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之《琐记》读后感范文

张东东

  朝花夕拾之《琐记》读后感1

  虽有读书的习惯,但迫于生活的压力,闲暇之时也是偶有走马观花看看孩子的书籍或者课外读物的习惯。有幸受校方老师之约,陪孩子仔细阅读一篇文章——《琐记》,深刻领略一下革命前辈的心路历程,有感而发。

  文章题目,看似过往的琐碎小事,但通过对这些所谓的小事的详细描述,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性及社会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落、低俗、封闭、无知的无奈,对社会落后、封建、迷信状态的厌恶。从而引发了新一代的青年冲出束缚,崇尚科学知识的新思想的产生。本文是一篇看似形散而神不散的回忆性散文,以琐碎小事为铺垫,通过大跨度的时空连接,阐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摒弃枷锁,崇尚科学。

  我们来回顾一下文章的内容。

  起始,文章用大幅的文字描述了衍太太的为人。衍太太的"和善待人",对自己孩子的严厉,对别家孩童放纵的“老好人”,深得孩童的信赖。文章开头埋下伏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话锋急转,引出衍太太对别家孩子不负责任的事件,体现了她的虚伪及低俗;通过对别家孩子转圈圈的语言及行为描述,体现了她两面三刀的人格特点;通过她肆意造谣,流言飞语引起了作者对这种人性的愤怒。她是当时具有典型小市民思想的代表,深受作者的厌恶,为作者离开故土,寻求新思想做好铺垫。

  可恶的人性,是危害社会的危险因素。我们在学习文章细致诙谐的写作手法的同时,也要学习作者对待社会不良因素的态度。作为青少年,更要摒弃社会不良风气,正确认识善良与邪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离开故土以后,对诸多琐事的描述,细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封建落后、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及对封建迷信的讽刺。

  让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到了南京进入学堂的状况。通过对学堂学习功课内容的叙述,体现根深蒂固的封建教育统治,对学生思想的束缚,揭露了教育的实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通过对“螃蟹态度”及“螃蟹姿态”的细致描述,颇具风趣和诙谐色彩,深刻体现了中国社会普遍的教育丑态。

  文中说“只可惜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池子,难讨替代”,淹死两个学生,建起庙宇,请和尚做法,这些充分体现了封建迷信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汉文教员竟然会问到“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啊?”中国当时闭关自守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

  对封建思想的深恶痛绝,引发了作者对新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文中说“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无一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作者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诗句,充分表达了其求知若渴,上下而求索的无奈与不懈追求,也深刻阐明了中国的社会现状——郁闷无知,闭塞落后。要想实现伟大理想,“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到国外去干什么呢?求知,来拯救中国的社会!

  通过国外生活的简短描述,描述了前辈同学的指导意见的错误,虽是仅仅白费了几双袜子和赔了一点钱换了半圆的银元和纸票,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的闭塞与落后,讽刺意味浓厚。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读完全文,我们不仅要学习作者朴实醇厚、含蓄精炼、讽刺诙谐的写作风格,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作者打破旧习束缚,摒弃枷锁、崇尚科学,追求新知识的革命精神。

  鲁迅革命前辈的文章立意深刻,发人深省,需多读多想多思,方能知其深意。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第九段中说城中的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也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谓的“中国通”、“支那通”,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曲解。他们简直是对华夏文化的污辱。

  当然,那些奇谈怪论是肯定永远不会被我们所接受,也永远应该去抵制的。文中最有趣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琐记》可以说是哪个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很好地写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是一篇不错的回忆性散文。

  朝花夕拾之《琐记》读后感2

  细读鲁迅先生的《琐记》,有回味童年的闲事,有上学时的杂事,看似琐碎,却记录了他的成长历程和离家求学的经历。

  鲁迅先从家乡写起,回忆儿时那看似和蔼却是坏心眼的衍太太,他通过三件事来写出描写衍太太,一是,我们在冬天吃冰被沈四太太发现,结果让母亲听到被骂了,而衍太太不但不阻止反而鼓励他们;二是,他们在打旋子,衍太太先是在一旁鼓励记数,但当阿祥跌倒后,衍太太则从一个“好人”瞬间变成了告发他们的人;三是,在父亲逝去之后,他去衍太太家闲聊,无意中说起缺钱,衍太太就怂恿鲁迅去偷母亲的钱,还在外面散播谣言,并夸大其词,结果使得鲁迅只能离家求学。鲁迅先生通过生活的.琐事把一个面善心狠的衍太太描绘的活灵活现,这不免让我想起平时对我“凶神恶煞“的父母来,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爱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严厉的管教和及时的指正。

  因为流言蜚语,鲁迅背井离乡去南京求学,“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那时新式的学堂在中国刚刚开始,许多进步的青年在那里学到了全新的知识,而当时“熟读圣贤书”的文人们却盲目抵触外来文化,对先进的科学视若罔闻,当我看到这些时觉得十分可笑,当时的中国是如何的落后,守旧的思想,陈旧的教育把中国禁锢在封建的牢笼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进入雷电学堂的事,“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这怎么不令人发笑呢?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题目,而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明明已经如此落后了,可却要排斥科学和新的知识,我似乎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无奈,这是新旧思想的博弈,也是新旧制度的碰撞,也因为这样,鲁迅先生最后选择了去日本留学。

  鲁迅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儿时与求学时的琐事,却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做为当时中国进步青年的代表,鲁迅先生用他自己的切身经历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看似琐碎却寓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