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优秀范文

阿林

  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1、从现实出发而非概念出发。

  大多数理论,往往先要假定一个基本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往往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什么自由、理性、均衡,然后用这个假想出来的概念来推导出其他玄而又玄的概念,最后结成一张大网,把世界上的东西往这张大网里装。而马克思的资本论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现实出发,用无可辩驳的现实归纳出无可辩驳额现象,对应无可辩驳的词汇,什么是使用价值,废话,有用性就是使用价值,你要不要呼吸,要不要吃东西,这个就叫对你有用,什么是价值,是不同的有用性之间的交换比例关系,这就叫价值,这些定义看起来虽然也是概念,但在感觉上,和自由、理性、均衡这些概念就不是一回事。

  有人说,均衡、理性也有其定义啊,也有其限定呀?凭什么说马克思的基础扎实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想一下马克思是怎么写资本论的。马克思是先从商品起源来开始他的写作的,为了说清楚一些基本概念,他提供的是一种历史的演化性的概念,比方说人们需要使用物来满足自身所需,所以有了使用价值,因为有交换就有了交换比例关系,所以就形成了价值,因为长期交换,就演化成了一般等价物,在这里的每一步都不用过多的界定界限,不用说“我指的是如何如何”,而西方经济学一个理性就得是靠假设,各种模型还得说是在理想环境下,如何如何,如果你看资本论,你会发现马克思的概念对应的内容是现实,是可以真正看得见、摸得清的东西,因此,很少需要做什么假定,这是因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基础就比其他的理论坚实。

  2、用庞大、详实而准确的实证资料,支撑完全不带偏见的冷酷结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不是像其他政治和经济主张那样,先入为主的带着一面旗帜,一种观念,不像庸俗经济学谈理性就意在讲避免国家干预,谈比较优势就意在讲推进自由贸易。《资本论》的写作风格是客观、冷静甚至冷酷的。马克思恨不恨资本主义?恨,可他从来不为恨而恨,从来不因恨而攻击和谩骂,从来不天马行空的扯出没有根据的大旗,造出似是而非的概念,祭出煽动人心的语言。而是用无数的实证资料,如工厂观察员的记录,法国某个政府的统计表格,立法院的官方记录,法院的记录、各种学者各种已经发表的新闻和评论等,来把资本主义的运行细节,用最高清的立体相机一环环展示给你看。那种巨大的,压倒性的支撑资料,那种血淋淋的残酷与沉重,可以把任何的同时代叫嚣工厂自由道德正当性的言论碾成齑粉!而他自己豪不动声色,只是继续冷酷的书写。

  上学的时候读过许多西方法学家的书,什么格老秀斯,霍布斯,奥斯丁,孟德斯鸠,萨维尼在头脑里翻江倒海,西方和马克思主义法学著作,几乎所有人都是不认同马克思,张口权利、闭口自由,动不动就是像贺卫方那样认为中国虎门销烟是侵犯契约自由。年轻人谁不是容易被标新立异的言论所吸引啊,但是直到后来我读了《资本论》,看到工厂资本主义时代契约自由名义下工人的惨状,自此所谓的西方意义上的权利、所谓的西方意义上的自由,就再也不能让我相信了。好笑的是,那些一听到马克思就恨不得用哈耶克和波普尔反对的的人,他们全都没有读过《资本论》。

  3、看清宿命,对抗宿命!

