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埋》读后感范文

孙小飞

  《软埋》读后感1

  作家方方这两年有点“烦”。经过相对漫长的诉讼,今年4月15日,诗人柳忠秧起诉她名誉侵权案终审判决有了结果,方方败诉。“柳方”文坛侵权案一度被称为世纪大战,诉讼案由起因于20xx年鲁迅文学奖评审过程中,方方发微博,斥责湖北省一诗人“四处活动,搞定评委”,柳忠秧个人与其诗作迅速成为了网络热点。就在这起官司余温犹在之时,方方又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一次,是她推出的长篇小说《软埋》在《人民文学》刊出,并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好评。谈及此书,方方自己说:“有些人直接被泥土埋葬,这是一种软埋。而一个活着的人,忘却过去,忘却自己,无论是有意识地封存往事,还是下意识地拒绝记忆,也是软埋。只是软埋他们的不是泥土,而是时间。时间的软埋,或许就是生生世世,永无人知。屏蔽历史事件,就是软埋自己的方式。”这么讲,怎么让人觉得这书和她的官司有点契合的意思?近日,《软埋》单行本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书里的故事是否与方方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契合,各位一读便知。今天,我们推出资深出版人李昕对此书的解读,算是一家之言吧。

  这本小说,我读得很慢,很仔细。读完它,花了差不多两倍的时间。这本书的书腰上说,这是很好看的书,你可以看得很快,也可以相反。我是属于后一种。因为我阅读时要反复琢磨,才可以品出味道。我记得出版家聂震宁有一本书题目叫《舍不得读完的书》,说有一种书,因为太好看了,你越读越爱读,因而舍不得读完。我想《软埋》就是这样。它带给我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强大的思想冲击力。我在阅读中,时时被它感动和震撼。

  如果要评价这本书,我觉得需要在三个层面上讨论: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

  作为文学作品,《软埋》写人物和处理故事情节,技巧很高。它用了两条线索交织叙述,一条线是今天的人们去寻找和发现历史真相的过程,另一条线索是则是被软埋掉的历史事实层层复现。复现的过程是倒着写的,正好同前面一条正着写的线索相呼应。作者把这个过程设计为一个早早就失去记忆而后来又成为植物人的人(丁子桃,也是过去的胡黛云)头脑中浮现出的一幕幕场景。也就是她和家人一起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而她从地狱深处一层一层走上来,在每一层都看到一幕悲剧,一直走到地狱门口。在这门口,她看到的是最后一幕,这一幕交代了她自己和公公一家人进入地狱的原因。原来就是因为她说了错话,祸从口出,惹来了全家人的杀身之祸,把全家人带入地狱。所以这件事对她构成极大的刺激,使她从此失忆。这个解释,合乎情理,也有心理学依据。

  从构思和作品情节结构来说,写得非常巧妙,因为是从一个人的失忆写起,写失忆的人,曾经受到严重伤害,所以悬念很强,这预示失忆的背后有一个惨烈的故事,所以一开始就把读者牢牢抓住。接下来的描写,很有一些悬疑小说的味道,随时随地都有一些细节让读者触目惊心。地狱中的十八个场景,彼此衔接,一环扣一环,形成一部完整的悲剧。作品在此可以说是剥茧抽丝,丝丝入扣,而情节跟着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如此缜密的构思,令人惊叹。我读后甚至怀疑,作者是不是把十八层地狱的故事先按时间顺序正着写出来,然后再拆开成一段一段的文字,按到颠倒的时间顺序重组在小说里的。为此我曾经发短信问过作者。但她回答说,“不是,一开始就是倒着写的。写了三段以后,怕写乱了,就拟了一个完整的提纲。”老实说,她这种结撰情节的能力,我很佩服。

  作为小说,这部作品的感染力很强。为了烘托气氛,提升艺术效果,它借鉴了悬疑小说的方法,但是它的主题,它的思想核心是人性的,有着非常深广的内涵。从情节发展来看,作者好像是一路引导读者去发现一段被掩埋和遮蔽的历史,但是这种掩埋和遮蔽(软埋)本身是基于极为复杂的原因,其中主要是人性的原因。作者在这里把人性挖掘得很深。可以说,它的全部情节是直指人心的,因而可以引发每一个读者的深思和联想,十分意味深长。

