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还是有点小忐忑的,不知道谁会来。到了后整理桌子和拜访小零食的时候感受着阳光照进来的时刻,这样的忐忑逐步的离去。第一次读书会中我得到了比较好的感受,同时也感觉到有的朋友并没有。不抱期许的期许可能我们都还不太适应,就像说失控是最好的控制,一个看似矛盾的话有时候又是那么有道理。我想到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我们要允许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不管怎样这个读书的感觉让我找到了一种美好的感受,有一丝的美好都是应该庆幸的。一种“找到”的感觉真的很好。后来大家聊天讨论中也发现了允许的力量,这一点和之前做即兴剧提倡的SAY YES的理念不谋而合。
又是一个啰啰嗦嗦的开始,回到这次的主题————生命觉。在我们以前接触的五感中,生命觉是没有的,所以可能让我们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生命觉的解释为:我们用它来觉察自己的身体组织。我们用感觉得到一种体验,然后这个体验会被传达到整个身体。我们有能力去监督自己身体的组织状态,这就是生命觉。
借由生命觉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口渴或者饥饿,你也可以称它为组织觉。这是生命觉的物质体现,接下来我们要问,生命觉到底在做什么?也引出来一个新的关系,痛苦就是为了证明生命觉。是不是有点晕晕。
书中说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必须依靠时钟才能决定何时吃、何时喝,这岂不是很奇怪?不过好像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还真是这样。这让我想起来南怀瑾在生命最后一次在太湖大学堂的讲话,来这里学什么?就学一个如何吃,如何睡,如何拉。确实我们现在太多的妄念和需求停留在大脑层面,能用最简单的生活去唤醒身体本身的需要真是有点难了。
痛苦和生命觉的关系,也是我这次比较着重去理解的关系。痛苦有身体的也有精神上的,不管是哪一种,痛苦是来警告我们,有些事情已经不对劲了。这一点上也让我想到蒙特梭利说的“经由痛苦我成长”这句话。
感谢同伴们分享自己经历的各个层级的痛苦。我们提到一个字,“沁”,就是那样一丝一毫的沁入,才是给我们最好的成长。这一点又回到上次说的‘慢就是快’的那个感受。这个感觉也有点像孤独,也有些像诗经《蒹葭》中描述的那个追求的痛苦。痛苦到了一种程度上又是美好的,因为你开始享受那种面对带来的痛和成长。其实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大家盲目追求平等,认为生活中不该有痛苦所致。结果反而带来不同形态的痛苦。你可以将压力锅给封住,但最后总是会爆炸的。
书中这几句话对我触动比较大,分享给大家,虽然只能是只言片语,不知道你收到什么,但我想就这样吧,做一种呈现,不去预期。“人若不能感觉到痛苦,他将无法成长,这是因为,痛苦可以穿透灵魂的所有层面。我们借由痛苦,试着找到自己在世间的位置。”
“对于一个小孩子,没有一件事会比让他们去经验身体疲累更有益的事。”“如果你不想给孩童任何痛苦,那么你就必须立即为他们准备另一种麻醉剂。”
“因为痛苦,所以人类学会约束自己,懂得约束所以愿花时间等待。”
“生命觉来自最高的阶级,在那里真实与否并不重要。”“小孩子不是从肉体而来,相反的,他们必须进入他自己的肉体。”
生命觉得学习让我对最近进校园讲课的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孩子的问题有了新视角的看法。希望生命能更鲜活的继续!
上周读的是动觉,感觉好难读懂啊!
尽管第一篇的触觉,第二篇的生命觉,都不太好理解,但动觉篇真的是好难!
这周本来是打算提前读一下的,结果是种种原因,没能读成。也罢,现场感受更好!
平衡觉篇,我是从上周就开始期待的,真是不枉我的期待呀!这周的读书,真是神往!
大家每人读了两三段,在我这里,却读了好多好多。真是难以停下呀!我的心徜徉在书中,感动着作者的感动。尽管作者的语言是平实的,但平实的背后,涌动着深深的情感。
“你可以让自己保持平衡,这件事做起来简单,但其实很复杂!至少,你必须在重力场中才能达成。在无重力状态,你就无法办到。”
平衡,是身体在克服重力。平衡,是身体在适应重力。平衡,是身体与重力和谐共处。
人生,就是在寻找与建构平衡的一生。人生,就是在学习与不满和谐共处的一生。人生如月,盈者一时,亏者居多。
“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吗?有的,而且有两个。何以我们会有自己的立足点?站在这个点上,我们可以取得平衡,试着想象你掉进一条河流里,你不停地流动,而且一直找不到立足点。你抓不着头绪,无法掌握这个空间。想要取得平衡,你必须先为自己找到一个停顿点,让自己稳定下来。当然,你也可以在移动中维持平衡,例如跑步。但是,其实你还是踩在一系列的停顿点上。在你晕船的时候你会失去方向感,海平面在你眼前晃动。这时,你会从让你感觉稳定的空间里,寻找一个固定的参考点。这是为自己找到一个立足点的方式。有了立足点之后,你就可以进入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进入到这个空间之后,接下来你该怎么做?想象自己是熟睡的.,然后被我的声音吵醒。一种不可思议的转变发生了!当你睡着的时候,你完全处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你被吵醒的瞬间,则是完全进入到这个外部空间里。虽然,你们醒来下床的时候,都有各自不同的立足点,但是你们都还坐在同一个间房子里。”
“另一方面,我为自己找到一个位置,然后站在某个点上。同时,我也跟其他人共处在这个空间里”
“你要维持平衡,别人也要维持他自己的平衡,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体验而已”。
我摘抄了几段。真正感兴趣的,最好自己买本书看看。
其实我真的没太读懂,更多的是一种感觉。
身体的平衡能力,也就是说,在物质世界的平衡能力,决定了精神世界的平衡能力,比如男人们的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能力,女人们照顾好自己与照顾好自己心爱的人的平衡能力。
身体上的失衡,轻的比如运动能力弱,中的身体协调性差,重的晕车晕船恐高,表现出人与地球(重力)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精神世界的失衡,比如男人干开事业以后往往容易感受到女人或者家庭让他难以甩开膀子,女人有了孩子以后往往容易感受到顾不上自己,更顾不上他,二者都表现出身跟不上心,力不从心,身与心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生命在于接触,存在源自痛苦,痛苦源自分离,分离源自失衡,都是我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这本书,真的需要用心去读。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解读我们自己的密码。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使用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这个世界。
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环境,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可能和谐共生。
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