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读后感500字

莉落

  又看了遍《前出师表》,可能是之前背过,默读起来相当有感觉。以前初读是什么感觉,已经忘记了,这一次,我却笑出来了!如此情深意切,实在不应该笑出来的,但:

  其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段写得真的很好,但,一个未出山前,每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人,他不求闻达于诸侯?

  所以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诸葛亮在吹,不过签于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故,很是可爱,我就笑了。

  其二,“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这句话其实我不应该断章取义,但,如果缩短一下,很有意思:陛下亦宜自谋,

  臣不胜受恩感激。

  就变成了,陛下你好歹自己用用脑子,我就十分感激了!

  所以,我又笑了。

  不过,看到了有点不能理解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疲弊为什么还要出师?

  曾经看到,西方列强还是日本,为了转移国内的冲突,所以侵华。

  所以诸葛亮是同理?

  的确是人无完人,诸葛亮六出祁山,用军如有神,但,是不是出的太频繁了?

  出山前所作隆中对,就一生只为执行隆中对,至死方休,可悲可叹。

  有人拿诸葛亮的隆中对说事,说他一生只不过是执行隆中对,而且隆中对还不是诸葛亮第一个想出来的。

  对于这个观点,且不说当时刘备多么落魄,才几个兵,诸葛亮辅助刘备把蜀国建立起来,不是拿着隆中对,啥都不干就能拿下益、荆两州的。

  我只想说,很多人,包括我,连制定的每日5分钟要干嘛嘛的计划都坚持不下去,说不定也包括了“有人”。

  纸上谈兵,往往是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

  看孙子兵法,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就算把我放在那个战争中,我知道有敌人来,知道他们作战计划,知道多少兵马,但,我末必知道我应该用多少兵,如何埋伏,何处埋伏……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