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初中

莉落

青春之歌读后感初中

  《青春之歌》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将那段不应忘怀的历史赋予了青春的激情和火热,用红色染满记忆,用斗争抒写豪情,那铿锵而激昂的文字唤起我们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读青春之歌的心得体会,欢迎欣赏!

  青春之歌读后感一: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讴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合上已经读完的《青春之歌》,夜色已浓,我却依然了无睡意,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那轰轰烈烈风云变幻的革命斗争、那为了民众幸福而不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热血青年、那“挺住,咬牙挺住!共产党都是这样的!”如野草般强劲地坚持、那一面让有志青年有着坚定信仰的永远飘扬的党旗……一个个场景、一句句话语、一幅幅画面,如窗外布满繁星的夜空在我的脑海中热烈而清晰地不断地延展,让我回味,引我感慨,促我反思。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苦心创作多年、历经坎坷才得以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别开生面以女性知识分子林道静为主人公,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描写了她青春之歌中的三段旋律:一是苦闷彷徨阶段,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幻想到社会上寻找个人出路,然而“水远山长处处同”,残酷的现实使她的希望破灭,只能以死抗争。这是当时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真实写照。二是追求探索阶段,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等的启发教育下,学习马列主义先进思想并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克服了软弱思想,和余永泽决裂,跳出了个人的天地,融入集体,走上了革命征程。三是锻炼成长阶段:在严酷的革命风雨中,经历了战友被杀、叛徒出卖、两次入狱、严刑逼供等以后终于成熟起来,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

  在《青春之歌》中我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党的真挚的依赖的象孩子见到母亲一样的情感;领略到他们那一群象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的风云。透过小说的描述,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令人振奋的青年革命运动,感觉到了在“九·一八”到“一二·九”——旧中国最黑暗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和引导,感觉到了革命力量如何以不可抗拒的威势逐渐成长。这些令我激动不已,不禁问自己:林道静为什么最终能够完成自己青春的涅??在这场涅?的烈焰中到底是什么深深的吸引了我?

  循着林道静的足迹,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下,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分子,不容置疑,与她自身的追求与自觉密不可分,但也离不开那些影响了她的人——卢嘉川、林红、江华、罗大方、徐辉、侯瑞等等。他们都是坚强不屈的共产党员、是富于革命理想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之际,他们放弃了属于个人的一切,将一切痛苦和血泪深埋心底,用顽强和坚毅与敌人对峙,他们是“党的使者”。他们,使我真切地感觉到他们对于一个迷惘的青年的争取与帮助;他们,成了林道静的最关爱、最敬佩的引路人。不仅如此,他们还以自己刚毅、顽强的性格和对党的忠诚,教育和影响着其他的更多的进步青年,也鼓舞着自己的战友。党旗下,有那一代人最壮美的青春!

  我们现在也正逢青春年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承载着祖国的希望。然而,伴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家家户户多数是独生子女,个个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历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很多事都要靠父母,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们中的一些人精神相对匮乏,甚至存在信仰危机、精神危机等问题。我也曾有过随波逐流不思进取的一些想法,当我读完这部红色经典后,书中包含的厚重的民族感情、民族气节、民族气韵,主人翁对信仰的勇敢、坚强、坚定,让我为之震撼,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在这个时代培养诚实、顽强、乐观品质和正义感、责任心的重要性。而坚强的意志更需要我们的锻炼,需要我们在一道道坎坷中慢慢成长,需要我们意气风发的走向未来!

  我相信,在党旗的引领下,也应有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最壮美的青春!

  青春之歌读后感二: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当美好的青春置于黑暗阴沉的背景下时,年轻的声音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破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接初升的太阳。

