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1000字范文五篇

马振华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1000字

  《旧制度与大革命》说的是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由于变革没有带来预期效果,反而致使人民与执政者矛盾加剧,从而引发社会的大规模动荡。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阶级革命,对欧洲、甚至是全世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推翻了国王、教会、贵族的统治,将自由、平等的思想带往全世界。与此同时,它也是非理性的,暴力的,特别是革命到了后期,在雅各宾派当权的时候,有很多无辜群众被推上断头台,甚至比较具有改革精神的皇帝路易十六也斩首示众。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和第三部分主要写的是大革命,第二部分主要是讲旧制度对大革命所产生的影响。

  托克维尔对于旧制度最具有颠覆意义的观点是他认为法国的旧制度已经非常具有现代性了,而由此延伸提出他的第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在人民的生活已经不那么受压迫的时候发生的,革命爆发前的三四十年里,政府更关心经济发展,法律也变得相对宽容,对自由和生命的尊重日益上升,个人财富进一步积累,其实生活有变得比路易十四、十五时期更好,但是革命还是发生了。他在文中有写到“革命并非从压迫最深的地方爆发,而是从最轻的地方爆发,在压迫少的地方,人民反而最无法忍受”,这个观点听上去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可理喻,但事实却好像就是这样的,当你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里的时候,你是会很快的去接受这个世界对你的压迫,变得更加麻木,然而假如这些人生活在一个放松的、民主自由的大环境里,一点点的压迫对于他们可能都是难以接受的。当政府不能再保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就必然会点燃人民的怒火。

  这是我认为托克维尔在此书中所阐述的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和制度有关的,在书的第二部分里有介绍到,法国现在的制度所造福的大部分都是法国社会上层的人,而且在书的第三部分也有写到“人们经常看到,国王用于修路的钱被用在富人身上,而对人们毫无用处,人们常常花费金钱使通向城堡的道路更舒坦,却不用来使市镇或村庄的入口更便捷”,而且原先在农村的保护人民利益的资产阶级也纷纷移居到城市里,并且利用财富购买官员身份,享受特权,不再关注农村的事情,在这种环境之下,法国对于农民的压迫越来越深,以至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在这本书里,托克维尔为我们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光荣、这么理想的革命最后会变成如此暴力、非理性的动乱呢?他在书的第三部分写到“理论的善与行为的强暴形成对比,这是法国大革命最奇怪的特征之一,如果人们注意到这场革命是由民族中最有教养的阶级准备,也就是启蒙运动的那批思想家、作家,由最没有教养、最粗野的阶级进行的,就不会为此感到惊奇”,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是反对由底层阶级进行革命,他认为如果由皇帝自上而下进行改革,说不定结果会是好的。当时的旧制度已经拥有现代化的一系列完善的理论,如果政府不是只造福上层阶级,而是普及全社会的话,这场暴力的大革命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1000字

  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再没有种姓、阶级、行会、家庭的任何联系,他们一心关注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只考虑自己,蜷缩于狭隘的个人主义之中,公益品德完全被窒息。专制制度非但不与这种倾向作斗争,反而使之畅行无阻;因为专制制度夺走了公民身上一切共同的感情,一切相互的需求,一切和睦相处的必要,一切共同行动的机会;专制制度用一堵墙把人们禁闭在私人生活中。人们原先就倾向于自顾自:专制制度现在使他们彼此孤立;人们原先就彼此凛若秋霜:专制制度现在将他们冻结成冰。

  在这类社会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都苦心焦虑,生怕地位下降,并拼命向上爬;金钱已成为区分贵贱尊卑的主要标志,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流动性,它不断地易手,改变着个人的处境,使家庭地位升高或降低,因此几乎无人不拼命地攒钱或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发财致富的欲望、对商业的嗜好、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为最普遍的感情。这种感情轻而易举地散布在所有阶级之中,甚至深入到一向与此无缘的阶级中,如果不加以阻止,它很快便会使整个民族萎靡堕落。然而,专制制度从本质上却支持和助长这种感情。这些使人消沉的感情对专制制度大有裨益;它使人们的思想从公共事务上转移开,使他们一想到革命,就浑身战栗,只有专制制度能给它们提供秘诀和庇护,使贪婪之心横行无忌,听任人们以不义之行攫取不义之财。若无专制制度,这类感情或许也会变得强烈;有了专制制度,它们便占据了统治地位。

