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后感200字10篇

李盛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1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作者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同学们一读。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2

一、归尘

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聚首还须回首忆,蓬莱顶上是家乡。她是不卑不亢的百花仙子,她是远渡蓬莱寻父的孝女小山,那一夜闲敲棋子之间,忽闻武后令繁花齐放,无奈之下,繁花点点,忧思缕缕,竟一时忘却当年宴上所约。当年宴上斗句风采翩翩,谁知今朝如此光景?

滴泪也罢,悔恨也罢,她不屈,她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但她不会向嫦娥低头请罪!被谴下红尘,她降生为秀才之女,历经万苦命还多舛,但她永远不会屈服于命运,她注定要在主世之间掀起波涛立足于世。这,便是闺臣。归尘矣,将复及!

二、若花

弃国甘尝荠,来王愿托葵。沥诚遥献表,抒悃密辞。她是身份高贵的女儿国小国主,她是纵观大局才华惊人的牡丹仙子。一夜风花雪月,她与众花一并下凡降生。生为女儿国天子却深困深宫,无奈父王心狠手辣,只待繁花落净终无烟信。喜遇恩人,她被救出宫与闺臣红尘又遇,还了女装,便知恩图报护闺臣渡重洋寻父。

不屈于命运是她的本性,重情重义是她的个性。她有若花容颜,朱唇粉面眉似远山眼含秋水;她又有若花品性,北风潇潇动不了她的根基。还好,她终与闺臣重遇,感叹红尘又大百花又聚。武后烧毁她的花枝招展,她却浴火重生。这,便是若花。若花颜,烈女心!

三、百卉

金陵暮雨丝丝,聊吉彻彻入心。自矛长恨归月,秋蝶巧思难溪。一百名花,一百种姿态,一百种品性,却是同样的心。百花下凡,开遍人间四处,红尘飘零,水自流。历尽人间心酸别离欢聚。红文馆一聚,轻启朱唇,笑谈之间小楼尽芳,执杯对月,只叹此世此生,此恨何时了!

微风摇曳细雨彷徨,此复今年,不知来岁春来时,天宫又见?这,便是一百名花。百卉愁,红尘怨!

后记:

镜花水月,泣红传书,仙猿逢面,不知古今多少事,都付流水中。花漂水上,缘尽使人愁。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3

在寒冷的冬天,沏一壶暖茶,靠在窗边,读上几页书,抬眼就能望见湛蓝的天空,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清澈透亮,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今日我依旧翻开《镜花缘》,悄悄地走进故事。《镜花缘》是由清代李汝珍所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精华部分在前半部,讲述唐代秀才唐敖因徐敬业造反而受牵连被贬落第,愤然与友人游历海外各国,见证各地奇闻异事。作者借幻想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期望。其中黑齿国的故事让我深有所思。黑齿国人人如其名,个个身黑如墨,包括牙齿,但同样个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引得唐敖等人惊叹不已。他们的风俗是无论贫富,都以才学高为贵,不读书为贱。在他们眼中,书要比什么宝物都更加宝贵。读到此处,书中黑齿国人似乎不再那般丑陋,而是让我若有所思。

回想起爸爸常对我说的话:“我少时的阅读量可是你的十倍以上,我现在依然后悔当时没多读些书!”正是应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句古话。

读书的乐趣就好比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幻想着各种美好的事物,当得到新知识时又像已将美好事物收入囊中,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当阳光洒在书页上,洒在字里行间,仿佛它也好奇你学到什么,你便会迫不及待地想与它分享、畅谈。

只要体会到这些,黑齿国人对于书的贪婪便都可理解。牛角挂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也不足为奇。不为别的,只为在书中得到知识时的乐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不论是对黑齿国人还是任何人,书都是比金银更加珍贵的宝物。有句老话: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4

我很有幸地阅读了李汝珍的《镜花缘》一书。这本书带我认识了诸如发女儿国,两面国等各有特色的国家。这本书在幽默的语言之中,带着极强的讽刺意味。这本书,就是想传播一种正能量,是想让正能量充满整个世界。

整本书中,作者花了最多的笔墨,最多的篇幅去写了女儿国。唐敖一行人,在女儿国看见的是如“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这样一番奇特的景象。为什么作家李汝珍要这样写呢?这不就是为了追求男女平等吗?自古代以来,女性和男性一直就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出门需要缠上脚,男性则不需要,这不就是作者在呼吁男女平等吗?放眼千百年来,在官场朝廷上,除了武则天以外,又有多少大官是女性所为。女儿国之行,就是想传播一种正能量,否定了封建官场,呼吁男女人权平等。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

