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晴主题作文五篇

黄飞

清明忆晴作文1

又是一个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出门去郊外祭祖;献鲜花。或者是去扫墓。而我们一家子呢?去和邻居家一起去郊游了。

坐了两小时的车,终于到达目的地。爸爸把帐篷搭起来后,我们开始12点的午餐。妈妈找了一些火柴堆在一块儿;爸爸则在那扫旁边的垃圾。我无所事事,在一旁欢呼着:“野炊啦!野炊啦!”

爸爸开始点火了。他用了一根火柴在那戳了一下,那火就一瞬间冒出来了。吓得我跑到后边去。爸爸用刚买来的鱼铐起来了,我也不例外,拿来一根长木棒,把鱼串起来。把鱼放在上面后,我就爬回“野炊房”静静地等待着烤鱼的滋味。可等我跑出来一看,连鱼都焦了,我问:“你们是不是故意把鱼弄焦的?”再看看爸爸妈妈旁边的一大堆鱼串,我也是彻底“灭”了。

等到了中午,一束束阳光一丝丝、一缕缕地照进来,可是舒服!躺在“野炊房”里,温和的阳光照进来,这时,你再吃口水果,那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用千言万语地说不出来的。阵阵微风佛过,感受微风的轻柔,魅力;又晒着不大的阳光,吃着酸甜可口的葡萄。这日子,美呆了!

夜幕渐渐拉下,天空似乎换下一张脸,变得黝黑黝黑的。我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仰望着那满天繁星的天空,星星在和世界眨眼。瞧,那由七颗小星星组成的一把勺子,那就是北斗七星,我真想把它摘下来,尝尝世界上的美食。无数颗星星像个“星星布毯,”放在天空中会变成星空。望着那迷人的星空。我陶醉了,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有意想不到的梦。这一天,慢慢从我的脑海中过去了……

当我从梦中苏醒,这已是个新的一天了。那一天,它再也不会出现,但它也不会让我忘记那天。因为它是我生命中最特殊、最极为宝贵的一天!

清明忆晴作文2

一觉醒来,手机各大软件映入眼帘的是漫天遍野的灰色,又是一年清明时,2020年的清明是特殊的,全国哀悼,慎终追远,不忘故人。

鸣笛、降半旗、暂停公共娱乐活动,停止的三分钟,是整个民族的思念。

《寻梦环游记》犹有一句话: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但请相信,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我知道国旗为何而降。

我记得徐辉,今年52岁。她不仅是南京市医院防疫指挥部组长,更是医院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她一身白褂,从穿上那一日,便不曾辜负。与其说她是白衣天使,倒不如说是一个战士。不顾是深夜、凌晨,只要医院有令,就立即提枪上阵,组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医疗队伍,18天的昼夜奋战终是拖垮了她,明明前几分钟才通过话的人,转眼间就成了永远。

我记得刘智明,今年51岁,疫情当前他一马当先,带领职工改造病区,三天三夜未曾合眼,迅速完成任务。即使如此,他前进的脚步仍然不曾停歇,在防疫的道路上负重前行。可这么一位永远奋勇冲锋的将领,在第一批敌人大规模来临时,猝不及防地倒下了。

我记得刘勇,今年25岁,西昌森林大火来势汹汹来时,坐满人的大巴车临走时只剩下了三人。

我还记得冯才勇、程建阳、柯卉兵教授、刘筱娴教授、红凌教授……

那三千多的数字,怎么会仅仅代表一个数字,这边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的人我们连名字也不知道。

生命是璀璨的,是明媚的,是温柔的,更是残酷的,无法挽回的,我们将迎来春天,他们却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

往事不会如烟,过去不会真的过去,那些他们生活过的足迹,证明着他们也曾想过这个热气腾腾充满烟火气的人世间。

又是一年清明时,年年复年年,对于他们,铭记就是最好的缅怀。

清明忆晴作文3

每年的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日——清明节,每逢清明节我都会想起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一个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小雨,天气大都阴沉沉的,今年也不例外,灰暗的天气好像代表我们悲伤的心情,在清明节那天,人们要去踏青,扫墓,插柳等户外活动。