  什么叫悲天悯人,就是有时候看到了宿命,而所谓宿命,就是必然性,就是即便看到了,懂得了,但避不开,逃不掉,无论如何挣扎,该发生的都要发生。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看到了一切罪恶与残酷的总根源,可这罪恶与残酷终究无法绕过。他看到了,在现有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需要通过市场连接起来,人与人的竞争关系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逻辑自发开展。任何的幻想都敌不过资本主义历史、资本主义罪恶滚滚向前的铁流。在他死后,无论是西方列强世界大战,杀得沉尸百万流血漂橹,还是后发达国家以民族主义为矛,以他的学说为盾,通过反资本主义的策略,争取发展资本主义资格,都是这种宿命的自然展开。哈耶克之流在苏联的尸体上幸灾乐祸,认为是自己高瞻远瞩,殊不知,苏联的解体不过是《资本论》的一个注脚而已。

  说真的,阅读《资本论》,当马克思把社会经济运行的法则冷冰冰的摊开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人类的苦难深重,且无可解脱,你看到了,马克思会没有看到吗?马克思是有着强烈人道主义思想的学者,资本主义的残酷,让他同情作为弱者的工人。但作为一个信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者,他极其清醒的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痛楚是不可避免的。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他就不无深意的写到: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地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按理说,到这里,就应该变成一个慈善家就够了,既然现实无可改变,那就别自找苦头了,做点善事,意思意思就得了。可他偏不!

  对于人类社会深层次的洞察,让他选择做一个敢于直面现实的革命者!马克思从来都是一个革命者,充满了激情,一生都在斗争中度过。让痛苦减轻一点,不是吃点止痛药,打点吗啡就能实现的,必须让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团结起来,不如此,则资本主义绝不会自我调整,引发的痛苦也绝不会减弱。他说不能以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

  是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他的灭亡,只能来自资本主义发展到精尽人亡。明了这个道理,不意味着束手待毙,不意味着要对当下的资本主义罪恶视而不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他的理论,给资本主义制度下脑满肠肥的既得利益者,带来了多少次大伤脑筋的罢工与游行,才最终让这群既得利益者修改规则,自我约束;给多少个帝国主义铁蹄下命悬一线的国家与文明,带来了多么富有真理与道义力量的思想武器,才让这些落后民族获得喘息,迎来希望!

  在宿命中看清宿命,对抗宿命,在宿命的舞台上斗争到底,这是何等的勇猛!

  4.《资本论》素描。

  既然评论区有人说我没有推理,那我就详细讲一下。《资本论》具体讲了些什么。

  首先资本论的基础和前提,实际上就两个,人要吃,人要死。

  注意,这里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想死。或者说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死,这一点是这两个前提的前提。

  “人要吃”不仅指的是要吃东西,而且是有限资源环境下为了生存要消耗掉其他具备有用性的东西,也就是所谓“食色性也”。吃东西就是两种,一是吃自然界的物,包括死物活物,二是吃人。为什么人一定要吃,因为人不吃就得死,一个病人得不到治疗会死,一个难民得不到面包会死,一个男人娶不到老婆,这一代不死,下一代也会死,如果哪天人可以不吃不喝也能存活一生,那社会制度绝不是这样的。

  人要死不仅是一个现象,而是说人永远都要面临死的威胁,贫病交加会死,老无所依会死,社会动荡会死,各种风险都能让人死,人做的,永远都想逃避死亡,或者积极作为,创造财富,囤积金银,对抗风险,或者寄托下一代,繁衍生息传递基因重视教育,或者求一时解脱,酒池肉林。如果人可以不死,那社会制度也不是这样的。

  既然人要吃,人要死,人就要分工合作,生产分配,如果可吃的物(不仅是食物还有其他需求)不够,就要吃人,可以使直接吃人(灾荒年间强者吃掉弱者),也可以是间接吃人,例如,资本家潜规则打工者,则是用后者提供肉体“食物”,当然你可以说被潜规则的人没准也很爽,不过很多资本家都是又老又丑的人——想想最近被干掉的爱菠斯坦。马云让你九九六,则是让你提供劳动“食物”,他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享受更加有成就感的人生。

  而那些被吃的,得有个度,少吃一点,吃的差一点,社会就能运行,如果那些被吃的没得吃,就会死,人不想死,就会和那些吃人的斗争。这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剥削社会都逃不了这个过程。