书中还描写了那阴险狡诈的“两面国”。作者在文中写道,“看看他们这些人的两面是何形状,谁知他们个个头戴浩然巾,都把脑后遮住,只露一张正面,却把那面藏了,因此并未看见两面。”作者的这段话十分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语言中,很好地讽刺了那些说说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给别人看,还要拿布把它遮起来的那种人。我想作者李汝珍一定很想对那些人说:“你们这样做两面派,你们难道不会感到羞愧吗?”是啊,在我看来,那些人就如狐狸一样阴险狡诈,迫害百姓。作者李汝珍借用这个故事,强有力地讽刺了那些迫害百姓,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人民阶级的人,也是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否定官僚主义的情感。

除此之外,唐敖、林之洋这一行人还去到了诸如君子国、大人国等国家。每到一个国家,作者都会突出这人国家的特点,通过自己的适当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正能量充满整个世界。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5

本书作者李汝珍,清代小说家。中年以后谋官无望,潜心学问,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可与《封神榜》媲美的《镜花缘》。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霸气的告示命令百花在冬季齐放。这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若要发生,百花仙子将违背誓言被贬凡间,不巧的是,在仙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百花不敢违背武后,竟在冬天群芳争艳,但是百花仙子没有辩解和抱怨,勇于承担,甘愿被贬,转世为人。此时故事正式揭开序幕。

唐敖本是探花郎,因政治斗争被降为秀才,已年过半百,遂看破红尘,开始寻仙问道,经梦神点化,海外出游救助散落在外的各位仙子。书中着重描写了唐敖与多九公一行人乘船在君子国、女儿国、淑士国、两面国等地的奇妙经历,君子国的人谦让不争,每个人都老实厚道,国家一片祥和;女儿国女尊男卑,与我们当时的社会制度正好相反,男人需要裹小脚打耳洞,被女王封妃;淑士国人人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行事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假斯文的酸腐气暴露无遗;两面国就顾名思义了,他们都戴着浩然巾,然而将浩然巾揭开却看到一张鼠眼鹰鼻,极为凶狠的脸。他们巡游海外各国,各种奇花异草,各种奇装异服,各种奇风异俗,有值得赞赏的,也有需要讽刺的。更重要的是,唐敖不惜代价,救助了很多名字带“花”的女子,而这些女子正是随百花仙子下凡的小仙们。唐敖一番游历,所见所闻,无奇不有,自己也抱着一颗向善之心,终于功德圆满,抛却俗念,修道成仙,留在了“小蓬莱”仙山。

一路上,唐敖一心行善,解救了数位下凡的仙子,众位女子各个才华横溢,齐聚一堂,和百花仙子即唐敖之女唐闺臣一起参加女试,全部榜上有名,列名超等。谁说女子不如男,无才便是德?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6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哪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众花领袖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殉难,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宗复辟,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对嫁娶、葬殡、饮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他还通过对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无情地批判了好吃懒做、说谎、奉承、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然而,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宋朝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填写的《满江红》。这首词激—情澎湃,充分展示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美好思想。

宋徽宗崇宁二年,就是公元1103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夜,在相州一家普通岳姓的农户中,岳飞诞生了。后来成为了宋朝著名的爱国将领。少年岳飞体力过人。未成年就拉得开300斤的弓箭,能引发1000斤左右的腰弩。未满20岁就有了一身高超武艺。20岁加入了北宋军队。32岁升到了节度使,和当时名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齐名。后来因战功卓著,成为了一代名将。但当代皇帝无能,听信秦桧禅言毒死了岳飞,宋朝也因此加速了灭亡。

我最喜欢《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话表达了岳飞的雄心壮志。他要收回大宋江山,但皇帝的昏庸,没能让他完成理想。

我很佩服岳飞,他有雄心壮志,他精忠报国。我要学习岳飞,将来我也要成一代名人,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7

《镜花缘》是清代神魔小说,自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对它都有研究,评价颇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 “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国外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镜花缘》这部书,人们把它称之为小说,但它的小说味并不浓厚。说它不浓,首先是它没有塑造出一个像样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这样的主角儿,也显得很苍白,而且在结构上也极为松散,故事与故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上去像是由无数张美丽的图片拼凑而成。所以,艺术力量单薄,文学价值不高。