在清明节这天,我们早早地起床,吃完早餐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一家人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拿着扫把,有的拿着贡品,香烛浩浩荡荡地出发,满山都是扫墓的人,他们把原本光秃秃的山装饰得花花绿绿、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我们首先来到曾祖父的坟前,发现四周长满野草,坟前有袋子、纸盒等垃圾,让人看了很心痛。来到坟前时,之前平时十分坚强的奶奶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看见奶奶哭了,我和姐姐连忙上前劝阻,我们拉着奶奶说:“奶奶,不要哭了,人都已经走了,他在天堂里看见您这样会更加伤心的呀!”奶奶听了我们的劝阻停止了哭泣,说:“乖,我不哭了,你们去帮爷爷他们干活吧!”于是,我们有的拿起锄头除草,有的扫地,我和姐姐则把五颜六色的纸花贴在曾祖父的坟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曾祖父的坟墓变干净了!一眼望去像穿着一件五彩的外衣,很好看,爷爷把供品放到坟前,点香祭拜,放鞭炮,祭拜完了再往下一个一个地祭拜,我和姐姐边吃东西跟在后面走,吃得很开心……

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我们才扫完墓,虽然辛苦了一天,但也是让我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个清明节。

清明忆晴作文4

在我的印象里,清明总是潮湿的。雨水笼罩着天际,笼罩在心头,雾蒙蒙的。

这也仅仅是我对清明的印象。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墓地与死亡离我很远,虽然它们是生命的终结,但我从没见过它。那时的我可能并不明白死亡的意义是什么,只是老老实实的记下了名字——是死亡,是离去。

大了一些,我去了烈士陵园。闻着浓烈的艾香,我第一次见到了墓——只有我身体一般大小的石坑。难道,我们离开后只能在这狭小的地方安眠吗?

上了六年级,背得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才知道为什么清明的街道上总有一些失了魂般的人在徘徊。他们在什么中徘徊?忧伤,痛苦,以及一个人的回忆。清明的雨、清明的墓、清明的人,总在不时地透出伤感,或许清明的作用便是衔接相隔于两个世界的人,让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人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曾遥想,千年前的杜牧也许曾在清明时节的某个城中徘徊,提着壶酒坐在街头看世间百态,雨纷纷地下,人痴痴地望。而千年后的我无所事事地趴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滴轻抚尘埃,打落玉兰。清明雨在飘洒,人们在对亲人景仰与怀念,一次又一次重温那随着人的离去即将消散的回忆。

上初中了,我才隐约发现——原来从小到大我从未感受过在清明的忧伤中回忆一个逝去的人的滋味。并不是因为没有亲人离开,而是那种辛辣的像酒,苦涩的像泪的滋味可能无法在我这个少不经事的年纪懂得。

墓志铭总是默默记载一个人的生平,清明雨总是默默洗刷着每年的灰。它拂去了灰尘,却无法拂去时光的痕。或许当人在每年祭奠时看到碑上新长的青苔,总会感叹一声——他离我们又远了一年。

清明忆晴作文5

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连,后人便将寒食节并入清明节,而有关寒食节的“清廉传说”也成为清明节的重要内涵。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和寒食节息息相关。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它又名“禁烟节”“冷节”,日期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在这天,人们要禁烟火、吃冷食,以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与哀思。

寒食节禁火食冷的习俗,源自于一个“割肉啖君”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在一次流亡中饿晕了,始终跟随他的忠臣介子推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烤熟后给他吃,令重耳很受感动。后来,重耳当上君主封赏群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他才派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看到重耳身旁尽是小人,便背着老母躲进深山。为让介子推下山,重耳下令烧山,然而直到最后介子推也没下来。等火灭了,人们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被烧死在一棵柳树旁,柳树树洞里还有一封写给重耳的信,希望重耳亲政清廉,体恤百姓。重耳十分悲痛,下令以后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国禁烟火、吃寒食,以示纪念。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