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读后感-读后感

李盛

  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角斗中,分别依附于拉尔夫和杰克的猪崽子和罗杰构成两个极端。

  他是个金发少年,从小过着中产阶级的安宁生活,心地善良,不乏主见,在小说中象征着文明和理智。他是拉尔夫。

  他,红头发,瘦高个儿,教堂唱歌诗班的领队,象征着野蛮和专制。他是杰克。

  两者的象征产生了矛盾,以海螺为权威象征的拉尔夫最关心怎样才能得救。他坚持生一火堆,作为求救信号;他还要大家筑茅屋避雨,要大家讲卫生,在固定地方解手。这些想法和要求代表着文明和传统的力量。杰克则对打野猪入了迷,其它事情他置之不顾。随着矛盾的深化,杰克日益得势,拉尔夫的主张却应者寥寥,最后连他自己也差点被对方杀掉。在矛盾冲突的过程中,除了如火堆熄灭的事件之外,对“野兽”的害怕占了极重要的地位,所谓海中来的野兽,空中来的野兽都是一种渲染,无非为了突出真正的“野兽”其实来自人本身。小说结尾时,拉尔夫热泪盈眶,他“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为忠诚而有头脑的朋友猪崽子坠落惨死而悲泣”。而因为拉尔夫和猪崽子在大雷雨的时候也参加过杀害西蒙的狂舞,所以他们的童心也不复存在了。区别只在于拉尔夫终于认识到“人性的黑暗”而猪崽子却始终否认这一点。所谓“人性的黑暗”,主要指嗜血和恐惧,嗜血从杰克开始,逐步发展为他那帮猎手的共同特性;恐惧从害怕“野兽”生发开来,最终成为支配孩子的异己力量,在这两种因素的制约下,杰克等人把脸涂得五花八门,在假面具后面,他们“摆脱了羞耻感和自我意识”,并伴之为“野性的大发作”。这标志着猎手们已可悲的蜕变为野蛮人。拉尔夫反对涂脸实则是坚守着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是个思想早熟的善良少年,身胖体弱,常发哮喘病。他出身下层,经常用不合语法的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的意思,讲的是伦敦方言,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最后,直接死于罗杰撬下的大石。他是深受嘲笑和挖苦的猪崽子。

  他是个先知先觉,神秘主义者。他为人腼腆,不善发言,但有正义感,洞察力很强。在大家对“野兽”的有无争吵不休时,西蒙第一个提出:“大概野兽就是我们自己。”他想说最肮脏的东西就是人本身的邪恶,孩子们却把他轰了下来。正如鲁迅所言:“许多人的随便的哄笑,是一只白粉笔,它能够将粉涂在对手的鼻上是他的话好像小丑的笑话。”最终,被杰克等人误当为“野兽”打死。西蒙的惨剧是许多先觉者的'共同悲剧,一种卡珊德式的悲剧。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猴子据说是被其他猴子打死的,第一个说出某种真理的人也常难逃毁灭。屈原如此,哥白尼也是如此,古今中外往往如此。

  在东方思想史上,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韩非更是力主性“恶”说的。在西方思想史上,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士认为人是凶恶的动物,在原始状态下对人像狼一样。

  我们包括人类的前途无疑是光明的,但通向光明的道路上不见得没有黑之蔽日的时候;我们的未来是可以乐观的,但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不见得比认真的悲观主义者更高明。(黄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