  反之,只有自由才能在这类社会中与社会固有的种种弊病进行斗争,使社会不至于沿着斜坡滑下去。事实上,唯有自由才能使公民摆脱孤立,促使他们彼此接近,因为公民地位的独立性使他们生活在孤立状态中。只有自由才能使他们感到温暖,并一天天联合起来,因为在公共事务中,必须相互理解,说服对方,与人为善。只有自由才能使他们摆脱金钱崇拜,摆脱日常私人琐事的烦恼,使他们每时每刻都意识到、感觉到祖国高于一切,祖国近在咫尺;只有自由能够随时以更强烈、更高尚的激情取代对幸福的沉溺,使人们具有比发财致富更伟大的事业心,并且创造知识,使人们能够识别和判断人类的善恶。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1000字

  “拜访”完仰慕已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嘘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世界名著呵。托克维尔犹如一位饱经世故饱读史书的老人讲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既生动有趣又别开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读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感觉非常亲切。不仅一般道理相同,就是许多“故事情节”也极其类似。有些章节只需把其中的“法国”换成“中国”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请允许我从大处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论证。.

  1. 新与旧

  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在旧制度母体中孕育成熟的。许多所谓的革命成果不过是移花接木旧瓶装新酒罢了。

  我们近代中国百年风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制度的胜利而言,它不单单是共产党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从中国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为图自强须学西方已成大势。先学西方的技术,再学其体制、文化,各个告败之后最终不得不抓最后一根稻草了--意识形态。而当时各种思潮尘烟并起,立宪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主张都没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了,只有*才能救中国。

  再拿我们最引以为耻的wenge来“说事”。它究竟是历史的逆流畸形,还是革命的继续?我们应从其爆发的原因说起。无论其客观原因(国内左倾,国外“修正”)还是毛泽东的主观原因(打倒官僚主义、建设更加高尚的*)都是大势所定,都是革命进程的因素“作怪”。毛泽东不过是煽风点火(也决非一时头脑发热),四人等不过是添油加醋而已。

  可见,历史洪流总是逐波推进一浪接一浪,我们切不可割裂了片面来看。

  2. 农民被抛弃

  托克维尔叹道:“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接着他分析其原因是农民被各阶级遗弃了,命运更加悲惨且无法自己改善。只能通过改变国家的命运来改善自己的命运。

  中国农民亦是如此,近代以来,官员致仕不再还乡,农民中有文化有钱财有志向的都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一些货真价实的土豪劣绅。除了几个戴眼镜的乡村建设者和国家征税征兵时会想到他们外,大多数农民也被抛弃了。政治似乎与他们无关,这尤其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得最明显,鲁迅作品中有着鲜活的纪录。而且因为战争频频,灾祸连连,农民的处境自然也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主力军。

  3. 文人的作用

  托克维尔又称:在18世纪中,文人成为法国首要的政治家,指导思想启蒙了大革命。中国近代文人的位置虽然没有这么显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建国以前。从林魏到康梁、严章,再到陈李等五四导师乃至以后的各色文人,是他们引进了新思想,开启了新风气,启蒙了心智,唤醒了人民,可以说,没有他们打开窗户放声喊,就不会有雄狮的觉醒怒吼。

