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经典读后感范文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十几年了,追求的目标无外乎一个“好老师”,可是怎么个好法,却没有定论。荣升为家长刚刚三年,记得谁说过“妈妈将是一个女人一辈子的职业”,所以我又有了一个职业追求——“好妈妈”。一年前,听大姐给我介绍了这本书时,它的书名就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把它买回家细细品读,从此爱不释手、如获至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教育专家尹建莉16年的教子手记。作者是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连跳两级,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尹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既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又有可贵的教育智慧,更有无处不在的爱心。它改变了我许多的观念和看法,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家教观,对我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因此,我也曾多次在家长会上向家长推荐这本书。现就几处感触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关于课外阅读:一根魔杖。
1、 魔杖的魔力:点石成金。
在我们以前的观念中,好像孩子把课本读好就行了,至于课外阅读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我接触到的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课本上的知识还没学会呢,看什么课外的闲书?”虽然我们知道,读书很重要,能够使人的知识更渊博、作文写得更好、更有气质,可是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却也认识不深。
读了此书后,我了解到:课外阅读有一种魔力,它不显山不显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作者在书中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深刻分析了阅读对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她确凿可信的理论依据、真实详尽的事实论证,让我看得心服口服。
是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2、 诱惑阅读:兴趣引导。
作者尹老师说:“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所以,阅读也需要诱惑,尤其在电视和电脑这么普及的今天。
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一到放假,在电视跟前一坐就是一天,赶都赶不走,什么节目都看;或者在电脑跟前整天整天地打游戏,连吃饭睡觉都不顾。他们根本就不看书,也看不进去书。
是呀,在电视节目异彩纷呈、电脑游戏新奇有趣的今天,再想让一些孩子坐在桌子边文静地去看书,是真的需要诱惑的。
除了从小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尹老师的做法就很好,她引导女儿从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就从引人入胜的金庸武侠小说开始的,她买来后,自己先看,每天看完还夸上两句,有意无意地讲一些有趣的情节,讲到精彩的地方就停下来,说还没读到,然后鼓励女儿自己读,告诉她只要看懂大概意思就行,不会的字可以问妈妈,让孩子毫无顾忌地读书。像她这样的诱惑阅读,真的是不动声色、有心而又自然!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上,我也深有感触,我们大人忙了一天,回到家也总想休息娱乐一下,于是看电视也就成了消遣方式。可这时孩子也在看,不知不觉中他也迷上了看电视,成了“小电视迷”。最糟糕的是,家长整天在看电视,却把孩子赶到书房,孩子能静下心来看书吗?
尹老师就建议大家:可以规定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在他非常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但家里平时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
其实,从有女儿开始,我们家就很少看电视,尤其是1岁半以后,家里的电视几乎就不开,每天女儿只在电脑上看一两次动画片,晚上有时间我们就会和孩子玩一会儿、闹一会儿、画会儿画、一起看会儿书、讲讲故事。以前,我也喜欢在电视前打发时间,现在发现:没有电视的日子,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丰富。
3、 有用书与闲书:有趣为主。
在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很多人在阅读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什么是有用的书,什么是闲书?以前总认为,与学习知识相关的书是有用的书,而什么武侠小说之类的都是闲书。
而尹老师提出来,作为常规阅读材料作文选没有什么意义,中小学重点推荐读长篇小说,以兴趣为主。
这让我想起自己中小学阶段,就很喜欢读长篇小说,尤其历史类的章回体小说,它很吸引人,总想让你一探究竟,揣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阅读经历是那样的兴奋和好奇,真想一口气读完。
是啊!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二、 关于爱:有心而无痕。
从书中可以看到,尹老师对女儿是何等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段又是何等自然无痕,这是多么美妙的教育境界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这种爱却千差万别,也正因为这种爱的不同,而造就了不同的孩子。我在书中“如何提高爱的质量”这一章,学到了许多东西。
比如:“引导孩子如何对待打针?”看了书后,我就按照尹老师的方法做,尤其是在前不久3岁的女儿患肺炎每天输液,我就做到了以下几点,没想到效果很好:
1、平静自若,不表现出焦虑。
我们很平静地告诉女儿,生病就要来医院看病,让医生看看,病很快就会好的。
2、对于为什么这样做,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对她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激发孩子的勇气。
当医生看过病后,说让拍肺部CT。于是,我就告诉女儿:“医生说让我们去拍个片子,给你的肺照个像,看看肺里有问题吗?”而且还告诉她肺的位置和作用,让她吸气呼气感受肺的位置。女儿问:“拍片疼吗?”我说:“和你在照相馆里照像差不多,不过它是用一个大圆筒给你的肺照像的,你只要躺在一个小床上一动不动,就行了,倒是不疼,就是有些不舒服。不过,妈妈会陪着你的,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妈妈会一直拉着你的手,只要你不动,很快就会拍好的!”结果,拍片时,她非常配合,真的一动不动,我们很快就拍好了。
后来,医生看了片子,说是肺炎,要马上输液。以前女儿从未输过液,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你病得有些重,医生让我们输液,这样会好得更快些。”她问:“输液是什么,疼吗?”我说:“输液就是把治病的药直接输送到你的身体里,让你很快战胜病痛,这样就不咳嗽、不发烧了。其实扎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疼,像刺扎了一下,但输的时候就不疼了。”她以前有过被刺扎的经历,听我这样说,也就释然了。
来到扎针的地方,我们发现那里哭声一片,有的孩子反抗特别激烈,扎了好几次都没扎上。这时,我问女儿:“哭能止痛吗?”“不能!”于是我说:“那我们还不如不哭呢!”
到了扎针时,护士对女儿说:“不要动,一下就扎好了。”女儿懂事地点点头,说:“我明白了,我不动!”她伸出手,放到那里,真的不动。护士赞许地说:“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扎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女儿眼里闪烁的泪光,但她却没哭出来。输上液后,她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扎的时候有一点点疼,现在不疼了!”她很配合地输液,所以在输液的那四天,我们很快就扎上针、输上了液,很快就输完液回家了。
在这期间,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勇气,让人惊叹!就像是尹老师所说:“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三、 学习与玩耍:
其实,在教学上,我也一直提倡:“以学习之乐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还曾经改过一段话:“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点与尹老师不谋而合。
是啊,如果你把学习当做一件轻松的事,你就会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只是追求学习成绩。
她写的“让孩子识字不难”“开小卖部”“写作文的最大技巧”等,不仅让我在家教上有所收益,而且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有趣而高效?如何加入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呢?怎样引领他们阅读呢?”
其实,这本书还有很多地方,我都深有感触。可是,内容太多,不能一一讲完,这次就先说这三点吧!
在这本书里,不但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有许多的操作原则和方法,便于我们运用,所以书里的文章值得我们反复地读,才能自然地融入到我们的家教实践中。
这本书增加了好老师、好妈妈的内涵,同时也改变了我的看法,因此,我今后要做学生和女儿的引路人,既要做个好老师,又要做个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