  在历史的层面上,这部作品显示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在中国当今文坛上,这样的直面历史,直面人生的作品是不多的。它在尽可能地呈现真实的历史,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拿作品反映的川东地区土改的情况来看,这种写法,这样处理题材,过去文学作品比较少见,它的特点是将决定历史的各种因素同时呈现出来。土改运动把不该打到的人打倒了(作品中的陆子樵辛亥革命时立过功,抗日战争时接济过游击队,剿匪时为解放军帮过忙,政府号召捐粮食时捐的最多,按政策不在打倒之列),这中间有多种因素的作用。阶级斗争是历史大背景,他决定了地主阶级被镇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必然性中有偶然,陆子樵的作为爱国和开明地主的特殊经历,可以使他避免被镇压。然而偶然之中又有偶然,他与王四一家的私人历史恩怨又使他重新面临被镇压的境地。最后导致全家死于非命的,其实只是陆的儿媳妇把陆王两家的仇怨讲给了王四的后代金点听,使金点得以利用土改公报私仇。看起来这种偶然已经可以算是无巧不成书了,但是在土地改革运动的大背景下,这一切都真实可信。因为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来就是这样纠缠在一起的。

  在这里,作者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各种原因,而且指出了这些原因在当时存在的合逻辑性。拿一些不该杀的地主被杀头的现象来说,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农民运动的过火和失控,土改领导者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预见性肯定都是重要原因,同时政治矫枉必须过正的规律也在这里起作用,还有在尚未建立法治社会的情形下,这种政治斗争的形式本身就容易给公报私仇者带来可乘之机等等,都使错杀不可避免。具体如陆子樵一家的悲剧,就尤其特殊,因为陆子樵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主动选择“软埋”,才导致悲剧以空前惨烈的方式发生。作品写的历史悲剧,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这样,作品对于历史的反映便呈现出一种复杂性:小说中的历史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谁代表“正义”,也没有谁代表“邪恶”。陆子樵死得很冤,但是也事出有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的家族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情;金点作为工作组领导人,私念很重,公报私仇,但是也没有预想到陆家人全家软埋这样的惨痛结果,事后他为陆子樵立碑也表明他有忏悔之心。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便跳出了一种所谓历史批判的视角,避免把作品写成社会批判性作品,而着重在还原历史,寻找真相。整部作品像一幅拼图,当一片片碎片被拼接起来的时候,读者看到的图景是完整的,立体的,细腻的,逼真的,没有舍弃任何细节的。它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尽管,作者没有表达太多的主观倾向,她把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利留给了读者,但是和那些有意无意掩盖什么或刻意揭露什么的文学作品相比较,甚至和那些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相比较,我觉得这部小说对历史的再现,给了我们更为直观、更为丰富,更为可信的认识和理念。

  我之所以为这部小说叫好,是因为它的主题不仅是文学的,历史的,更是哲学的。通过这部小说,“软埋”这种意象,在哲学层面上,它超越了文学和历史学上的意义,而变成了一种极具普遍性和概括力的概念。我认为今天有理由相信,将来这个词可能会成为国人口头的熟词和热词,甚至中国学术界也会引入这个概念,用以代指一种拒绝回忆而主动选择遗忘的心理行为。

  小说中对于软埋的解释是充分的,也是多义的。作者把人死后用土直接掩埋尸体的入葬方式和人在世时用时间把自己的记忆埋葬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称作是两种相似的“软埋”,总之都是使被埋葬的东西“不再暴露在阳光之下”。后一种软埋,作为前一种软埋的延伸,含义深广。在作品里,你可看到多位选择性地软埋了自己记忆的人:当今时代的企业家青林,也仍然甘心情愿地选择软埋他父母的历史和记忆。由此看来,软埋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作品将这一现象揭示出来,有一种独到的深刻。

