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驱型成长读后感

马振华

內驱型成长读后感1

  在我的语文书上工工整整地抄写着这样两句话,一句是苏格拉底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光,主要是让它们如何发光。”另一句是马卡连柯的,“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记不得在哪里摘抄的这两句话,但清晰地记得看到这两句话让我热血沸腾,让我内心如同水击山崖般久久不能平息。“如何发光”、“对前途的希望”难道不正印证着《內驱型成长》的核心观点吗?

  “为人父母,其实就是要教导孩子去独立思考、身体力行,这样他们才能拥有可以帮助自己在校园里,乃至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决断力。我们更应该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挚爱的事物,并进一步发掘他们的内部动机,而非逼着孩子们做那些他们不想做的事。”这是《內驱型成长》的推荐语,尤其是看到“找到自己的挚爱的事物”这几个字时,与我近半年的思考不谋而合,与我工作这六年的教育摸索不谋而合。我爱我的孩子,我爱我的工作,所以,在工作中碰壁时,当我与孩子的交流遇到障碍时,我会与教师队伍里的前辈交流我的困惑,我会在教育论著中寻找答案,我会在实践中检验所得,继续保持着一腔热血,勇往直前。

  本书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内在驱动力”、“提升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等方面给予了我们指导。下面我就以上内容结合我的教育实践谈谈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本书是在教授父母如何教育出一个具有内驱动力的学习者,作为有六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读此书在感慨,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作为孩子的父母或者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内驱动力的学习者。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班家委会的会长是一个典型的内驱型成长的代表,她在单位中有大大小小的事务,平均每周都会有出差的任务,但是她依然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学习,听“喜马拉雅”,听“樊登读书”,筛选有价值的阅读书目,带领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做读书计划,组织孩子们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会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那个把学习传递给大家的积极分子;在日常生活中,她总会用鲜花咖啡茶艺美食装点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那个最积极最有行动力的组织者。同样繁忙的工作,她却是那个最有条不紊的执行者。在班级管理中,有这样一个先驱和实践者,对于激发其他家庭家长的学习欲望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在这样分享学习、互交流的家校共育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家长摆脱了教育的焦虑情绪,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发挥着自己的个人优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关注教育资讯,越来越多的家长在谈论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

內驱型成长读后感2

  家长的转变,孩子们在实践参与中看到力量。在班上,有一个叫桐桐的女孩,她的妈妈是一个全职太太,孩子一二年级时,妈妈凭借曾经有过的几年教育工作的经验,在孩子处处碰壁的学习困难处境却无处安放自己的焦虑,孩子也一如既往地懵懵的'。在五年级的一次英语课本剧初赛中,桐桐的表演属于中上,在晋级赛中处于淘汰的边缘,为了扩大参与面,最终还是让桐桐的演出进入决赛。距离决赛还有一个周,这时妈妈走进学校的排练室,热爱音乐,热爱戏剧,热爱古典文学的妈妈帮着一起进入决赛的三个小组,大刀阔斧地进行剧本重组。由3个主演参与《阿拉丁神灯》,到最后二十多个人出场的歌舞高潮,由手中简单的道具水果盘手绘,到最后一个个逼真地堆成小山似的缤纷水果盘,由简单的校服演出到手电筒灯光投影、烟雾机助阵、礼花绽放,在一次次牺牲午睡的坚持中,在一次次表情管控中,在一次次的沉浸式的演绎中,最后孩子们获得决赛的第一名,获得在场评委的一次次赞叹,课间生活中孩子们在谈论他们的表演,老师们的朋友圈里在转发他们的表演。桐桐的妈妈不再纠缠于孩子的懵懂,而是跟班主任自信地说道,“不可能避开所有的短板,要用力发挥优势。”孩子也在赛后说,以后一定要像妈妈一样,“做什么都要全力以赴。”在此之后,桐桐在贵阳市朗诵大赛的校级比赛中,以《宝黛初见》的配音朗诵获得学段二等奖,校级三等奖。在今年的课本剧大赛中,以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三幕课本剧《家书》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即将在学校的少代会活动中作为特邀节目进行展演。一次次的振翅欲飞,一次次的挣扎奋起,终于换来直上青云的勇气和志向。这一年来的多次打磨,虽然没有让桐桐在一夜之间成为那个童话世界摇身一变被一切美好环绕的公主,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拥有了如同公主一般乐观向上,相信美好并为之坚持不弃的力量。

  马云在他的云谷教育论述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一生应该结交‘两个朋友’,中一个是运动场,而另一个则是图书馆。”希望,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会学习、爱学习,拥有未来的孩子。我也愿,我能做新世界教育誓词中所描述的这样的老师,“在我们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他们关乎着一个个家庭乃至社会的未来,营造一种充满关爱、富于激励、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是我们的基本职责,点燃他们,指引他们,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