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

孙小飞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1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曾志红)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2

  孩子的人格形成、教育影响具有前后的一致性。作为初中老师,我们陪伴他们的也许只有三年,但这三年却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近我阅读了《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其中一些内容也使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总共包括了14章内容,页数不算太多,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所以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不明白作者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无奈之下的选择,我去了解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的心理学理论很多,如果寻找和这本书的契合点,简单来说,在阿德勒看来,人们生而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每一个人其实在幼年时期便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但也正是这种自卑感,产生了追求自身完美,克服补偿自卑的动力,也就是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样一种追求,实际上必须要通过和他人接触,依靠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来实现。

  所以在理解阿德勒的这些理论的基础之上,当我再次回到这本书中,我发现这本书其实它的内在逻辑是非常清晰的。除却绪论,剩下13章的内容中,前三章述及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优越感的过程;第四章到第六章,分析了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根源,即为了克服自卑感,以及如何克服自卑感;第七章论证的是儿童的发展依赖于从小在家庭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于这种处境的无意识的解读;而第八章到第十章则说明了儿童当他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所面临的各项考验;第十一章则重点突出了在这些考验中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儿童面临的青春期以及性教育的问题;最后两章则分析了儿童教育目前存在的失误,以及包括教育父母在内的补救措施。综合来看,初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只是简单的了解了这本书的框架结构,相比较更大的的收获在于我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之道。

  但是读书只读到了这里,似乎又有点儿遗憾,所以我再次开启了我痛苦的再读过程。这一次的阅读有了前期整本书框架的基础,理解起来更简单,也使得我能够更深入的体会书中的内容。在阅读到第58页这段话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很强烈的感同身受。作者提到“那些未曾意识到但潜伏很久的雄心,与失去信心的现实之间的冲突会瞬间爆发,这表现为他们完全不知所措,精神焦虑,如果他们没有及时的发现自身的这种失望并采取措施缓解,就会总在没有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着手下一件,有始无终,而且当他们长大后也频繁的更换工作,他们绝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始有终的完成任何事情,总是担心会失败。”这让我想起了我生活中的许多所作所为。很多时候、很多工作,我参加的并不积极,以前我总是自我安慰,我是一个慎重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轻易尝试。但其实细细想来不会尝试、不敢尝试,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就是出于我对失败的恐惧,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形成的自我保护和屏蔽机制。事情做了不成功与没做先打退堂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选择二者中的哪一个是我此后必须好好思考的问题。从这个层面来看,再读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修己之道,它让我看到了自身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有了向好的可能性与机会。

  但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在修己的同时,能够渡人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我又复读了这本书,在复读的过程中,书中的很多话终于不再是孤零零的字与只言片语,更多的也能从教育的角度去思考。

  “教育最重要的责任,几乎可以说是神圣职业,就是儿童没人会失去勇气。”不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们表现的唯一标尺,不去否定每个孩子,以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契机,鼓励强化他的这一优点,并以此为基础保持积极探索的欲望和自我追求的动力。每一位孩子无论他对自己的定位如何,当他三年从初中毕业之后,都能带着热情、自信、昂扬的状态积极的去做,这应该成为我们施加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如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开篇所言“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永葆活力。

  而在这一过程和孩子共情就显得格外重要。阿德勒在书里说,“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一言蔽之,就是我眼中的世界,只是我认为的样子。但实际上成年人对儿童所处环境的判断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处境,甚至要依据他们并不正确的判断来理解他们的行为。教育中的很多时候,当孩子犯错误之后,我们会去反复、多次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但时间不长发现好像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错误依然会犯。或许这就是我们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我们试着和他一起来梳理整件事,不去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而是顺着他们的思考找到他们的错误,效果可能会更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彼此间的理解也许来的会更容易。

  当然在教育中理解、表扬、鼓励是一部分,但教育一定是恩威并施的过程。阿德勒指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过于严厉,会让孩子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又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合适的,往往都不是轴线上的两极。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态度应该是温和而又坚定的,既要保证双方的尊严,更要保证正确的方法和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本教育心理学著作让我感受到了从教学起始到整个过程中的方法,以及最终的目标的全过程,真正的交给我了些教学方法,为师之道。

  三读此书,三获其感,从读书之道到修己之道,再到为师之道。也许到这里,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依旧不够深入透彻,依然需要细细的去品味,细细的琢磨教育之道!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盛夏要开始了。在以高温多雨为主旋律的芒种时节,来一场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的邂逅,该是一种怎样前所未有的内心宁静和扑面而来的惬意?

  阿德勒说:“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缺乏对儿童的了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困难所在。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个现象所在,儿童和成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强烈的、无法消除的想要表现自我的冲动。基于此,儿童往往向上的愿望越强烈,制定的目标就越高,他们也总是以此不遗余力地来证实自身的能力。但当这些高远的目标证明超越了他所承受的能力范畴时,通常表现得事与愿违。