  4.宗教特征

  中国革命虽然不能完全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完全称之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通过预言布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样"在社会与政府问题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说更自然的东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倾向也在当时中国人身上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并且同样作家们首先拿儒教开刀.因为"教会制度乃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和楷模,是他们进攻的庞大建筑中最为暴露、最缺乏防御的部分.""当宗教离弃灵魂时,它并不像经常发生的那样,让灵魂空虚软弱.灵魂一时充满了感情和思想.'"这些情感和热情已变成一种新宗教,它产生了宗教所产生的巨大效果,使人们摆脱了个人利己主义,崇尚英雄主义和忠诚。”从一开始就揭示在如此众多的人身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忠诚的的爱国主义、无私胸怀、真正的伟大。”这是非宗教倾向有利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倾向也会造成巨大的公害:“因为与其说宗教倾向使人堕落或风尚破坏,不如说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时的人们采取如此极端行为。”“在宗教法规被废除的同时,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革命家们仿佛属于一个陌生的人种,他们的勇敢简直发展到疯狂。任何新鲜事物他们都习以为常,任何谨小慎微他们都不屑一顾,在执行某项计划时他们从不犹豫拖延。”中国的革命者似乎也是这个种族的一部分呵。

  5.自由与平等

  本书还有一个重大观点,就是法国人民为了平等,宁愿舍弃自由。“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消失。”“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能看出我们如此熟悉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哪怕是奴役中的平等。在他们眼中,私人权利根本不存在,只存在公益。”“将政治自由引入与之格格不入或截然对立的制度和思想,这个意图60年来产生了多少次自由政府的徒然尝试,直到最后对这些徒劳无功的努力感到心灰意冷,终于抛开他们的第二个目的,回到第一个目的。于是他们归结到这样的思想:不管怎么说,在一个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毕竟还能尝到一个甜头。”托克维尔说得好:“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中国革命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中央集权与*的确是同一土壤的产物。”

  通过以上分析,似乎应该能证明我前面所言非虚了吧。当然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但是人们不深入到我们民族的性格中去,这种透视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承认,所以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法国以外类似的革命。”套用此话,“必须承认,所有这

  些相似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中国的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伟大、激烈的中国革命自然也有自身的原因和特征,不能完全搬用该书来解释比拟,但如果我们想深刻地描述透析中国这场革命,《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应该是少不了的楷模和参考。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1000字

  一本艰深的历史评论著作成了畅销书,主要归功于大人物的推荐。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并逐一进行了论述。诸如,革命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为什么教会成为了革命的对象?旧制度是怎么运行的?革命为什么首先在法国巴黎爆发?为什么在大革命时期,作家文人能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先说第一个问题,革命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在旧制度下,存在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贵族,尽管他们已不再享有政治权利,但他们仍享有税收特权;第二等级是教士,他们拥有土地、领主权并且也享有税收特权;第三等级是资产阶级,他们不享有政治权利和特权,但他们拥有财富和知识。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原因是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已越来越不满于特权的横行,他们最初是利用财富购买官职,以获得政府官员身份,来获得特权,不过当政府为了卖官鬻爵换取收入而大肆虚设官职,乃至官职泛滥、特权泛滥时,也就说明这一荒谬的旧制度不可持续了。

  革命的对象实际上是特权阶级,所以革命的思想自然便是“人人平等”。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教会成为了革命的对象?在大革命前期,贵族已逐渐没落,他们已不享有政治权利,只保持已不稳固的经济权利(或者如书中所说“金钱权利”)。而教士却掌握着实实在在的权力,他们拥有土地,领主权,什一税征收权,且很多是行政官吏。法国革命是以宗教革命展开的,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激起这样强烈的仇恨,并非因为它是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政治制度;并非因为教会不能在行将建立的新社会占有一席之地,而是因为在正被粉碎的旧社会中,它占据了最享有特权、最有势力的地位”。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哲学家、作家文人首先攻击的亦是教会,主要是因为只有教会才与哲学家抢夺思想领域的地盘。后面将介绍为什么哲学家、作家文人能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第三个问题,旧制度是怎么运行的?旧制度运行中,比较显著的特征有三个。

  第一个特征是隐蔽的中央集权制,在旧制度中,表面上看是封建制,各省自治,各省的大领主有省长头衔,但实际行政权力归于总督,总督听命于中央政府的唯一代理人——亦即总监。各城市均有议会,但议会只议不决,所有决议需经御前会议批准,而御前会议则听命于国王一人。所以,旧制度是表面的封建制,实际的中央集权制。