当然,这些所憾只是这部巨作的美中不足,应该说,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写成的这部作品,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还占有着它应有的地位。在小说中“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同时还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镜花缘》一百回,故事起于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镜花缘》由于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带有较多的社会批判意识,有时且不乏深刻之处,所以尽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说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镜花缘》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的理想社会。但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在艺术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机警和语言幽默风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虚构情节有些分散,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后半部分大谈学问,较为累赘。

书中对酒。色。财。气颇多微词,而参透酒、色、财、气是成仙了道的关键,在小说中,作者还别出心裁地为武后及武氏兄弟设立了名为 “自诛阵”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贝(财)、无火(气)四关以对抗勤王诸军,大凡参不透这四关的李唐将士无一幸免,而作为勤王军首领的宋素对这酒、色、财、气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阵而得以毫发无伤。在大军攻破四座大关而大获全胜的时候,不但前来助阵的百果大仙、红孩儿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见,连宋素亦追随五仙而去,而这一结局无疑又一次证明了小说的禁欲主义的修道观。

该书主要内容是: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阀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 被革去功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唐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明年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唐小山又去参加“红文宴”。。。。。。

全书一百回,唐敖随妻弟林之洋出海游历是《镜花缘》一书的精彩部分,作品对两面国,无肠国、翼民国等虚幻国度的描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和种种恶俗的不满与憎恶。作者通过对五光十色的海外世界的描写,特别是对“君子国”、“大人国”的描写,表现了封建社会末世中先进的人们试图向海外寻求出路的思想。在关于“君子国”的描写里,李汝珍展示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里,人们诚实无欺,好让不争,把“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买卖原则来了一个完全颠倒,这里不仅有和谐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且有勤谨俭朴的官吏和开明礼贤的国君。在关于 “大人国”的描写里,李汝珍虚构了“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脚下登彩云”而“满腔奸私暗昧”的人“足下自生黑云”的奇特情节,并且宜称:“所以富贵之人,往往竟登黑云;贫贱之人,反登彩云。”这就是说,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的身份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的如质的好坏。这种以人的品质而不是从财富地位来衡量人的观点,是与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相抵牾的,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情节,都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彩。有一定的进步思想。

此外《镜花缘》的进步思想倾向还表现在对妇女的尊重和反对男尊女卑上。在作者所描写的“女儿国”中,“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同情妇女、尊重女权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作者笔下的一百个女子都是巾帼英雄,她们或才情敏捷,或侠肠义胆,或深通医理,或长于数字,……对她们的热情歌颂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论的否定。在写作上,由于作者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运用奇异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进行创作,因而形成《镜花缘》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这部书歌颂了女子的才华,反映出她们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现出了作者尊重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8

《镜花缘》的作者是清代的李汝珍,鲁迅先生评价他“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作者在这本书中把“提倡男女平等,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等社会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提到封建社会,人们大都会提起一个关键词——“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描述的不平等思想禁锢着古代的人们,怪不得古代学堂里没有女子的身影。但在《镜花缘》这本书中,歧视女子的说法早已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书中有一个神奇的国家叫做“女儿国”。但《镜花缘》中的女儿国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有着很大的差别。《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内无一男子,而《镜花缘》中的女儿国内本有男子,只是女性当道,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文中,林之洋因卖货给国舅府误被选为王妃。这王妃可不好当,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当时的人以“三寸金莲”为美;可怜的林之洋裹得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虽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难道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但又有谁可怜过她们呢?作者通过描写林之洋的痛苦,让读者从古时候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残酷和丑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讽刺与悲愤。

除了女儿国,文中还提到了许多神奇的国度,其中,有一个国家让我印象很深。那里居住着许多“笑面虎”,个个虚伪狡诈,有两副面孔。这个国家叫做“双面国”,唐敖一行人来到了双面国,当国的人面对儒巾绸衫的唐敖和颜悦色、满面恭谦,却对旧帽破衣的林之洋无情无绪、十分冷淡。唐、林二人很疑惑,便交换了衣服,再次上前询问;结果当国的人对身穿绸衫的林之洋变得亲切,对唐敖则冷眼相看。看到这里,我感到十分的“悲愤”;现在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像这样的人,他们面对人的态度仅仅取决于他人的富贵程度,这样的虚荣难道不是很可悲吗?前段时间,有个国外的网友做了一个实验: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上街求助,许多人都给予了她帮助;但当这个小女孩变得灰头土脸时,人们却视而不见。这样的虚伪,和“双面国”中的人有什么区别呢?作者通过描写当国人们的态度转变之大,深刻地讽刺了当时人们的虚伪和虚荣。现在的生话中,我们也应当放下虚荣心,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真诚、更友善!

