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电影观后感1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故事主要讲述了年轻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给贵族朋友巴萨尼奥筹办婚礼,向无良的债主夏洛克借钱,可惜未能按时还钱,就在他决定履行割一磅肉来还债的时候,好友的妻子鲍西娅以聪明才智帮助他脱险的事情,反映了莎翁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宗教和法律等问题的看法。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故事是讽刺了那些像夏洛克一样自以为是、刻薄爱财、唯利是图的小人,赞扬了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伟大尊贵的友谊。可是我却非常同情这个视财如命的犹太人。文中诚实守信的安东尼奥,不离不弃的巴萨尼奥和美丽聪慧的鲍西亚都让我无动于衷,唯有这个似乎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的贪财之徒使我心生同情。同情并不仅仅因为除了他以外,剧里的每个人都有完满的结局。在人们厌恶鄙弃夏洛克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他在官司输掉的那一瞬间也失去了堪比生命的信仰。这场所谓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的喜剧在我眼里看到的却只有悲剧——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如果要这样来反衬主人公们的伟大是不是显得太残忍了。
我记得初二的课本里就有一篇文章,是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的。老师截了一段威尼斯商人电影的视频,就是开庭审判的那一段。夏洛克在被判决剥夺信仰那一刻的痛苦表情让我记忆犹新。就在所有人为安东尼奥高兴的时候,这个可怜的犹太人却抱着头痛苦的哭喊着。失去信仰让高大的夏洛克一下子像被掏空了一样。
夏洛克的过分爱财和残忍确实不可取,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友情也应该赞扬,但是那些无视夏洛克被剥夺信仰而痛苦不堪的人,甚至说这样是活该的人难道不过分么。我没有否定安东尼奥身上值得学习的特质以及他和巴萨尼奥的伟大友谊,可是与此同时我对夏洛克也是更多了一份同情。这部看似喜剧的悲剧正是揭露了作者对于那个时候的金钱、信仰和法律的看法。
威尼斯商人电影观后感2
语言之华美(所有人说话就像在吟诗一般),内涵之深刻(后文)。咱虽然不能说完全读懂了,但是还是给咱很多的启发。
看惯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偶而换换口胃,欣赏一下他写的喜剧,也蛮有味道的。上个星期,我读了莎士比亚写的名著《威尼斯商人》,让我感觉到友情的珍贵。主人公安东尼奥和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的友谊更显得无私。《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亚其他的剧本一样,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青春的向往。我觉得这个剧本的情节曲折有趣,洋溢着十分浓厚的喜剧色彩,也体现了莎士比亚本人在生活中开朗乐观的性格。剧中有个既可恨,又使人同情的人物,他叫夏洛克,是个犹太人,放的。他唯利是图,贪得无厌,但是他也是一个受歧视的犹太人。剧中他代表受压迫的犹太人说的一段话一直令我难忘:“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性?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能受同样的武器伤害,同样需要医药治疗,冬天会觉得冷,夏天会觉得热,跟-一样吗?”他为一个受苦受难的民族发出了不平的呼声。我比较喜欢那个鲍西亚。她优雅高贵、温柔多情,有高度的智慧,敢于机智果断地投身于行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妇女不比男子差。这本书写出了当时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儿的真实故事,人间的亲情和友情比什么都重要,这本书写出了我们对待朋友应有的态度。想不到莎士比亚写的喜剧是那样有趣味。
好吧,既然是经典,也学过其中的一些经典片段,但是不把原作完整看一遍是无法了解其中精华的。虽然宗教背景知识咱还是有一些资本,但是看电影中的人出色的演技,完完全全的诠释了16世纪发生在水城威尼斯共和国,因-和犹太人之间矛盾产生的这一个故事之后,才认识到咱对于那个时代的事情还了解得太少。
故事主要的主人公有三位,除了家喻户晓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同名的犹太商人夏洛克之外,还有两位居住在威尼斯的-商人,安东尼奥和巴塞尼奥。
一切的源头来自于巴塞尼奥与一位出身门第很高的小姐鲍西娅相恋,但是以一介负债累累,穷困潦倒的面貌是无法娶她的,所以巴塞尼奥便向他的好友,在威尼斯商业上很有名望信誉的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因手头没有现金,所以以自己的名誉让巴塞尼奥向别人借钱,可不料巴塞尼奥借钱的对象,居然是安东尼奥商场的死对头,放的犹太商人,夏洛克。
夏洛克一直因为安东尼奥良好的信誉,并且因-教规借与他人钱不收利息等为由深深痛恨他,而且安东尼奥因为宗教与种族关系,把商场上投机赚钱的犹太商人夏洛克视为狗一样看待。终于借这个机会,夏洛克以三千个金币无法偿还为代价,要割走安东尼奥胸口的一磅肉,并与安东尼奥签订了契约。
