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管理回归简单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四篇)

张东东

  让管理回归简单优秀读后感1

  当我从一个普通员工被提拔成一线班长时,我的上级问我,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班组长?而我的回答是:“合理的安排和带动员工做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时的完成工作任务”。当时我做到了并且得到多位领导及下属的认可。事实上当时的我不懂什么叫管理,在我的脑海里它只是一个“要管别人”的模糊概念。当我从班组长到主办再到主管一级时,每一个岗位上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级别的管理职责不一样,他所涉及的深度、广度、远度都不一样,我们的班组长可能主要充当的角色是带头和指挥下属做事,主办主要是指导下属并且按照主管的要求在做事,主管以上级别主要是发动下属做事,正如文中所说管理者的3个台阶实际上就是管理者管理技能提升的一个过程。

  如何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呢?在读完宋博士的《让管理回归简单》一书,深有感触。我们工作当中不乏管理干部经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宋博士指出简化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为企业找到目标和方向,将组织分而治之,多做企业管理的实验,做到有效监控和授权,为企业培养人才,和管理好自己的角色。管理者抓住这6个企业管理的要害,自然就能让管理回归简单,让企业的管理变得高效。

  说管理简单,那是大道至简的说法。没有一个成功是偶然,管理作为一门实践的科学,所谓的简单,应该指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站得住脚的一些准则。书上说管理是管人和理事,简单理解,就是和人或人群打交道,区别就在于目标、资源和影响力不同。最狭隘的讲管人,甚至可以理解为让别人愿意为你把事情做好,完成目标。“管”是做好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怎样做到呢?我认为秘密就在领导力。让一群人认可并拥护你的价值观,愿意和你一起奋斗去实现,这才是最高境界。普通人嘛,大家价值观类似,有共同的阶段性目标,彼此尊重、讲求贡献、相互信任,合得来更好,领导者能够发现跟随者有不断成长改进的空间,并给予机会,甚至帮助跟随者不断成长,那管人也就成功了。讲完原则,再说说管的方法,管指的是改变人,改变人的态度,改变人的能力,那么日常要做的即是激励、培训(授能)、授权和监控,周而复始,共同提高。

  “理”事,是管理的另一个方面,从改变事件、流程和做法的角度来着手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目标、组织结构、岗位责任、绩效和激励制度,相关的作业流程和规章制度,都属于此类。 “理”的更重要的一个含义还在于总结和演绎“管”的内涵和成就。“管”一个小团队的成功经验的有效复制,能够有效地应用在更大的组织里面,取得更大的绩效,秘诀就在于“理”。常常听到身边不少基层管理人员讲:“我管这么多人,别人才管几个人,我的工作肯定没有别人做得好,要是再把我的工作分部分给别人管理,我的工作业绩肯定会好”。我觉得这是非常错误的,作为管理者业绩不好,不是光靠加人就能做好,而是要学会理,才能使你的团队取得更好的业绩。

  如何做好管理,书中讲到管好不一定能理好,理好未必能管好,的确如此。身边很多基层管理人员善于搞团队建设、员工关系管理等,并且在人群中很有“地位”,但他却不会理事,安心守旧,不懂创新,工作业绩止步不前;也有一部分人很会理事,但却不善于“管”,很多好的想法无法执行, 最后只会成了泡影或是短暂的“搞运动”。要做好管理工作,管和理缺一不可,在管理过程中,自我学习和培养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文中讲到管理者的三个台阶,即指挥、指导、发动就是一个培训人才和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在许多公司内,基层干部一般都是从一线的骨干员工提拔的,当一个干部从做员工转变成管理角色的过程中,他首先只会自己多做或是按部就班的安排人员做事,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会指挥下属做事,但不懂如何指导和发动员工做事,如我们的一线干部,大部分都是带头做事甚至自己多做让员工少做,从而当工作量相对增大时就有些措手不及,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指挥工作人人都会,光会指挥别人工作,那么他整个团队的效率就难以提升。要造就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管理者必须指导下属如何工作,比如说技能培训、团队意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团队成员可独挡一面,及时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这也就是管理的第二个台阶。第三个台阶“发动”是管理者的最高境界。记得我们公司领导说过:“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上班时都没什么事做,但他的工作业绩却非常优秀,那样才叫本事”。这句话就是书中所说的管理者最高境界。作为管理者会动员下属,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使其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工作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既可培养下属快速成才,又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轻松。