通过阅读《镜花缘》,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习黑齿国人民的好学上进,学习君子国的谦让;同时也要杜绝像淑士国的酸腐吝啬,像无肠国的贪婪刻薄。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平、越来越向上!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9

镜花缘以百花仙子被贬下凡开头,由官场屡屡失意的唐敖,受到老神仙指点,索性和妻舅林之洋一起出海去寻找十二名花,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奇异国家,但是路上并未找到名花,却是各个名字中带花的姑娘。唐敖一行人歪打正着来到了仙山蓬莱,唐敖一登上蓬莱山,便不想再次堕入红尘,只想在蓬莱山上修仙养道。

里面有几个国家让我印象深刻,首先的就是君子国。这里的人们个个讲礼仪,平易近人。商家和买家不是互相要价,而是互相加价。特别是唐敖一行人和两个老人讲中原的事情,离开后才得知,这两个老人原来是君子国的宰相!连一个国家的宰相都这么平易近人,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又有多么讲礼仪?

黑齿国,这里的人不愧为黑齿国,身上全身上下都是黑的,这还不怎么奇怪,毕竟人有黑的,白的,黄的。特别是他们的牙齿也是黑的。唐敖和多九公认为这里的人这么黑,肯定文化程度很低,便进学堂讲课。但是那几个学生的问题,问得多九公哑口无言,唐敖也得对书有深刻理解才能答得上。

白民国,这里的人比黑齿国跟进一步,连身边的一切都是白的。头戴儒巾,手拿折扇。一副翩翩君子的气派。唐敖和多九公也进到了这里的学堂,认为这里的人应该学识很高。结果那里的学堂老师简直是一派胡言!唐敖和多九公气得不行。果然人不可貌相,还不可斗量。黑齿国虽然长得黑,但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白民国虽然头戴儒巾,一副翩翩君子的气派,却胡乱翻译论语。

镜花缘最后以百位仙子考得才女,回归天庭结尾,这里表现了作者认为女人并不比男人差。

《镜花缘》读后感200字10

之所以特别列出封面和内文的画师,是因为我从前也看过其他版本的《镜花缘》,并没有见过配彩图的,但这一版首页的绘画长卷却深得我心,是很漂亮的和风。为这彩绘,入手也觉得很值得的。

我初次知道镜花缘,是在小时候去哥哥家玩,哥哥有本《镜花缘》小人书,画的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到海外游历,在两面国揭开两面人后面的头巾,看见了他们背后的狰狞面孔。看到唐敖往高处蹿了数丈,当时不知道前面有他吃了蹑空草的情节,还以为他是武林高手。当时看小人书时就觉得非常好看,可惜哥哥只有一本,故事就没有看全,一直引以为憾。后来上了大学,在图书馆看见了《镜花缘》小说,就马上借回宿舍,一口气读完了。时间一长,对前面唐敖出海游历印象深刻,后面的情节便记不清了。此次再与《镜花缘》相逢,入手一册,也算是我与此书的夙缘。

本书共一百回,前四十回和后六十回,内容虽有联系,却有很大的不同。

前四十回,才子唐敖官场失意,随出海做生意的妹夫林之洋游历海外,后六十回,唐敖之女唐小山(百花仙子转世,后改名唐闺臣)出海寻亲,与其他花仙转世的才女们相遇,并共同参加武则天举办的女子考试之事。前四十回,由于角色人数较少,游历主线清晰,读起来还比较容易,后六十回,百花出场,人物繁杂,众才女相聚言欢饮酒行令,琴棋书画各展才华,难免令读者眼花缭乱。岂止是才女相聚,分明是作者炫学。作者欲刻画才女,倘若自己腹中欠缺才华,这文章是万万写不出来的。作者不吝笔墨,极力描写各才女之才华,如身在百花丛中观百花齐放。

