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读后感1
读了这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我的感触很深。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否则会付之东流的。《孟子教子》这个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孟子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一点也不爱看书,总上一天学,逃学一天。他的妈妈知道后,让孟子到她房里。孟子的母亲走到织布机前,你不好好学习,就会像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从此,孟子不在调皮捣蛋了,开始用功读书了。最后成为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坚持不懈也很重要。
今年,我去参加了打手球比赛。一开始,我们在练习打比赛的时候,我每一次接队友徐蕙萍传过来的球,总一而在,再而三的把球给掉了,让我们队输了。赵老师,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刘毅钧,你好好打呀!”我听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赵老师话中有话,心里面一阵阵感叹:唉!刘毅钧呀,你太差了。你还是放弃吧!从此,我不去手球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已经被淘汰了。这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妈妈的耳里。回到家,妈妈对我这个态度,十分不满。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坚持不懈才是好样的。”妈妈的话让我一时到我自己身上缺乏的品质。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去对赵老师说:“赵老师,我要继续打手球。不要做一个半途而废的女孩。”“欢迎你还归队!”赵老师对我贺喜道。钱学森说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的。”我觉得自己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坚持不懈的女孩。
愚公移山的读后感2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讲的是愚公苦于门前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道,给他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于是立志将这两座大山搬走。于是,他号召全家男女老少挖山不止 。 当邻人智叟笑话他们“甚矣,汝之不惠”之时。愚公却豪迈地回答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很愚,而且愚的不可理喻。他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阴去挖“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还要叫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只要我们深入理解就不难发觉,在那远古时代,被人认为可笑的“愚公精神”却是当今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时,做了许久都没有做出来。过了一会儿,我越做心情越烦,只好扔下那道题不管了。后来,我学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知道了只要坚持不懈,以“愚公精神”来面对一切挑战,最后达到成功之路,获得的是成功后的喜悦;而如果在困难面前低头,面对一次次挫折,望而生畏,那么将会一事无成。如果我们能像愚公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我们肯定能战胜眼前的难题。
愚公那种碰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坚持、乐观的精神让我们深深地震撼。使我理解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不要理会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说法。另外做事也要反方向看问题,不管有多难。我们一定要有一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而我们学习时往往对不会做的题不动脑筋,敷衍塞责;遇到疑难就低头,见了困难就逃避。扪心自问,这样的做法,岂能成大事? 从今往后,我要向愚公学习,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逃避,树立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学好每一门功课,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的前程,为祖国美好的未来,我们要继承这种“愚公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
愚公移山的读后感3
《愚公移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愚公凭借勇往直前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目标,最终带领子孙后代搬走了阻碍道路的两座大山。也许我们会为愚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鼓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算得上“智慧”吗?
是的,成功少不了坚持。拥有坚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心中仍然一片光明,坚持可以把一切罪恶变成美好的职业。你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轻易放弃,就可能会与成功失之交臂;你若坚持,却可以换来意想不到的幸福。正如愚公一样,如果没有烈火不可摧的坚持,怎能取得向往已久的成功?但是,这个故事就是不容置疑的吗?想要搬走两座顶天立地、巍峨雄壮的大山谈何容易?即使完成了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危害了自然界的正常运转,使所有飞禽走兽无处安家,甚至破坏了山上的参天古树和遍地的鲜花绿草。相比来说,愚公可以搬家,也可以在荒山野岭种植瓜果蔬菜,开发田地,自种自吃,何乐而不为呢?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明知道一件事有更简单的解法,却偏要朝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持之以恒,这才是真正的“愚公”。我曾经在报纸上读到过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高中化学课上,老师拿出分别装在两个容器里的糖和盐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分辨出哪个是糖,哪个是盐呢?”同学们个个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的同学说:“把它们搁置在蚂蚁群里,爬满蚂蚁的是糖,无人问津的是盐。”有的同学说:“把手指割破,分别把两种物体洒在伤口上,疼痛的是盐,没有感觉的是糖。”……其实,答案很简单,用嘴尝一尝不就知道了吗?这并不可笑,这些同学和愚公一样,只想着找出更符合科学实际,更加深奥可信的解法,却曲解了老师的用意,忘记了最简单的方法。
从前有个小伙子,一心痴迷于诗歌创作,想要成为伟大的诗人。而且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一天,他听说一位著名的诗歌评论家斯将会参加一个家庭聚会,就立刻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拿给她看,她却否认了小伙子的天赋,甚至劝他快点选择个合适的职业。小伙子整整思考了一天,终于决定放弃,并烧毁了所有的诗稿。从那以后,他认真学习,并且发现自己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终于在世界画坛横空出世,他就是毕加索。如果毕加索拥有愚公一样的精神,朝着限定的目标发展,可能如今仍然纠结于诗人的梦想,而不会在绘画艺术方面有所研究,更不可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
愚公果然“愚公”,虽然他最终成功了,但实际上却可以换个思维想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乌鸦喝水》中乌鸦,他不仅没有想方设法去打烂瓶子,而且利用自己可以做到的,为自己创造条件,从而赢得了甘甜的水源。我们不能只限于死路一条,对于迷茫中的我们,应该适当的学会放弃,退一步海阔天空,给自己浇上一盆能让我们清醒的冷水,永远记住,“如果你发现实在无路可走,不是身处绝境,而是上帝提醒你,该拐弯了。”
愚公移山的读后感4
“智”是聪明的象征,它代表着明智、聪慧;"愚”是无知的象征,它是愚人的标志。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这样认为,而我却对“大智”与"大愚”别有见解。
"智”与“愚”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他们开辟了人的生活学习之路。有些人认为聪明是一个人成功的本钱,而愚蠢却是那些人的债务。人们都认为聪明是一个人的特点,愚蠢是一个人的不足,难道只有智者才能成就伟业吗?