  去年,当我正式接管市场部储运工作的时候,当时公司正是生产旺季,而我主管的发货及物流工作也是一下子变得非常繁忙,在现有资源都不是很富余的情况下,公司领导经常告诉我:“做工作一定要有目标,而且要不停的把目标顶高,那么你的工作效率才会高效”。正因为他的一句话,才使我们储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货新高,并被光荣评为公司的“主管级优秀团队”。的确如此,一个没有目标的团队肯定是一支没有战斗力的团队,只要有了目标,才有了努力的方向,正如文中描述的推绳子的道理。如何带领自己的团队创造优秀的业绩,首先作为管理者要根据客观的环境给下属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不能太多,而且要现实,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容易,否则,目标就成了一个空想或者毫无意义。有了目标,员工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走更多的弯路,管理者通过目标对内部进行流程梳理、目标的瓶颈进行分析和解决,目标才有可能达成或完成得更好。

  “管理是可以学会的,但不能被教会”,宋博士指出了“管理就是做实验”。的确如此,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事情只有去做了,才可能会成功,就算失败了,也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累积经验,才能为下一次的“实验”打好基矗如果什么都不敢去尝试,那么他就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创业人员、业务人员、管理者都一样。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管理创新的案例,大部分人员在一开始是总是否定新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但一旦更改过来后,他们都会觉得现有的模式很好,而且再也不愿意回到从前;也有不少基层干部总是喜欢说:“我们原来一直这样做的,好好的老是要变动等等。作为管理干部,我们只有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接受挑战、经受磨炼,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技能,管理好自己,管理好幸福。

  让管理回归简单优秀读后感2

  最近在读《让管理回归简单》一书,感触颇多。

  宋新宇博士说: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排序,所谓的领导力,就是给别人排序的能力。我经常听很多企业领导人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从表面上看这是工作量的问题,而从实质上看,这是管理能力的问题!

  他还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潜力,达成企业的目标。而企业目标是什么?是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价值。拉动企业这根绳子,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从客户那一端发力。但我发现,差不多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只把客户挂在墙上而未放在心里。”张瑞敏认为:在企业里最难的工作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化,如流程再造就是简化流程。做好管理最根本的做法无外乎监管、管教和梳理。

  管理就是“管”+“理”。在通常管理现实当中,当员工出现矛盾时,管理者经常把不听话的和不顺眼人赶走,企业缺少了不同的声音和竞争的动力,公司业绩随之跟着下滑。“管”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人,改变人的态度,改变人的能力;而“理”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事,改变流程,改变不合理的做法。“理”是梳理,是总结经验、教训,是重新制定规则,从规则的角度根本上改变一件事情或彻底消灭问题。

  真正的人才不是能够评判是非、指出对错的人,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真正的人才是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好的人。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决定、做决策。管理者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给自己确定原则的过程。管理做决策时知道不同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别人都附和管理者一人的意见,那么其他团队成员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因此,能够使决策正确的前提就是将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每个管理上的决定都会有缺点,关键是要找到效果最大,问题最小的解决方案。与企业管理相比,如果是自己家的事情,天底下没有难算的账。我们算不清,是因为我们不认为这个账是自己的账。

  德国伟大的农学家利比希发现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短缺元素定律:任何一个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元素。在某一个时期植物只是缺少某一种元素。只要增加这个短缺元素,植物会有一轮新的生长。人们不必去做任何其他的事情,植物就能依靠自己的自我组织能力成长。不缺少的元素即使增加再多也是没有用处的。同理,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自己企业在某一个时期内的短缺元素,并集中所有的力量补充它。

  管理者要切记不要让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如果一个管理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不明白为公司培养人的责任,就很可能成为公司的瓶颈,极强的个人能力就会成为公司的一个负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学会“授权”,学会把大部分自己紧抓不放的事情下放给部门内其他人去做。