  这个时候,为了让那些被吃的心甘情愿被吃,西方经济学出场了,高声说道,契约自由即是正义,你们的没有吃亏,因为存在着市场价格这一公平裁判,你们没什么好纠结和不平的,马云让你九九六修福报,之所以让你九九六修福报,是因为你的价格就值这么多,只有让你九九六,你的付出才配的上你的福报。因此,你不愿意可以滚。

  工人们不乐意,因为太累了,太苦了,而且,在感官上,资本家朱门酒肉臭,工人兄弟路有冻死骨。

  马克思以往的经济学面对这种现象,都不能去触及资本主义的核心和秘密,也就是,资本家到底有没有吃人?马克思以后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经济学也站在资本家立场上,选择用一种方式为资本主义辩护,也就是“用物与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掩盖人与人之间的吃人关系”。所谓均衡,其实就是这种物与物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因为物与物之间的合理性,所以资本主义就是合理的。他们口中的这种合理性,当然既是道义上的合理。也是经济上的合理。

  而马克思所作的,就是告诉你,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不是根本,就像如果你不搞圈地运动把农民掠夺为工人,就没办法形成大量失业人口,也就无法为资本主义提供产业工人一样,是掠夺在先,形成了具有巨大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市场在后,然后资本家利用这种不正义的现实,把工人变成工厂资本主义时代悲惨的奴隶!而资本家却心安理得的对外宣称,这是契约自由,一切的一切都是市场决定的,有本事,去市场上换呀?这岂不是胡搅蛮缠?

  为了说清楚问题,马克思把这个所谓的市场,所谓的经济,所谓的资本,所谓的物与物之间的合理性,从原始的交换开始怎么一步步演化出货币演化出信用演化出分工协作与机器轰鸣行会解体劳动者被束缚到机器上,资本家怎么延长劳动时间、缩短工人再生产成本,资本运行如何会有利润率降低的问题为什么会演化为经济危机还有好多好多我就不全写了等等一些列运行过程,像扒洋葱一样一层层的把资本主义扒给你看。让你看明白这个眼花缭乱的资本主义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在这个过程中,在不精确意义上说,马克思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揭露道义上“物与物合理性”的荒谬,二是揭露经济上“物与物合理性”的荒谬以及沿着这种物与物合理性将走向何方。前者体现在一国内部,就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体现在世界范围内就是殖民地理论。后者,主要是经济危机理论,以及大家都知道的那个未来发展方向。

  注意上面这么说是在不准确意义上说的,马克思理论是一以贯之的,比如当马克思写下那个著名的剩余价值公式之后,就纯粹通过小学数学推导出了资本提高利润的两种方法,尽管资本剥削的秘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但本质都逃不出那个公式和那两种方法。这个公式是不变的,因为数学是不变的,而经济危机理论,殖民地理论,本来很多都是适应他那个时代的具体理论,理应顺着时代有所发展和有所更新。后来很多人批评马克思,都是拿分析具体时代的结论性内容来当成他的整体来批判,这是不科学的。这一点必须在这里有所强调。

  马克思之后,出现了很多的新变化,但本质上人类社会还是逃不出人得吃,人得死的局面,因此,无论资本主义怎么变,反过来调过去就是那个剩余价值公式。资本奴役人的办法千招万招,归根结底也就是两招,压低工人再生产价格,偷走工作劳动成果。

  5、资本论和其他经济学的对比:生死之学与治病之学。

  本来到这里就应该结束的,但有人觉得资本论和其他经济学的对比那段太偏激,好像只有马克思的对一样,在这里我在写一段,写给你们这些人,澄清观念。

  什么是其他经济学,说穿了,就是现有阶段医学。生老病死是大业力,在现有的阶段里,医学只能治疗疾病,不能治疗死,你可以通过治病让一个人这一次不死,下一次不死,但毫无疑问,这个人最终难逃一死。西方经济学的各种均衡更重理论,归根结底,就是尽可能的让经济体这一次的病,被治愈,求这一次不死。而马克思是什么?马克思的学问,是告诉你,人为什么必然会死,这个死亡的过程的机理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讲的是佛学中的宿命,什么是宿命,就是无论你用什么药,怎么做,都无法逃脱,就像在地球上逃不了地心引力。

