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5000字
根据“读书会”的安排,前几天,我抽时间阅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篇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很惭愧,虽然在中小学时学过多篇鲁迅先生的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等,对鲁迅文章的特点再熟悉不过了,但除他被选录进教科书之外的文章,我却几乎从未涉猎。所以,在读书会的安排下,我平生第一次看了《狂人日记》。这篇短篇小说我是在晚上看的,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到了很多,甚至都有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待心情平复后,我慢慢梳理了自己的思绪,形成了如下体会,借此机会和各位书友分享一下。
一、关于对《狂人日记》文章本身的理解
我读完《狂人日记》后,借助“度娘”大概了解了一下小说的创作背景、内涵解读、时代意义等,个人觉得《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创作技法的巧妙性。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豪,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是创作手法的创新、创作技巧的运用都是无与伦比,属于顶尖的高手。他不仅熟知中国文学史,也熟知外国文学中一些先进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距今年刚好100年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落伍于当今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创作潮流,相反,它似乎具有历久弥新、常读常新的魅力,是一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章。我觉得这是一篇用现代主义手法写成的现实主义作品,里面充满了各种巧妙的写作技法和情节设计。比如:拿序言来说,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用叙述的方式交待了“日记”的由来,而小说的主体却用白话文这种当时很时尚且已逐步流行起来的行文方式,并以“日记体”这种创新的方式写成,营造出逼真的氛围。另外,序言中写到“记中语误,一字不易”,而在小说情节中确实有些常识性知识的故意错误,比如“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等之类的,这种创作技法更加渲染了文章的真实度。这些其实是一种因虚构而生的真实,越是虚构的,越能让人感觉到真实,这是小说的一种创作手法,有兴趣的文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在此不再赘述。
二是小说表达的象征性。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鲁迅先生这篇小说产生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时光倒流100年,那时,从整个世界来讲,“一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帝国主义对世界瓜分还在继续,传统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霸主地位摇摇欲坠,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格局面临重组;在中国,辛亥革命结束刚刚不久,草创之民国风雨飘摇,经历了张勋复辟、洪宪帝制等闹剧,而北洋政府内部争权夺利严重,一言不合便动刀动枪,政局极度不稳,就像以前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有藩镇节度使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北洋军阀内部有封建帝王野心、独裁美梦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底层人民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科学、民主、自由的呼声与口号在世界各地不绝于耳。而当时长期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蹂躏与摧残的古老中国,更加渴望新思想、新思潮、新理论。鲁迅作为当时一位有时代担当、社会责任的文艺家,用手中的笔创造出这样一篇在当时看来可谓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表达愤世嫉俗观点的同时也警醒了国人。可以说,《狂人日记》中处处充满了隐语、隐喻,充斥着暗号、暗示,但读来却不显一丝的晦涩和一丝的让人难以理解;恰恰相反,我认为,只要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后,就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并能悟得些什么,这就是象征性手法运用到极致的体现。当然,关于某个观点、某种立场,为什么不直说,而要故意以这样“拐弯抹角”的曲折方式来表达,这一方面是由当时的政治氛围、社会氛围、舆论氛围、社会精神状态等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中一种的方法,有兴趣的文友可以去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三是作品作者的战斗性。毛泽东曾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诚然,先生鲁迅是在用笔杆子拯救中国,他是一名战士、一名斗士,他的敌人也是当时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敌人,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兵荒马乱的混乱年月,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态度反差如此鲜明;可以说,不论是他的语言还是他的行为,以至于他的全身上下都是充满了战斗性!《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序言讲“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后明白,这日记分明是一位“恐惧强迫症”的精神病人所写,而这位“病人”后来病好了,也认为这是自己病中所写,却仍将日记取名了“狂人日记”,而不是“病人日记”,可见这里面是有良苦用心的。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能做到有所不为的人很多,而达到进取的“狂者”却少得可怜,大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有觉悟的战斗者真的可谓是寥若晨星、渺如冬草!当然,在文章中指出了更残酷的、更冰冷的现实,就是连“明哲保身”的人都无法存在,因为这个社会上的人只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和“先吃别人”与“后被别人吃”的逻辑,那些有胆量的战斗者、斗争者,也就是改造这个破烂社会、拯救孩子的革命者又在哪里呢?