  儿童追求优越感有诸多不同的方向,根据他们自信心的多少,我们可以得知,他们在追求优越感时个体差异很大。有一部分儿童的发展因为不曾受到阻碍,那么,他的追求就会自然而然地朝着有益的轨迹而行。然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还有一部分儿童总想超越同伴,常常夹杂着膨胀的雄心壮志,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执念中努力追求优越感。一个不争的事实证明,我们通常会激励孩子不断保持甚至突破这种雄心,并且以此感召他们的伙伴。令人难堪的是,《儿童的人格教育》警示我们,这样的自信心不但不能称其为一种值得大肆提倡和褒扬的美德,反倒恰恰是我们以往所犯下的一个重大的错误,因为过度膨胀的雄心必将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会使孩子在高远的目标无法企及时产生紧张心理,短时间内或许还能承受一二,但时间一长,会由于无法承受的压力导致身心健康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永远无法避免让儿童面对困难。充满雄心的孩子只关注老师、父母对他们成功的认可这一结果,如果成功无法实现,得不到承认和认可,没有大人的赞赏和欣赏,他们就无所适从、无法生活。所以,当我们的孩子遇到困难时,教会他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应对远比试图告诫他们必须立即解决困难更重要和必要。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明白清晰地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这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还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和教化将会变得轻而易举一些。在训练孩子成为雄心勃勃的人的同时,让孩子在困难面前学会做一个勇敢、坚韧、自信、有担当的人,面对失败不气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用平衡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虽然我们人类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些能力永远得不到发展,但是,人的一些功能性能力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我们老师不仅掌握学生的命运,还决定学生的发展。如果孩子在追求优越感的同时,没有接受和认可学校,反而是一种排斥和逃避的心理,那么,不可思议的悲剧注定会发生。如果我们能以温柔、关爱和包容、理解的方法和方式去对待和接纳这些因为人们用成功来评价、处境糟糕的具有过度膨胀雄心的孩子,他们是否会令人惊讶地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呢?

  春争日,夏争时,"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多雨又多情的芒种节气已翩然而至、洒满人间。田间水渠、陇上泥径,遍布农人们忙碌、劳作的身影。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也如农人,眼含希望、面带笑容,播下种子,静待丰收?宁静的夏天,是大地的泪点,使我们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4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他诸多著作中的一本,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人格这个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本意是指古罗马时期演员表演戏剧时所带的面具,类似于京剧的脸谱。在19世纪,它用于指人的外貌类型,后来逐渐用于指自我的主观方面,这时它的含义更多倾向于心理学。一直到20世纪初,“人格与”才演变成现在的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时期。而家庭是孩子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它对孩子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它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那么,家庭成员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就至关重要了,尤其是父母亲。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孩子一生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向父母学习模仿而来。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必也是这个意思。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一、母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阿德勒说:从出生那刻起,孩子便开始寻找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纽带。母亲给与孩子与另一个人的第一次接触,母亲也是孩子除了自己之外最感兴趣的人类,她是孩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这种关系非常亲密而且影响深远。母亲也是第一个唤醒孩子兴趣的人,并在指导孩子把兴趣转入健康的渠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母亲没有尽到责任,其结果就会明显地体现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上。但是,孩子如果总被母亲绑在身边,那当他到了一个不能与母亲亲近的环境之后,常常会遭遇麻烦,用我亲身感受到的一个小案例来说一说吧。

  曾经多年以前,班上有个孩子,他从一年级入学,几乎每天都会生气、哭泣、大喊大叫甚至有尿裤子的行为。在起初的两个月里,差不多每天都要尿湿裤子,他不像其他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刚刚入学,还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偶尔会有尿湿裤子的现象,然而这样的孩子会因为尿湿裤子而感到羞愧,有这种自我意识。但是这位小同学就不一样了,每次尿湿裤子,反而兴高采烈。后来我观察了几次,发现因为尿湿裤子,所以老师要给妈妈打电话送裤子,而且年轻的妈妈本来就担心刚刚进入校门的孩子,所以就会经常来看他。这样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仍然在上学期间可以和母亲亲近,并占据母亲的时间和思维,让母亲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他自己身上。他会经常表现出软弱、撒娇来博取母亲的同情和关注。起初,我们会认为这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其实这种现象在问题儿童中,屡见不鲜,他们努力地想要获取母亲的关注,并拒绝外部世界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他们希望自己完全占有母亲,随时能够引起母亲的注意,自然就会想出各种依赖的办法。因此,母亲是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的人,她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会无形的影响到孩子,并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阿德勒说:在一个家庭中,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一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看出了父母之间的不合,就会非常熟练地在他们之间挑动他们之间的战争。这样就会引发争夺,双方都想看看谁能更好的控制孩子,能够更多地宠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想要训练孩子的合作能力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最先学会的合作就是与父母的合作,如果父母自身的合作能力很差,那他们就不能期待孩子能够有很好的合作能力。阿德勒强调:家庭环境给与了孩子关于合作的最初印象,如果能够恰当地训练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许多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当今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母亲来做的,她们中有的是工作者,有的是全职妈妈。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几乎就是挣钱养家,有的甚至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也极少陪伴孩子郊游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长期得不到父亲陪伴的孩子,在性格上也会有很大的缺陷。父亲应该是孩子的好伙伴,是社会的一部分,以致于对于许多孩子来说,父亲就是自己的榜样,而不是挣钱的机器,也不是在家庭中充当惩罚孩子的角色。父亲在一个家庭中,通常都具有权威性,权威并非一个家庭的必需品,但是和睦协作则必须有。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意见一致,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不论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父母相同或相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人格特点。

  总之,阿德勒在书中强调: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改变教养方式,做到以身立教,给子女作榜样。尤其在孩子性格发展尚不稳定的儿童时期,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观,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5

  如果说,第一次读我了解到“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披着显示器的作用”,“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认识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任和主动权。

  这次再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哥哥总说弟弟傻,笨;为什么哥哥会贬低弟弟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跟弟弟争夺妈妈的关注或宠爱……因为他认为弟弟和他是对立的,弟弟有的东西,他就没有了。

  也明白了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家庭馅饼“的选择。往往,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性格特点,另一个就不会有了。这也是他们寻求自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我获益的点还体现在我收获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书中提到,“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否则孩子就容易感染上焦虑和自卑。此时唯有信任,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气和力量。信任不是“我相信他会考第一名,而是相信他“通过他的努力,会克服他当前的困难,会有他自己适应的方式”。从而家长也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

  书中还说,“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你是不是能对孩子多一份接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