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也被称为最严新政,记者从参与《办法》讨论的专家处获悉,《办法》的二级文件和相关配套细则已基本成型,预计将于近期公布并征求意见。同时,有关部门和专家已经关注奶粉跨境购或存监管的“灰色地带”,已在研究新的监管方案。
在最近一次举办的“配方注册制后的乳业监管”课题会议上,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表示,目前《办法》的二级文件和相关配套细则已基本成形。《办法》具体的实施时间安排如下,2016年10月1日是企业的品牌和配方开始注册的时间,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品牌的注册时限是到2018年1月1日。
参与讨论的乳业专家宋亮告诉记者,二级文件和相关配套措施主要是技术性的内容,主要针对奶粉生产企业等,预计近期就会公布征求意见稿,政策调整期限也会很快公布。
在今年6月8日公布的《办法》正式稿中,规定原则上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配方,相比征求意见稿多出原则上三个字,一时也引发了业内“或许配方系列能突破3个”的遐想。但宋亮表示,原则上的意思是如果是小企业未必有3个名额,大部分企业都是三个,对于产能比较大的企业能否放开3个配方系列的限制,但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奶粉跨境购的监管问题也被着重讨论,而此前这一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海外贴牌的重要渠道,有关部门和专家担心,由于监管一直不明确,在配方注册制实施之后,跨境购会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近年来,随着一批跨境电商网站的兴起,婴幼儿奶粉跨境购增长迅速,当前跨境购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早期的`海外代购如淘宝代购等,通过境外线上购物海淘,以及跨境电商,如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
记者在多家跨境电商网站上看到,所售奶粉多数以进口产品为主,且版本众多,比如仅爱他美品牌就分为德版、澳版和授权行货,产品均从自营保税区发货。
虽然有监管,但跨境购一直被认为是贴牌奶粉甚至“假洋鬼子”奶粉的重要销售渠道。在中国认监委公布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中,目前获得认证的奶粉生产企业共有73家,有报道称,通过跨境购进入中国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有近千个。
业内担心的是,本来在实施配方注册制之后,未通过配方注册的婴幼儿奶粉将不能在中国境内销售,但是在跨境购模式下,这些未注册奶粉通过海淘、代购或通过跨境电商网站,通过商户利用购买身份证号刷单的形式却能变相进入国内。
参与跨境购监管讨论的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正在讨论如何将整个跨境购完全纳入到线下监管体系范围之内,国内保税区仓库批量进口的奶粉将纳入监管范围。而对于部分保税区仓库在境外的情况,有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存在漏洞,正在研究如何堵漏。目前海淘、代购等C2C的消费者个人购买行为无法约束,但可以对其购买来源进行控制,未来将出台的《电子商务法》中,可能将承载交易的平台经营者纳入监管,并配合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加强监管的力度。
不过该专家也坦言,由于牵扯部门较多,且问题比较复杂,现阶段还有很多内容没有确定下来,但有关部门对于跨境购监管整体收紧的态度是肯定的。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对进口奶粉需求旺盛。今年1-6月,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9.45万吨,同比增长26.1%,价值12.96亿美元,
宋亮告诉记者,2015年通过跨境购形式进入我国的奶粉数量,按出厂价计算销售额预计在100亿元人民币,而国内的一年奶粉总销售额约为800亿元人民币,国内婴儿奶粉市场受跨境购的冲击很大。目前来看,新政规定只有完成配方注册的奶粉才可以进口,这将对现有的奶粉跨境电商影响较大。
瞭望智库乳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注册制落实后,跨境购市场将突出“大电商+大品牌奶粉”的形势,海外贴牌和中小品牌被清除出市场。
而国家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也曾在会议上表示,外国奶粉企业对新政抱有反对态度,如果来华注册配方后,意味着不可能再替别人生产奶粉,这样它们就有部分产量无法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