  吴家名隐名埋姓,他软埋自己的身世,同时认为丁子桃对自己的过去的失忆,甚至比恢复记忆更好,愿意让她也永远软埋下去。这是因为特定时代,不良的政治身份可能给人带来严重的灾难。为了平静地生活,为了自己和家庭的安全,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活下去,软埋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选择,令人同情和感慨。这和陆子樵在土改时考虑“挨斗能不能活出来,如果不能活出来,就提前主动选择软埋而死”是一样的,他们其实都不想软埋自己,却又没有其他办法。但是对待他们的软埋,作品中后人们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就在奔赴川东进行实地调查接近尾声,眼看就要真相大白的最后时刻,吴家名和丁子桃的儿子青林选择了逃避,不敢也不愿正视父母被软埋的残酷历史,他希望真相继续被软埋,直至永远,而且他认定,即使你试图去发掘,也不可能找到真相;但是青林的同学龙忠勇,却坚决地选择了继续探寻,因为他认为,即使当事人的后人不需要,历史也需要真相。作品这样结尾,便由此引发了一个应当如何面对历史、同时也是如何正视自己的内心的问题。

  如果说,软埋就是一种对历史痛苦或污点的选择性遗忘,那么,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上难免有创痛,难免有污点,难免有难言之隐。如何对待?方方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大声疾呼:“我们不要软埋”。这意思很明显,因为人们对自己历史的反思通常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而软埋的特点恰恰是拒绝反思,所以是要不得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软埋的现象不仅十分常见,而且并非像吴家名、丁子桃一样,是迫于特殊政治压力所作的无奈选择,而是一些人为了维护现实利益有意屏蔽过去,从而掩盖历史伤疤。这或许与人性的弱点有关。然而,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在一些人选择软埋的同时,该不该有更多的人,以真诚的态度,以客观的眼光,以反思的勇气,回顾我们走过的曲折道路,以真正的信史帮助我们总结各种经验和教训,从而开辟我们国家和民族光明的未来?我认为是应该的。

  这,大概就是《软埋》带给我们的启示。

  《软埋》读后感2

  最近有位朋友问我,有没有作家方方著的长篇小说《软埋》的电子书?虽然平日交流不多,但印象中这位朋友是不喜欢读电子书的,简单交流后才知道,原来这本书在国内已被全面下架,纸版书已经买不到了。

  这让我有些诧异,印象中,方方著的这部长篇小说我最初是在2016年出版的某期《人民文学》上读到的,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并曾获第三届"路遥文学奖",这样一部广受肯定的作品咋就被下架了呢!

  后来,在网上简单搜寻了一下,发现虽然这部小说广受好评,但也引发了一些"有趣"的争议,至于具体的争议,因为"你懂的"的原因,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说实话,这部小说最初我是在国图泡了一天,在《人民文学》上读完的,当时感觉虽然题材很好,但写的一般。所以后来即没码篇,也没想过淘回来纸版书重读一遍。如果早知道会被下架,我应该多淘回来几本留着送人的。不过,得益于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还是找到了电子书,我便又粗略的重读了一篇。

  小说的情节不复杂,人物也不多,简单来说就是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故事。软埋在农村类似于土葬,与火葬、棺材不同在于没有载体。它是尸体直接埋在土里,在农村这种类似于曝尸的做法叫做软埋,而那些被软埋的人的灵魂得不到安息、转世。

  小说从"软埋"出发,讲述的是川中五十年代的故事,主人公从一个乡绅的儿媳成为一个勤勉慈爱的保姆,从一个失忆的女人变成一个沉溺于往事却没有了知觉的植物人。她的故事里包含了太多的伤痛和宽容,太大的失落和满足,太详尽的记忆和太彻底的遗忘。

  小说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已经失忆的丁子桃(胡黛云)潜意识里围绕软埋的回忆片断。一个是丁子桃的儿子青林对父母历史痕迹的`寻找。丁子桃的回忆断断续续,却惊心动魄。她娘家所有亲人包括已经成为革命者的哥哥被残忍杀害、公公是帮助过革命党的辛亥元老却全家自杀、她在逃跑途中遇到不测,儿子淹死、自己九死一生,失去记忆,失去自我,尤其是公公带领全家人自杀与黛云完成软埋任务的那些章节,重读依然让我觉得唏嘘。