  让管理回归简单优秀读后感3

  作者宋新宇博士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管理经验和感悟融入了这本书中,用故事讲管理,易读易懂。作者认为,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潜力,达成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什么?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价值。如何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本书主要通过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决策、管理授权、管理人才几个方面实现让管理回归简单,每一个方面都不可缺失,都是对管理的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这本书中让我学到了实用、简单明了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

  第一:让我认识到管理者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做第二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做,以保证质量和效率。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设定最后的期限,这样才不会拖延。这与早年在管理培训班上讲的“大事独揽、小事不管、选拔干部、使用人才”是相通的。

  第二:让我认识到管理者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找到并制定部门员工每个人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可以量化的,合理的,并且能完成的`目标。就像宋博士说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在正确的方向上,即使慢也有达到目标”。因此一定要给员工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能让员工偏离轨道。

  第三:让我学到了什么时候该管理过程,什么情况下该管理结果。用哪种管理方式取决于被管理的人和被管理的事情的成熟度。对于成熟的人可以只管理结果,但对于不成熟的人必须管理过程。对于成熟的事情可以只管理结果,但不成熟的事情必须管理过程。对于目前融和互联信息部的情况来讲,新人比较多,所有在管理中更多的需要介入他们的过程完成情况。对正在实施的 ERP、OA 项目,软件开发代码来讲,做的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花大力气介入过程的完成情况,而不能只管结果。

  第四:深刻体会到管理者的职责不仅仅限于给下属制定合理的目标,还需要帮下属找到完成目标的方法,帮助下属改进,尽快达成目标。要做到这些,管理者还必须提升自己的素质和眼界,培养做计划的能力以及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修正计划的能力。

  其实除管理目标、管理授权,管理组织、管理决策、管理人才也是我们做为一个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家人批评指正。

  让管理回归简单优秀读后感4

  管理就是指出目标和方向,管理需要引导,而非推动。

  例:一个老企业家的儿子问父亲怎么做管理:老企业家拿了一根绳子放在桌子上,让他把绳子往前推。儿子就从后面往前推绳子,但怎么推都不行,一推绳子就弯了。这时候老企业家说,你从前面去拉这根绳子。儿子一拉就把绳子拉动了。老企业家说,管理其实非常简单,你需要用目标把大家拉动起来。管理就是指出目标和方向。

  给公司定一个目标,把公司目标细分到每一个部门,再从每一个部门的目标细分到每一个岗位。目标一定要量化,切合实际,有挑战性,需要达到一种循环渐进,持续完善的效果。根据岗位目标设定一定的奖励机制。

  管理的核心问题

  管理的问题80%都是围绕客户开展的(交期、品质、配合度、服务态度等)。我们80%的解决办法要在业务和业务模式上去寻找,不是在内部管理上找。

  例:《基业常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介绍了一家具有上百年的家族企业----花岗石石材公司。在这家企业,流程越来越完备,制度越来越完善,战略越来越完美。然而员工似乎总是提不起精神,客户也总是找不到感觉,并且市场份额在明显下滑。

  走投无路之时,这家公司的CEO想到了利用客户的力量。他决定采取“减免付款”的独特方式启发内在的潜能,将竞争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准。“减免付款”方式授权客户根据自己的满意程度决定是否付款以及付多少,企业绝不与客户讨价还价,客户只需要填写一张简单的表格,说明原因即可,没有任何附带条件。

  “减免付款”确保了客户的需求和不满可以直接了当地传递到企业内部。因此,企业也就将自己赤裸裸地暴露于外部市场的风风雨雨。这最终让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客户的需求始终保持着最高程度的警觉和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企业顺利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增强竞争力的改革措施。结果,该公司的产品价格不仅没有因为“减免付款”而降低,反而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出6%。

  “减免付款”的做法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具有驱动力的机制,这种机制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客户无声的呼唤(Silent Voice Of Customers)无遮挡地传递到企业内部;第二是将其转化为推动变革的驱动力。

  管理系统是基础,但是,缺少了“领导力”或者“客户驱动力”的推动,管理体系就与一本书无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