我曾在其他版本《镜花缘》卷首见到胡适的文章,胡适很推崇这本书,尤其赞赏女儿国一段描写,因其表达了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镜花缘提倡女权,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实属难能可贵。前四十回借海外游历讽喻世情,笔法谐谑,入木三分,此为文学评论界共识,在此就不多说了。此次我特地细读了后六十回纷繁杂乱的百花相会之章,其实在后六十回作者也借书中人物之口,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议论和讽喻。如红红、亭亭在黑齿国女子考试中被一些关系户挤下来而名落孙山,唐闺臣劝其到唐朝参加女子考试,红红、亭亭也担心唐朝的考试是否也存在着不公平、找关系的现象。还有一处情节讲医治小儿惊风,李汝珍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惊风起源不同,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使用同一种药物医治,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可以说,镜花缘是一本作者借故事阐述自己观点的书。有些中国古典文学,作者意图往往较为隐晦,但李汝珍借此书阐述观点的目的非常明显,有关论战、观点的篇幅几乎多于情节。但有观点并不等于说教,作者借鲜活的情节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畅快淋漓,读之令人解颐,并无枯燥之感。

此书大力提倡女权,在当时不啻惊世骇俗,但作者难免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对女权的提倡还是不够彻底。本书的九十几回讲一群将领征讨女帝武则天,连破武氏把守的四关,后来扶中宗上位,武则天退位为太后。百花中有一些女子为破阵玉殒香消,还有一些因为夫君战死而殉身相从。因其有女子殉夫情节,所以我觉得作者女权思想还是不够彻底解放。不过时代不同,以现代观点作标准要求生活在清代的作者,未免太过苛求,作者见解独到、议论精辟,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不少现代作者亦难望项背。

另外,作者写女子参加考试,赞扬女子的才华,而对女帝武则天持反对态度,如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小说最后中宗继位,武则天退位,又似乎为观点自相矛盾之处。然而我以为,这是小说时代背景的局限,并非作者反对女子称帝、从政,不然,作者又何以令牡丹转世的阴若花回归女儿国做皇帝,并且有三位女子随之做了女儿国的大臣?破武氏四关的一段战场描写,风格与封神演义类似,失陷在阵中的将领,亦是失陷在酒色财气之内,仍然讽刺的是人心的贪婪与欲望。作者身在清朝,女主名字改为“唐闺臣,意为仍是唐朝闺中之臣,我想作者也许是在隐喻反对清朝统治吧,毕竟清朝文字狱厉害,不能写得太明显。

此书作为文学作品,其效果可以用本书最后一页的一段话来作结:作者之友有忧思之疾,读此书时而解颐,时而喷饭,不久即愈。敢情这书能治抑郁症啊?心情不太好的朋友们都可以看看。然后作者还有伏笔,暗示这本书没完,还有下文,说只写了一半,朋友就催他将这一百回先印出来,说他写稿太慢,等全都写完,指不定要到什么时候,写多少先印多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听说哪本书是镜花缘的续集了。而且镜花缘里一百位女子,也只是交待了一小部分的结局,一大半却还没有交代。不过未写出来的那部分似乎也不是那些女子的结局,而是武则天作太后时第二次开女科考试的事情了。要说没烂尾,有些女子的结局没交代,作者本人都说还没写完;要说烂尾吧,也不对,因为女主百花仙子已经了却尘缘,与剑侠颜紫绡弃世修行去了。所以,我猜是这部作品实际上已经完成,只是爱开玩笑的作者在结尾吹了个牛。

我疑惑了很久这本书为什么叫《镜花缘》,取的自然是水月镜花之意,但是我读了很久并没有觉得书里讲水月镜花。后来一想,大概是唐敖和唐闺臣父女都弃世修仙去了,所以尘世间种种富贵、种种磨难,如同镜花一般,虚无缥缈。如有续文,说不定会叫《水月缘》呢。

另外,发现作者对名字里带紫的女子很偏爱呢,颜紫绡、燕紫琼、宋紫菱都是女中剑侠,英姿飒爽,来无影去无踪。

李汝珍花费三十年心血,方写了五十二万字,装印成书,已算是极厚实的一本著作。当今网文,作者为了保持人气,动辄日更万字,速度虽快,其质量就很难说了。天下文章,能流传于世,莫不是消耗作者的大量才华与心血,方可写成。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此句令人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