二、关于由《狂人日记》所想到的
《狂人日记》这篇文章充满了时代性,它为那个时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我们学习它,如果仅仅讨论它对于那个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或者说将它放在100年前的那个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我觉得价值不大,因为世殊时异、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我们不能食古不化、泥古不变,需要的是与世推移、与时俱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也并不觉得《狂人日记》过时了,恰好相反,我觉得《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价值观还在继续引领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现在需要加倍认真地去学习它、研究它,学习它的精神、研究它的实质。从这篇文章我主要想到了3点:
一是要做一个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鲁迅先生绝对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那样一个年代,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国人的精神方向,他无疑是超前的,是时髦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篇感时代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之尖的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仅应关注当下社会的现状,还应练就一双“见微知著”的“法眼”,见目前而知来者,这样才能够领先于人,进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雨绸缪”。古语说:“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一些细节可以让我们判断并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象箸之忧”的故事,话说当年商纣王刚刚即位,刚开始也十分勤政,但有一天他吃饭时用起了象牙筷子,大臣箕子见了就感到害怕。因为箕子认为,大王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会不用陶杯,而改用犀角做的玉杯;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会吃粗粮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高高的亭台上吃。果然,过了五年,纣王造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之刑,并因此而亡国。所以说,箕子看见象牙筷子便知道了天下将有大祸降临,这就是典型的见微知著。都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肇始也是从一些细枝末节开始的,而对于这些,永远都是那些感知灵敏的有识之士率先看到。北宋改革家范仲淹曾说过一句气吞山河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作为一个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必定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怀揣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忧人之所未忧,急人之所未急。有人会问:何必这样杞人忧天呢?这能有什么好处呢?我会回答说:是的,这样做很难获得什么好处,但它却可保证一个人在纷乱的世事中不容易堕落。我们需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做时代的领路者、领航员。
二是要做一个黑暗面前的斗争者、战斗者、革命者。《狂人日记》中描述的那个精神病人的“主观世界”看似变态,但对于当时身处其间的中国人来说又是那么真实。鲁迅先生将那个等级森严、迫害残酷的封建主义旧社会比喻成“吃人的社会”,又是那么贴切与入木三分,同时他又是对这样的社会如此的嗤之以鼻。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撰写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指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我们知道,社会只要存在阶级矛盾,就会有阶级对立,就会有剥削的存在。而人剥削人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人吃人的社会呢?我查了一下,在短短的一篇《共产党宣言》(加上序言)中,“剥削”一词出现了22次。通过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当今中国已进入*初级阶段,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消灭了阶级对立和剥削。对于一国是这样,但放眼全球呢?还有多少国家和地区正上演着“人吃人”的惨剧?我国自尧舜的上古时代就提出“大同世界”的理念,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的党中央也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并获得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的肯定和赞许。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很多事都不再是一国之事、一域之事,各国、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就像“蝴蝶效应”所说的那样,我们地球人类真正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我想,只有到那时,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会变为现实吧。反观当前,*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为人类消灭剥削开辟了“中国方案”,但在世界范围内却仍在上演着多少人剥削人、“人吃人”的惨剧,有的地区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大国之间的“零和博弈”有增无减,人类距离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何其遥远!而回望历史,近代以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对亚非拉人民的掠夺、奴役与迫害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在第一步就是以这种“吃人”的方式开启了他们所谓的发展和进步;时至今日,在全球范围内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人对人的剥削远没有结束。所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而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警觉和警醒,树立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被世界改变是不够的,在面对一切腐朽与黑暗势力时,我们还要做一个无畏的战斗者、无私的斗争者、无惧的革命者,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为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进而改造世界、创建美丽人间做出一份贡献!