  《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_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_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于任何时代和历史时期一样,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令人捶胸顿足的奸邪小人,《青春之歌》这部小说中,这种阻力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些阻力中,青年一代付出了血的代价,也换回了成长的经验。小说中的人物戴愉,原是一名与卢嘉川等人并肩作战的共产党员,再一次行动失败后,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利诱之下,他放弃了信仰,投向了权贵和银元的怀抱,帮助反动派破坏北平地区的中共党支部,残害往昔的战友同志,假以共产党的身份蛊惑单纯的学生,做尽丧尽天良的事,哄骗利用林道静的密友王晓燕单纯的爱情破坏北大内的学生活动,他早已将爱国之心抛之脑后,眼前闪烁的只有银元的辉光,灯红酒绿的腐朽生活,俨然退变成了一个反动派的走狗特务。事情败露以后,为了保全自己,居然萌生了暗害心爱之人——王晓燕的卑鄙想法。这种人被利益和享乐冲昏了头脑,蒙蔽了双眼,一失足,酿成千古之罪。书中的另一人物白莉苹虽不及戴愉,但也是人痛心惋惜,原本思想积极进步,关心国之伤痛民之疾苦的小白(朋友们的亲切称呼),在那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却迷恋上了奢华的生活,爱上了那些靡靡之音,自甘堕落,嫁给高官以求满足她的穷奢极欲,当林道静等人为中国革命艰苦奋斗着的时候她却浓妆艳抹出入豪华舞厅,攀龙附凤,巴结权贵,俨然一个平庸腐朽的小市民形象。

  《青春之歌》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将那段不应忘怀的历史赋予了青春的激情和火热,用红色染满记忆,用斗争抒写豪情,那铿锵而激昂的文字唤起我们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读罢次数,有一种也想亲身试一试的感受,唤起了我那:“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激情。勉励着我不断前行。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抬头看看窗外明媚的春光,聆听嫩枝上那清脆的鸟鸣,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安详,似乎这片安静的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惨痛的经历……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的历史,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胜利。当我们再次迷茫,再次彷徨,再次萌生放弃希望的想法,让青春之歌来唤起那封存的激情和活力!

  欣赏完了这部作品后,我感触颇多,在当时这种社会环境下,进步青年敢于投身革命斗争之中的热情应该值得现代这社会中的青年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嘹亮的歌,高声唱出青春的梦想;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豪迈的歌,尽情唱出青春的斗志;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深情的歌,娓娓唱出青春的火热。

  这部作者呕心沥血的作品在艺术成就和对青年人的影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带着红色的.回忆,金色的憧憬,让我们也唱响青春之歌,破茧成蝶,谱写绚丽的篇章。

  青春之歌读后感三:

  我细细地品读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杨沫女士著的《青春之歌》这部小说,这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九一。 八”事变到“一二。 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爱国运动为主线,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

  林道静出身于北平大地主家庭,生母被逼迫而死,养母为了私利,企图将她嫁给北平公安局长。林道静抗拒投奔表兄,谁知表兄的校长要把她送给县长当小妾。林道静悲愤投海,但被北大学子余永泽救回,之后他们相爱了。“九一。八”的炮声震惊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林道静受到地下党员卢嘉川的熏陶,思想有了升华,开始宣传抗日,呼唤救亡。然而,自私的余永泽却处于危险境地的卢嘉川赶出家门,致使卢嘉川被捕。从余永泽对抗日救亡的鄙薄态度上,林道静看清了他的本质,毅然割断同余的情丝,投入革命的洪流中。由于缺少经验,被叛变的区委书记戴愉出卖,林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残酷刑罚,她大义凛然。

  林道静被同学的父亲保释出狱后,党组织决定吸收她入党,在鲜红的党旗下,她举手宣誓,决心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林道静耗费心血,组织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林道静,这个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和青年学生肩并肩,臂挽臂,奋进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古老的中华大地,回荡着这代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的青春之歌。

  作品成功的塑造了林道静这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党员的艺术典型,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透视出一代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革命青春之歌。

  作品描写了林道静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攀登的三个阶段。一是孤独无助阶段,她为抗婚离家出走,想到社会上寻找出路,然而残酷的现实使她的希望破灭,最后只能以死抗争。二是决裂更新阶段,在共产党员的启发教育下,她通过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克服了软弱的思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三是探索锻炼阶段,在严酷的革命暴风雨中,她经受了严峻考验,铸造了崭新的灵魂,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除林道静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余永泽、戴愉等一批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奴才,也有背叛革命自甘堕落的青年,行行色色的人物的精神面貌都得到了展示,这使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小说在否定戴愉、余永泽的同时,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说明知识分子只有在无产阶级的引导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和革命实践,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生命价值才可能得到实现,才会有真正的前途。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我国*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学习成长,应该如何为我们的祖国作贡献,这是个我们每个青年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别忘了,新的“青春之歌”正在由我们去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