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大夫电影观后感1
那天,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着电脑上那一幅幅黑白色的老影片。电影开头给我们介绍了一_零年三月四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地点是在加拿大的雷文赫斯特小镇。人物是诺曼底。白求恩,这是他出生的时间和地方。他不辞万里舍弃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风尘仆仆只身来到我们这个穷国家,就这样白求恩大夫和我们的特殊中国结下了不解之情,电影慢慢地开演了……
白求恩大夫来到中国后,没有医学博士那样的架子,没有特殊待遇。这些都是他自己要求的。他要与民同吃同住,体会民情。来到小村庄他不怎么说话,马上了解中国农村医疗条件的现状,并直接深入一线给病人看病,并迅速纠正中国的山村医生的错误看病方法,亲身指导他们做手术。
培养了很多医生,他不仅给战士看病,还给当地的老百姓看。记得他在给病人看病时,在麻药紧缺的情况下,还给战士打麻药,从这里我觉得白求恩大夫是个有爱心,时刻想着减轻病人的痛苦为主。
就这样,白求恩大夫在如此差的条件下坚守了六七年。他日日夜夜的起早贪黑,从没好好休息过。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就是这么一个难对付的人。后来,为了能就跟多的人,“白求恩支队”成立了,那里有病人他们就走到哪里治病。短短四个多月,他们行程七百多公里,治疗了无数的人民。
后来,由于他的劳累成疾,再加上他在给一位病人治病过程中,不幸血液中毒,最终白求恩爷爷永远的躺下了,他太累了,也许真的该休息了。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我更切身的懂得了,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什么才是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没有国界的限制,没有人种的歧视。我也许做不到白求恩爷爷对中国的贡献,但我会努力像他们这些人靠近,以他们的精神为自己照亮前进的方向。
白求恩大夫电影观后感2
最近,学校党员之家组织我们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白求恩大夫》,一个外国人,一位高尚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这也呼唤起我很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候我就知道有一个外国人叫白求恩,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那时,白求恩这个名字就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我看了《白求恩大夫》这部电影,我对白求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为他高尚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的感动。
在网上搜了白求恩的个人介绍,知道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4日出生于加拿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镇。1938年来到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他将一生都贡献给了革命事业,并为医学界作出了巨大贡献。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的一名共产党员,为了援助我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克服了千难万险、风尘仆仆地来到中国,冲锋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最前线,为异国他乡的民族解放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他从加拿大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医学落后的中国,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毅然决定上战场,当一名战地医生,并把自己的余生都献给了中国。他对伤员极其负责,当护士碰疼伤员时,白求恩很生气地说:“这不是木头。”推开了护士,自己小心地给伤员解绷带,一面问“孩子,疼吗?”当病人急需输血时,他毫不犹豫挽起袖子,“抽我的吧,我是O型血。”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学习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一定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努力学好本领,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我眼中,白求恩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是个无私的人,他在环境极差的小破庙里没日没夜地做手术,亲自用嘴吸出战士伤口上的脓血;他是个俭朴的人,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行军、同训练,把自己当作中国革命的普通一员;他是个勇敢的人,他率领医疗队奔赴距离故人炮火最近的地方,以他高超的医术竭力抢救着每一个伤员?我想正是他的这些美好的品德,让白求恩的手割伤了之后,依然坚持给病人做脑部感染手术,尽管这让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直至此刻,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他说过的话——我在这里非常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
是能多做点奉献。白求恩,一个外国人,支持他做到如此地步的是什么,是一种精神,正如毛泽东所说“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想到去年我刚刚提交了入党申请,我觉得自己身上有着非常沉重的担子,我必须贯彻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更何况,我是一个医学生,白求恩的为了医学而努力、奉献的精神,我们更应该学习才对。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各科知识,长大以后做一个像白求恩一样造福人民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大夫电影观后感3