三是要做一个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奋进者、贡献者。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塑造的这个“狂人”又不禁让我思接千载,“我本楚狂人,凤歌嘲孔丘”,两千多年前那个楚国狂人“接舆”仿佛历历在目,我似乎看见他一副酒醉醺醺、高傲自负的样子,径直走到大路上拦住孔子一行人的马车,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那首歌谣,而彼时,周游列国的孔子和弟子们满目疲态,惶惶如丧家之犬,他们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道德仁义”的纲常伦理未被一邦诸侯接纳。那时,传统的“礼乐”文明构建的体系正在崩塌,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之中,这样的乱世愈演愈烈,在孔子之后又延续了数百年。但孔子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所创建的儒家学说成为两千多来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部分,至今影响着国人乃至世界。我们在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中会读到对那些“封建糟粕”严厉的批判,是的,我们必须承认,古老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中确实存在糟粕,但需指出的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本身就应该在秉持一中扬弃的精神,形成一种批判的继承。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巨大成功,那目中无人、一副狂态的“狂人”接舆也不会名留后世了。“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2016年,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这让我不禁又浮想联翩,想到那“堕泪岘山”的故事。话说西晋名将羊祜喜游山水,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饮酒赋诗,终日不倦;一次,羊祜慨然叹息,对身边的部下一群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湮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是啊,数千年的历史中,风流名士如过江之鲫,真正能流芳千载、名留后世的又有几人呢?我们说,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你我都属于亿万人民中一份子,都应做历史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做阻碍历史发展的阻力,甚至做出逆历史潮流的举动,如果一不小心,不要说湮没无闻,更危险的是有遗臭万年的危险!**也曾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各位文友,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发扬光大,当然,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先进文化,我们也要发扬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精神,做到为我所用,在不断丰富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时,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狂人日记》读后感5000字
初读《狂人日记》,觉得作者鲁迅先生似乎在说梦话,内容凌乱近似无逻辑,于是,写这篇读后感,也从“梦”开始。
“狂人”近于“疯”,在做着“恶梦”,在境象中充满了青面獠牙的家伙,黑暗阴森的笑,古怪的语句。却借着“疯”,把带着愤怒、惊恐的鞭子一下子打到了隐痛之处,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每个人都睁着眼睛说谎话,互相深疑,都想控制别人,却都无力超越他人,因而斤斤计较着。“狂人”被道得“疯狂”了,从而说出一堆真话。
都说是“揭露传统封建礼教的丑恶”,但,何以惟有此篇有如此之名声?抛舍某领袖对于鲁迅先生强加的评价以及历来的噪音,让我们关注文本。
最让我眼前一亮并感到好奇的,并非其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批判,而是:“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妹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十年以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据此,我想,鲁迅之所以不凡,其深刻的怀疑性以及随之而有的批判性,也许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引文中,他不但怀疑,批判了那些“吃人的人”以及“礼教”,连自身,他也怀疑,他也反思自己,他也肯直面事实,他也批判。
有这样一种说法:真理,首先应该是真相。尽管,从逻辑角度而言,此话似有语病,但其所指,我已明白。古今能直面现实、勇敢说真话的人,有几个呢?博学如朱光潜、巴金、郭沫若,为了“活得好一点”,“安逸一点”,就唱着钢铁坦克极权的赞歌,畏首畏尾。鲁迅之所以能深刻、透彻看破迷雾,其求真之愿,实为大因由。因此,才有了这“反常”的“狂人”。
问题是,“反常”、“疯狂”、“梦呓”之后,怎么办?每天身处一个死寂的社会,每个人都认为你“傻”、“疯”、“狂”,而且,每天的生活,还得照样过,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缺一不可。年深月久,心灵能抵抗得住吗?“耗散理论”告诉人们,只有“系统的开放,才能让物质,信息等从无序走向有序。然而,如何能够坚守,不断进步突破局限,实乃大问题,毕竟,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
必须注意的是,“狂人”身体复原后的“赴某地候补”。由激烈地反封建制度及其文化开始,后来被迫害致狂,留下“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日记二册”,最后,病愈,做官去了。也就是说,“狂人”抛弃“狂”时的思想和原则,选择了委曲求全,终究无法抵抗来自整个社会的“黑暗力量”,重新成为“奴隶”了。鲁迅为“狂人”安排了做官这个结局,实在是太清醒了。从“救救孩子”那既悲切又空洞的“呐喊”,联想到“狂人”愈后默默无闻地就范做官,可以感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文化扭曲先行者人性,毒化他们灵魂的顽强而又可怕的力量,就可以看到极大多数尚无原创的强大的思想体系的改革者可悲的下场,比如康、梁,乃至正在写文章的我,都不过是“借助别人的武器来战斗”,罢了。