古今中外,智者无数,愚者又何曾几人?难道智者都成就一番伟业,而愚者却只是一事无成吗?
翻开中国的典籍,查阅千年的精髓,总有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在民间发扬传播。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眼前徘徊,在我耳边回旋。愚公一位年且九十的人,为把山移走,与子孙在山水之间徘徊,历尽千辛万苦。他的真诚感动天神,把山移走,为故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愚公的做法虽不可取,但愚公的精神是可贵的,是亿万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
打开世界的宝库,翻开外国的古籍。一位位伟人增添了书籍的色彩。
牛顿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可是,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牛顿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勤奋,还特别喜欢手工,家里给他的零用钱,他都用来购买木工工具。他做了许多精巧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实用器械。少年时代的牛顿并没有显露出过人的天赋。所不同的是动手能力相当强。他每做一件东西,总是一声不吭地埋头苦干。如果做得不合适就拆了重做,绝不马虎。 牛顿非常勤奋,他的学习成绩赶不上别人,特别是数学的差距更大。牛顿并不气馁,就像他少年时代喜欢思考问题一样,踏踏实实地学习,直到透彻地理解为止。牛顿用他的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成就了一番伟业。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确,聪明的人有失算的时候,而愚笨的人终究也会有雨的滋润。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一个人做出自以为是的事,那么智者便不是智者。人要永远记住大智若愚,聪明也是那些愚人的天性。
智者自以为是,愚者坚持不懈。让我们用愚者的精神,做出一番伟业来面对美好的明天。
愚公移山的读后感5
话说愚公移山的壮举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蛾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了太行、王屋二山,一座放在了朔东,一座放在了雍南。
朔东的百姓看到了天上掉下了这么一座大山,大叫其苦。几个长老把百姓召集在山下开会。长老们说:“愚公移山可以感动上天,我们又何尝不可呢?我们也移山。”说干就干,长老们带着百姓们挖起了山。人们一面移山,一面漫不经心地向天上看,期盼着天神快点来移山。一天过去了,人们满心希望;两天过去了,人们等待着;三天过去了,人们的热情逐渐减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还不见天神把山搬走,人们越来越失望。有的躺在树阴下睡觉,有的索性去打猎,一些年长的妇女在天神庙里烧香磕头,祈祷天神快点来移山。闹腾了一阵子,还是没有看到希望,于是就一哄而散。
雍南的百姓看见来了这么一座山,开始心里也很是不安。可转念一想:有这么一座山,未必是坏事啊。有一个知识渊博的年轻人,在山上考察了一翻,发现山上不但有很多矿藏,而且,还有许多珍稀的动物,风景也很美。他带着雍南的百姓在山上办起了采矿厂,建立了珍稀动物保护区,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来此观光旅游。雍南百姓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这座山倒成了雍南百姓的“聚宝盆”。
朔东百姓听说了,也想效仿。可是,经过前一阵的挖山打猎,动物都吓跑了,风景也给毁坏了,朔东百姓只得自叹无福。同样面对大山,为什么雍南的百姓能很好地利用,而朔东的百姓却不能呢?答案是明确的:没有神仙和救世主,只有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愚公移山的读后感6
却说愚公因移山而成名,一家人搬到京城,过起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
那愚公自被誉论报道以后,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讲,宾馆楼堂、火车飞机、生猛海鲜,着实风光了好一阵子。那寡妇的儿子自当上县里的旅游局局长以后,在家乡特地把愚公的旧宅改造成“愚公移山事迹陈列馆”,愚公当年用过的箕畚、铁锹、铁锤等等都作为陈列品进行了展出,每年都能吸引不少参观人员。昔日人迹罕至的小山村一时之间倒也着实热闹。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愚公移山的事迹逐渐淡忘。愚公也回归平静的生活,过起了颐养天年的日子。
一日,愚公静极思动,来到附近的一个公园里转转。却见三三两两的人聚拢在一起正在议论着什么。见到愚公到来很快就散了开去,有几个人还回头看了看,嘴里唧唧咙咙地不知说些什么。 愚公虽然身体健朗,毕竟年事已高,听力大不如前,因不知别人议论什么,又见昔日在一起晨练的老友都是爱理不理的,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只好怏怏而回。
晚上与家人说起白天在公园的事,家人也都支支吾吾、闪烁其辞。而老伴因过不惯城市生活,整日无事可做,连个唠嗑的人都没有,心情郁闷加上缺少锻炼,已经离世几年,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过了几天,最初采访他的那位记者又来拜访,终于从他的口中得知,外界都在议论愚公移山原来是做秀,是为了成名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报纸上也在就愚公移山的事开展讨论。有的说愚公移山不管结果如何,但这种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精神值得提倡;有的说愚公移山应该建交在科学的基础上,尊重科学、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等等。
愚公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一言不发,只是连连叹息。几天之内衰老了许多,后来竟茶饭不思,以致卧床不起。
临终之时把儿孙叫到床头,叮嘱到:“我一念之差,竟为名所累,你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