  第二个特征是特权的横行。在旧制度中,到处都是特权,贵族有特权,教士有特权,政府官吏有特权,特权可以售卖,所以部分资产阶级通过财富可以换取特权。特权的诱惑使人们醉心于攫取特权,公平平等遭到践踏,而抛弃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正如约翰密尔所言:专制使人变得冷嘲。人们在专制面前不是团结起来反抗专制,而是利用专制获取特权,以取得高人一等的感觉和经济利益。

  第三个特征是法律的弱势。如书中所说,法律文本和它的施行存在差异。只看法律文本,在旧制度下的法律也是十分完善的,甚至是合理的。但司法机构却屡遭御前会议的干扰,于是特权仍然凌驾于法律之上。也就说司法的不独立最终导致特权总可以规避法律的制裁。

  再说革命为什么首先在法国巴黎爆发?我们前文说过,由于中央集权体制的贯彻,外省的权力逐渐减弱,集中于巴黎。举办工商业和其他大部分社会活动,必须经过层层审批,既然需要权力批准,那么各种社会活动就需要靠近权力中心,这就是巴黎越来越大的原因。最终,巴黎就是法国了,外省已显得无足轻重。革命为什么首先在巴黎爆发,按作者观点,越是松绑的地方,越容易革命,因为一旦开始松绑,则仍然残留的绳索就更加显得不可忍受。其实按照社会阶层分析,巴黎集中了大部分新型资产阶级,他们对于革命的要求更加迫切,这就是革命首先在巴黎爆发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巴黎集中了全国主要的权力机构,也使得革命变得比较容易,因为搞定巴黎也就搞定了法国。

  为什么在大革命时期,作家文人能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按照书中观点,主要是两点,一是旧制度下,荒谬的社会现实越来越招致人们的不满,也给作家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实大部分作家文人所持的观点并不新颖,但之前之所以没有深入人心,主要是人们没有感受到现实的苦痛。二是贵族逐渐失去其政治权利,同时也失去了其舆论引导的能力,不再能给作家文人定调子,导致作家文人空前活跃,并深入人心。尤其是伏尔泰和卢梭,给大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这本书里描述的旧制度的运行,我想很多人应该不会陌生,除非你对所处的现实非常不敏感。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是九哥推荐的。

  说实话,真本书没怎么看懂,或者说引起共鸣的地方并不多。但并不妨碍我评价它是一本好书,一部经典。

  对这本书的内容很难有交集,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对法国大革命本身并不了解。仅有的一点印象也只是高中教的那点皮毛。可就是那点皮毛也已经被阉割,彻彻底底地只是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所做的实践铺垫。因而,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与看法不免落入狭隘的境地。

  二是对中国的政治理解太少。我很容易的发现1789年大革命时的法国与现在的中国真是像极了。但这种感情也仅仅基于一个愤青对中国当下现状的不满,深层次的问题我是把握不住的。

  但多多少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本书与其在说一场革命,倒不如说它揭示的是一个民族的本性以及一些普世的人文主义关怀。

  都说法国人是浪漫的爱革命的,看过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法国人是立体的,是矛盾的。他们是如此的嬗变,以至于让人把握到的特征不过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某些方面,或许只有多变矛盾才是这个民族的本质特征吧。法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政治家、哲学家,他们用他们的思想指明方向,却从不研究究竟应该如何去做。这不是说这个民族是行动上的矮子,他们对行动也是有着满腔热情的!但仔细想想,好像就只剩下满腔热情了?

  同时,这本书揭示了一些政治斗争的特点。一个民族发生的革命,不过是因为之前的统治者的统治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而溢出的结果罢了。可笑的是,统治的统治手段常常会被革命者重新拾起,以此来维护新建立其来的政权。

  书中对自由的论述也深深地打动着我。到底想想,我们的民族是不爱自由的嘛?恐怕只是习惯了被领导被统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