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经验》读后感

王明刚

《历史的经验》读后感

  今天拜读了南怀瑾先生的<历史的经验>,《历史的经验》一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著作。培根(英)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人是历史的人,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人生的最好教材。何谓历史的经验呢?一是源于生活的自身经验,二是吸取别人经历中的经验,三是领悟历史古人经历中的经验。这三者可谓广义上历史的经验。

  那么从这本书上我也确实学到了很多!其中涉及到一些管理和做人的道理,正如大一时辅导员跟我们讲的,只有首先懂得被管理,才能做一个好的管理者,财务管理专业的我也确实从中懂得如下的一些:真正懂得道理的,对于干部的统率管理,能够做到没有好恶,过太平日子,达到平安两个字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太平。

  换句话说,反经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办法,正反两端,有如天平一样:只要有一端高一点,另一端就低一点,不能平衡,问题就出来了。

  最后引用晋朝名臣刘颂的话作这五个反面的结论。刘颂说:政府中负有监督责任的人,为什么只注意大的地方,而对于一些小的地方不去注意,因为每个人小的过错,偶然的缺点,或者忘记事情,这是人的常情,在所难免的,这不能算是犯了法,不应该将这类事情,列在不可违反的范围,而纠正处罚他,否则的话,政府机构和社会上,就不会有一个称得上标准的人了。这样苛刻的要求,就算不上是清明的政治,因为要求得太过分,反而造成了乱源。在一个单位中,领导的人,自己做到清廉,自己没有嗜好,是可以的,但要求部下,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这就不行了,这就是“以治而乱”了。这当然就比较现实的涉及到政治上一些理论,但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他强调的看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正反两面,做呢,就要尽量找好平衡点!

  另一点让我深受启发的'是要从自身看起,要靠自己的女里提高修养。人虽然各不相同,但愿望相同,都想让自己过得舒服安逸,都想吃好、穿好,享受富贵。相反,能安贫乐道,守住清贫,保持高尚的节操是困难的,因为它与人的本性相违背。所以,人必须在后天不断用礼仪教化约束、改造自己的行为,节制才能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准。《礼记》上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要否定**,而是要使人学会如何设法不放纵自己的**;人不可自满,人得意到极点,就会很危险。历史上可以看到,一个人立下很大功劳时,往往祸患也随之而来。慈禧太后对曾国藩十分信任,简直有点将他当作副皇帝的意思了,但是曾国藩反而十分害怕,将自己的房子命名为“求缺斋”。所以,不要太圆满,应该保留一点缺陷。

  这本书值得细读,反复的读。历史的兴衰是有轮回的,历史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