  现在,西方经济学大热,学马克思的人少,但这不意味着在智识上,马克思是不如他们高,相反,马克思的理论是最高的,这个高就就体现在他讲的是轮回铁律,不变法则,是生死之学。生死之学从来都高于治病之学,有什么疑问?但生死之学往往不能拿来治病,否则医院岂不是都成佛学院了?让生死的归生死,治病的归治病。你们争着讨论谁对谁错,有意义吗?

  但是,在终极意义上。马克思的生死之学当然比西方经济学的治病之学更正确,更深刻。人类社会存在并不只是治病这一个主题,参透生死,超越生死从来都是一个更重要的主题,把寺庙都变成医院,人类社会就好了吗?

  至于我说的有没有实际例子,你看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货币霸权,哪一个不是资本主义的罪恶呢?哪一个不宣示着资本主义难逃生死呢?

  6、《资本论》是否过时。

  有人说马克思过时了,有人说马克思没有预料到后来资本主义的自我修正。我只能说,你看了资本论吗?今天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几乎都能在资本论中找到本质性的解读。

  你看今天,人类社会的泡沫化和垃圾化趋势,是不是符合马克思第一卷中关于提高利润的两种方法?一是延长工作时间(偷走劳动成果),二是缩短工人再生产价格。什么?你说泡沫化不是延长时间,垃圾话不是缩短工人价格?动动脑子!泡沫化改变了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让下层劳动者为了买得起泡沫化的产品必须付出更多才能换来,这难道不是通过金融手段提前把劳动时间拿走吗?垃圾化就是什么人造肉人造女,什么电影,吃不起肉用人造肉,找不起老婆用充气娃娃看Av,这不是用垃圾化的方法来降低工人生存成本吗?你看今天的生产力增长,有多少不是垃圾化所带来的呢?一旦泡沫化和垃圾化没有空间了,那么就是次贷危机,就是金融海啸,就是经济危机,就是1929.你认为你逃得了资本论的论述吗?

  在现代的金融化时代,垃圾化与泡沫化最能体现资本论的深刻。由于生产力的进步,除了底层国家,很多工人谈不上生活在地狱一样的世界中,但只是形式变了而已,剥削从一国国内转变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国与国之间的剥削。在相对不错的日本,年轻人找不到老婆,没有结婚的能力,为啥?因为资本主义意义上的男人,得是承担得起生活的人,泡沫化必然意味着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难以让一般人买得起,的经济让生活变得成本高昂,就算泡沫的破裂,也让经济如一潭死水,大部分男人还是只能生存,因此,在生物学上是男人,在社会学上已经不是男人了。所谓宅男盛行,就是说资本主义把日本举国变成太监。在经济上阉割了繁衍权力,他们有了欲望则么办?充气娃娃,Av,这是垃圾化,垃圾化的意思是泡沫化让人买不起,但人得或者,必须通过科学找到替代性解决办法,找到成本更低的解决之道,一边泡沫化,一边垃圾话,资本主义就不会把人逼疯,不会把人逼死,年青一代不生孩子怎么办,可以产业全球化国家零件化啊,产业转移,或者找其他国家提供劳动力不就得了。只要垃圾化和泡沫化还有空间,资本主义就滚滚向前。

  在这个大背景下,任何宣称什么自由,什么权利的理论,都仅仅是已经有余粮的地主家才配谈的事。为什么中国革命时期那些小清新注定没有出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就得励志向上啊,你不爬到社会中层,哪有钱讲体面呀?同样,今日发展实际上说道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这个并不正义的世界经济格局下,我不当奴隶,努力让别人当。