  另外,考虑到小说已被下架,我就不再过多评价了,文后所附为作者为小说写的后记,及资深出版人李昕对小说的解读。最后,我看网络上的有些争议,涉及到小说内容的真实性。

  首先,作为一部小说,内容当然有虚构的成份,这是作品体裁决定的;其次,尽管我没有生活在小说中描写的那个年代,但大概率上讲,内容是真实的,因为从秦晖、杨奎松、张英洪等学者有关的学术著作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案例和数据,而这些案例和数据绝大多数来自官方公开的文件、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应该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软埋》读后感3

  《软埋》这本小说是无意间看见了一篇推荐文章,才动了买来看看的想法,据说是20万字的长篇小说,推荐人说是一部不错的小说,而且面临国内因为敏感因素下架的处置,我觉得还是不必花费心思去找网络盗版看了,索性趁着下架前买一本看看,也算是对作者的一点点支持吧!

  整本书看完花了大约9个小时,若从文学的角度看,1949年后国内值得看的书不多,能看到和想看的书更少,巴金自从文革开始就几乎没有作品了,至于同样活了100多岁的杨绛先生的散文,恕我直言,两个百岁先生的文采就不评价了。值得看的书,除了躲在香港的张爱玲那两本《秧歌》和《赤地之恋》与《软埋》算是同一时期的同一题材的书可看,似乎也没什么口号和赞歌之外的内容了。

  《软埋》的作者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55年生人,知青一代,红卫兵小字辈一代,所受的教育是纯粹新中国式教育,那个年代的人,要求他们(她)能有什么文采无疑是太苛刻,能把事情说清楚,说实话,说明白也就不错了,所以说这本书但从文学的角度看,整体构思粗糙,人物凌乱,视野狭窄,区区十几个空白无力的人物,反复重复的无病呻吟的记忆痛苦,隐晦的来来回回的表达的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土改的一个记忆片段,仅此而已。

  《软埋》从历史题材来看,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传言要下架的主要原因吧!正是书里隐晦的提到了土改,也就是1952年前后几年的运动,并没有提及1940年代中期的土地革命,也没有明确表达土改运动本身的事例,没有经历过的80后,90后的几代人,假如不了解土改的历史资料和背景,这本书是看不懂的,换句话说这本书大体上就是写给60后这一代人之前的人看的,因为这一代人是文革尾期出生的人,多少对土改还有一定的了解,这本书的目的也不过是让60后之前的人反思历史而已,面向的读者群还是很有限的,但毕竟是开了一个隐晦的头,至于走到哪一步,谁又知道呢?

  我们是一个健忘的民族,一个记吃不记打的种群,我们能传承“贵妃饼”的做法和气派,也能编造美国人听了都一脸懵逼的“加州牛肉面”的菜单,可我们记不住满清入关时留发不留头的遍地的教训,也记不住明朝方孝孺杀十族又如何的二逼迂腐和自私以及对满大街的街坊邻居和弟子生命的漠视,也记不住大清帝国崩塌,民国建立剪辫子时二逼愚蠢的留恋和抵抗,这么低智的种群即使是动物界也很难找到同类。

  《软埋》这本书里最闪光的的词汇我想也就是这么一句话:“我们活着的人都被时间软埋了”。这句话看得懂的人,数量也不大,书的读者群受众面也较小,书的内容真的没什么太多可读之处,就如巴金先生的作品,杨绛先生的散文去谈文学审美一样纯粹是浪费时间,民国之后无大家,这句话不是对民国有多怀恋,民国时期也不是什么好光景,北洋时期的乱,民国时期的散,也没什么太多的值得留恋的,也不过就是言论自由的环境好一些罢了,仅此而已。

  《软埋》触碰了两个地方,土改的隐晦回忆,活着的时间软埋,而这些恰恰是一个健忘民族的痛处,一边是不断的想忘记,一边是不停的有人想揭开旧疤痕。土改是土地革命的续集,核心目的不是土地的分配,也不是贫富的阶级仇恨和阶级斗争,那个年代需要一份入股合同,不过是如同水泊梁山林冲的一份投名状而已。

  其实,不论作者多努力,多含蓄,我们都无法逃避被时间软埋的命运,我们每一个人都活着,每一个人都曾经来到这世上走了一回,不论死去的,还是现在活着的人,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也不是每一个人都真正活着,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喘着气的行尸,冷了的,还是热着的,不过是在等着时间软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