在学习完课文《纪念白求恩》之后,我很好奇那时候的中国,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国大夫是如何挽救中国革命者的性命,又是如何感动中国的。带着些许疑问,捧着一颗赤红的心,我走进《白求恩大夫》。
影片主要讲述了白求恩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延安,亲临前线,就地施行医疗手术,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但在一次手术中,他的手指不慎被割破而遭感染,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影片后,白求恩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精神,给予了我无限的思索和感怀。
直至此刻,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他说过的话——我在这里非常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做点奉献。无论在什么年代,医生总是一个默默平凡而又伟大的群体,这似乎也奠定了这部影片朴实无华、细腻温和的基调,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山呼海啸,可以从粗糙泛黄的'画面、铿锵有力的配音上还是可以嗅到很强的红色味道。
白求恩,他始终把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每日每夜超负荷工作,不做完手术绝不休息,即使是敌人的枪炮已打到眼前,他也处之泰然,坚定认真地做好最后一个手术才撤退,扪心自问,你,做得到吗?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学习各科知识,长大以后做一个像白求恩一样造福人民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大夫电影观后感4
当我看了《白求恩大夫》的时候,我才知道白求恩是一个非常伟大高尚的人,我们要学习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品质。
白求恩对工作是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是极端的热忱,对技术又是精益求精,白求恩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出了他对人民对同志都是无微不至。
他不像有些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像现在的社会,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我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像白求恩这样的大好人,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
就拿我班的同学来和他相比的话,我班像白求恩这样的人真是寥寥无几,我班的每个同学都是为了自己过的好就可以了,根本不会去管别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都是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我们的老师常常教我们要助人为乐,我们帮助了别人的忙,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当我读了这篇《白求恩大夫》的时候,我在想,我们根本就不能和白求恩相比。
我们学习了这篇《白求恩大夫》时,有很多同学都要学习白求恩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种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这种高尚的品质。
白求恩五十多岁了,他还为人民为同志做了这么多的事,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技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像白求恩这种高尚的人格,纯粹的品质,真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大家还要学习白求恩那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白求恩大夫电影观后感5
白求恩是一个加拿大的医生,本来他和妻子弗兰西丝有着幸福的生活,但是,为了帮助受苦多难、报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他放弃了这一切,走进了当时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国,以国外援助人士的身份担当八路军的军医。来到中国后,白求恩大夫全情投入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
为了培养更多的战地医护人员,他夜以续日地编写教材,给学员上课,利用仅有的、极少的闲暇时间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员。他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给华北战地服务团的小沈治病,白求恩把毛主席给他的3个月津贴全部捐给小沈。当时白求恩每月的津贴才300多元。
小沈由于常年在战地上生活,艰苦的条件使她得到了脊椎结核病,身体经常不定期地作痛。由于医疗条件差,加上乱战,小沈得不到及时治疗,也只好把病情一拖再拖。白求恩建议小沈到华北治疗,费用由白求恩全部支付。但是,小沈坚决地摇了摇头。因为她怕到了华北,就不能和家人、部队里的战友联系。
无奈之下,白求恩决定由自己来照顾她。治疗期间,白求恩非常关心小沈。在行军时候,白求恩常常把战马让出来给小沈坐;因为个子小,小沈不能自己上马,白求恩就蹲低身体,让小沈踩着他宽大的肩背,爬上马去;当小沈发病的时候,白求恩又小心翼翼、并全神贯注地为她治病。对她倾注了慈父般的爱。
为了抢救更多的伤员,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搬到了前沿阵地。在硝烟弥的战火中完成了一例又一例,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个又一的八路军战士。当手术用血不够时,他不顾身体的疲倦,挽起袖子,让医务人员抽自己的血——“我是‘o’型血,抽我的”。就是这样一位心中装着他人,医术高超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一台手术时因为不小心使用手术刀,把手指割破了。为了抢救战士们的生命,没有顾及自己的伤痛,继续做下一个手术。
在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战士的时候,由于当时战士头部受伤严重,红肿得厉害,因为白求恩急救心切,没有佩带手术用手套,在手指没有愈合的情况下,进行救治,不幸感染了细菌,不久因为当时医疗技术有限,不幸以身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