  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 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 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位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角度和方法很不相同的著作。西方主流经济学撇开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在财产、社会地位、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在一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的假设下,用一种把工人与物质生产要素相等同的办法,推论出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充满和谐公正的经济体制的结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资本论》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著作。由于《资本论》所论述的问题触犯了主要凭借财产所有权获得收入的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在它诞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国外的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给了它较高评价,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它主要是采取用沉默来抵制、用批判来否定的态度。

  《资本论》中所描述的阶级冲突,与主流经济学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利益和谐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流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是以存在无数财产相等的小业主组成的社会为假设前提的,《资本论》关于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论述却接触到了垄断竞争的现象,为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寡头垄断结构提供了刺激。

  在工资理论中,主流经济学沈浸在田园诗般的幻想中,将工资说成是由附加一小时工作的“边际非效用”决定的,就像为自己种田的农夫拄着锄头,在傍晚决定再干一小时多生产的产品是不是能补偿自己多一分背痛一样。相反,《资本论》却看到了在真实的劳动力市场上,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是如何被无形的绳索捆绑在机器上的。在主流经济学看来,资本主义是能够想象到的最好的经济体制,尽管有时它也下意识地提到了它的某些不完善。对于《资本论》来说,对经济体制的评价,是不能用“好”或“坏”来概括的,资本主义必须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尽管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它仍是通向一个更好世界的过渡阶段。

  《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论等学说,揭示了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冲突,触到主要凭借财产所有权生活的人的痛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个理论会在经济学家当中引起那么多的争议的原因。里昂惕夫等国外经济学家还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理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里昂惕夫指出:“在试图做出任何解释以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实际上是什么,那么,他从三卷《资本论》可以得到的信息,会比他在十期《美国统计普查》、一打有关当代经济制度的教科书,甚至我还敢说,再加上托斯丹· 凡勃伦的所有论文集当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实也更有用。”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具有现实意义,《资本论》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具有很高的价值。在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社会变化中,有许多变化本身是对《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做出反应的结果。由于《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不管人们对《资本论》抱有何种态度,都必须对《资本论》揭示的这些矛盾和规律做出反应。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资本论》,就没有今天的世界。

  《资本论》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包含着较多的对早期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和为这种制度辩护的经济学说的批判,多数国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无疑是一种比较容易陷入只为某一利益群体愿望说话陷阱的学问,同样地,只为某个利益群体说话的经济学必然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不应该忘记,马克思本人是承认经济学中“非庸俗”的纯科学因素可能存在的,因为他曾说李嘉图不“庸俗”,换句话说,不只是一个辩护士。

  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是不可能被党派利益买到的,《资本论》作为一种代表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科学性远远大于批判性.

  《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还具有这样的科学性。这个理论不是在主流经济学供求价格理论而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了超出投入的产出剩余的创造过程。劳动者可以创造产出剩余的事实,在封建社会是清晰可见的,但到了存在交换关系的资本主义社会却变得神秘莫测。剩余价值理论揭穿了这种神秘面纱,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产出剩余仍然是劳动者创造的,不劳动者凭借财产所有权只是可以瓜分到这些剩余的事实。剩余价值理论所阐明的这种产出剩余总是由劳动者而不是由非劳动者创造的事实,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本质规律,它是不会因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改变的。

  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了有《资本论》这本书,知到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一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

  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巨大的体系。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在此,我将所得所感,陈述如下。

  《资本论》的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其实,我们将剩余价值理论换个方法表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整个工作日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时间b。a在稳定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是固定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通过a的增加而增加b;而a在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是续渐减少的,所以在a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不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b在续渐地增加。后面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是,由于a的减少而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然而它被剥削的程度更大了。 或许,大家跟我一样,一开始也知道剩余价值理论,看了《资本论》以后才发现,还有个劳动价值理论。让我再一次发出对马克思的赞叹!然我不得为马克思折服!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其巨大可行性,让我们不得不让其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

  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资本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经管管理劳动,生产精神产品劳动,科学研究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曾被马克思定义为不能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我们要批判性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上,是我此次学习《资本论》一点所得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