果27岁算一个节点的话,那我是七月,还是安生?
看完小说,暮色早已降临。吃了简单的晚餐,开车去运作中心。一边开,一边哭。忽然好羡慕安生。因为,在什么都不用承担的年龄,她走了出去;又在该承担的年龄,“满载”经验而归,安生赢了。因为她曾经精彩;七月也没有输,因为她留下了生命的延续。
夜色早已笼罩整个城市,看着闪烁的霓虹灯,更加泪如雨下。因为猛然回头发现,其实七月和安生,都是我自己人性的两个部分。为什么选择12岁赶紧离开?因为12年重复的日子,早已让我厌倦。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唠叨。也许他们也意识到了生活的单调,所以,大人们自己把自己当成了琼瑶奶奶小说里的主人翁,弄出点婚外恋;来上几次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欺骗当时我们这些小孩的真情眼泪。十岁之后,这样的戏码再次上映的时候,十岁的我都已经开始冷眼旁观,开始厌恶这样的日子。12岁,终于可以跑出家门,周末能不回都不想回;好不容易,18岁,我选择去了更远的地方,美其名曰——为了看雪。实则不想再回到那个地方。在外婆去世之后更不想回到那个地方。
当家明离开去北京的时候,安生累了想回家。家,是个模糊的概念,不见得是个固定的地方。也许,是某个人。可能我早就明白,总有一天,浪够了的自己,也会想回家。所以,我找了个人,找了一个,一直以来,陪伴着我的人。他追了我4个月,我却陪伴了他将近6年。而挨饿,貌似我们两都没有要分开的意思,哈哈哈。在我来到天津茫然不知所措的那段时间里,骨子里的七月,开始占主导地位,我开始忙乎吃各种让我很晕的东西,增加雌激素,好要孩子。过上,也正是他父母想要看到的',“正常”的日子。但是,安生也许还是占了我的大部分的性格的,在一边要孩子的同时,还在一边的搞升职,加薪,升职,加薪。最后演变成了自主创业。为了配合我的创业,他也不再追究我曾经要生孩子的打算,反而还积极配合我的创业,工作一换再换,就是为了我们两能在一起。
也许接下来,我还会继续折腾,实现18个月,月收入过20万的目标。但是不管我如何“安生”下去,最终,我都回归“七月”的模式。因为,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你把一辈子都押在了我的身上,那么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给了我,我怎么忍心让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