就个人经历而言,突破个人局限,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并且,充满偶然性。在我记忆中,有三次半偶然半个必然导致的突破。其中,最迅猛最明显的突破是从高一开始的。当时,年级有文学社,授课老师是年轻而充活活力的董晶晶先生。他为我开了一扇窗户,并且,因为我一向好阅读,当时遇此平台,当然要好好把握。于是,开始了相对大量而广泛的阅读。此外,当时促进我几乎全力投入文学的因素还有三个,一,我当时不堪功课成绩之重,理化生几乎让我绝望,一绝望就就得寻找精神寄托;二,当时我出任学习部部长,是学生杂志《星海扬帆》的主编,边学边用,学用互助;三,当时遇一志向与性情、爱好相投之人,每天玩着高强度的诗词背诵游戏以及文字游戏,快乐而充实。五大因素再加上一丁点上进心,方有了今天的我。但即使有过这样的心理历程与经验,也不能让我坚信我以后不会成为一个空虚无聊苟且偷生之辈。
行文至此,似若离题。
鲁迅先生对“娜拉走后,会怎样”提出了两种可能: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今天在此,幼稚地提出第三种可能:继续前进,因为“狂人”可能会喜欢上求真求知的快乐。
可是,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又会出现:随着发现、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会变得怎样?我还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地板脏。我求证过,当我赤着脚走上一天的地板,抬起来看,黑如煤炭。因而,“推论”得出,狗也是“脏”的,因此,一直怕狗,怕与它接触,尽管在理性上,深知“万物生而平等”,但情感上始终无法接受狗,称“狗”而非“犬”,足为证。同样,小时候看到新闻报道,是关于飞机失事的,由此,害怕乘坐飞机。尽管我知道,飞机失事的概率十分低。也许,知道得越多,限制越多,“无知者无畏”,也许,就是经这样的推理得出。但,我绝不会选择做“无知者”。9·11灾难发生之时,那些投入救人行动中的人,难道不知道危险吗?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想,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真正决定了一个人走向的因素,主要是两个,一为常识,一为本能。本能也分两部分,一为“生理本能”,一为“继后天训练而成的属于自身的能力”,即对一事作出近乎条件反射的反应,视为“能力”或“本能”。“知道越多,限制越多”的原因,也许,正在于当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经历越丰富,就越相信自己的经验,当新事物出现时,很难及时而准确地作出反应及判断。毕竟,人是很难超越自我经验而存在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的大局限,大悖论,大悲哀所在!我由个人经验所得的“娜拉走后”第三种可能,即为证。
上帝又要发笑了。
可是,还有一堆问题。个人的经验既是人的丰富认知与判断力建立之源,也是人的局限性的根本,那么,是否意味着,最没有经验的时刻就是最没有束缚的时刻?或者说,童年时提出的问题,是否就是一生的局限的边界,所谓“救救孩子”?那么,人,穷尽一生,会有多大进步?人为何而生?
《狂人日记》读后感5000字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内容丰富,深刻。其中的奥妙也不是我现在可以完全解读,所以既然是读后感那么我也就记记自己的感触而不必去像写论文似的官方地,整体地概括,只是撷取一些有感触的片段,真实地反映出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以后再步步改进吧。
文章中的第九节给我很深的印象,“自己想吃人,又害怕被别人吃了,都……”这段话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包括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敌意,大家都觉得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觉得要进入社会就要留十二个心,事事算计,害怕被人吃了,大概指的就是对社会的恐惧和对人心的提防。自己想吃人表明了虽然很多人,抱怨社会的不公,人心的冷漠,但他自己未必是善良的,未必会不制造这种不公,未必不会对他人冷漠,抱怨只是因为他现在处于弱势的一方。这一心理反映出的是个人的自私冷漠造成社会的自私冷漠,然后社会的自私冷漠又进一步给社会中的人施加压力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去了这等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大部分人是厌恶那种生活的,如果拿掉这种防人之心和害人之心,那生活该是多么温暖而精彩啊,人与人互相关爱,理解,而不必人人自危,互相搀扶,共同进步,而不是互相倾轧,但从历史上看,只有出现大灾难的时候尤其是天灾的时候,人们才会同心同德地去应对这些灾难,一旦外部的灾难消失,人们又免不了要内斗了,希望有一天,这个规律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打破吧。
“这只是一条槛……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表明了人们深陷那种害人害己的处世原则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反而也拉住别人,希望能把社会对他的冷酷转嫁,旧社会封建秩序带来的压抑与伤痛,他也要让后人尝试而且死也不肯悔改,说明人性的扭曲,自私已经到了极点,以前我总奇怪,人人都说社会复杂黑暗,但为什么没有人说要去改变,现在我才明白,改变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旧势力积重难返,不是一时能够破除,个人力量微小,结果只能是被这个社会的残酷而伤得体无完肤,必须有大无畏和勇敢的牺牲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人才敢于去挑明一切黑暗,去直面社会的残酷,在一片冰冷中勇敢地站立,为真理呐喊,那样的勇士很少,而鲁迅先生就是这种人,这种人势必要走在社会的痛苦中,生活充满了斗争,有时甚至要一生潦倒困苦,更可怕的是世人的不理解冰冷的目光,而且可能失去很多个人的幸福变得十分孤独,但真正的勇士不会被打倒,就像毛泽东同志,为了中国的革命,妻子,孩子,弟弟,妹妹,一家多人因此丧命,代价是巨大的,但为了心中的信仰,在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关头,他熬过去了,并最终迎来了一个独立的新中国。
另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地方是,它的语言精练,虽然都是以极平常的文字组合成的文章,但其表意丰富,语言精妙,思想的高超,读起来竟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有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留与后人细细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