终于,安东尼奥的海上生意失败,在他宣告破产的同时,巴塞尼奥求婚成功了。安东尼奥在法庭上看见了他的'朋友巴塞尼奥,新婚的他愿意为安东尼奥还清两倍的债务,而商人夏洛克却因为女儿出走,加上长期以来对-的憎恨,只求法律让他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这一段貌似都学过哈。。)最后,假扮法官鲍西娅聪明的利用法律,不仅让夏洛克无法下刀,反而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
威尼斯商人电影观后感3
《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剧中情节线索到这里会合,主要人物全部登场;矛盾冲突双方正面交锋,决定了胜负;全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夏洛克和鲍西娅的形象以及全剧的主题思想在这一场都得到充分的表现。这场戏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前后两半,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鲍西娅的戏。莎士比亚精心设计的这场戏,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合情合理地展示了人物形象及矛盾冲突。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赞扬过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法庭”一场来看,它写法庭审判,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却把这场戏写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作者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推波助澜,将矛盾的双方推向白热化,然后奇峰突起,使剧情急转直下。这种大开打合、曲折有致的情节安排,显示了莎士比亚杰出的戏剧才能。这场戏围绕着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展开戏剧冲突。夏洛克上场之前,威尼斯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告诉我们,安东尼奥被捕入狱以后,公爵曾一再劝告夏洛克作一些让步,可是夏洛克顽固坚持,公爵对这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毫无办法,不得不让他们当庭质对。这一段简短的开场承前启后,交代了场景,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夏洛克一上场,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相继与他展开辩论,要求他放弃处罚,但都遭到拒绝。公爵劝他慈悲为怀,夏洛克坚持“照约执行处罚”,其原因在于他“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在夏洛克看来,只要有钱,自己喜欢怎样就可以怎样,谁也管不了。巴萨尼奥许以两倍的金钱替安东尼奥还债,夏洛克不为所动。他以富有论辩性的语言,死死抓住资产者有利的威尼斯法令,当众宣言:“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你们的法律见鬼吧!威尼斯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葛莱西安诺怒言斥骂,他反唇相讥,冷嘲热讽,刻薄挖苦,而且当场磨刀准备动手“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的反驳也越来越厉害,显然占了上风。巧妙的铺垫手法使剧情有层次地推进到高潮。就在戏剧冲突发展到不可开交的关口,鲍西娅以律师身份出场了,剧情有了转折。她登场后并不直接宣判,还是委婉地劝导。但她一再宣布坚持依法审理,这无疑于鼓励夏洛克坚持处罚。夏洛克再一次抛去道义,放弃大量赔款,也就是断绝了自己的一切退路。最后,鲍西娅又劝他从起码的人道出发,在割肉时请一位外科医生,以免安东尼奥丧命。夏洛克的目的就是要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等于当众表示自己要杀人,这就为鲍西娅判他有意谋害威尼斯公民的罪名提供了依据。鲍西娅以请君入瓮的方法让夏洛克自己钻进死胡同。鲍西娅的上场,对矛盾冲突的剧烈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表面上看,鲍西娅似乎是处处为夏洛克打算,而实际上把夏洛克一步步地逼向绝路。剧情发展到鲍西娅宣判,急转直下。鲍西娅接过夏洛克坚持的“照约处罚”判决只许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准多一点也不准少一点,即使是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夏洛克惊愕之余要求撤回原诉,但鲍西娅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将其一半充公,将另一半判归受害一方。鲍西娅执法如山,夏洛克只好节节败退,彻底败诉。被剥夺了财产又嗜钱如命的夏洛克,绝望地嚎叫:“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鲍西娅的一场戏,是神来之笔。她持着久负盛名的培拉里奥博士的一封推荐信,获得了公爵的信任。鲍西娅走上法庭,在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问题上,事情似乎完全按夏洛克的意向发展。夏洛克兴高采烈,得意忘形,百般奉承,誉之为“但尼尔”。众人陷入绝望,安东尼奥向朋友告别。就在这时,奇迹出现,剧情急转直下。鲍西娅的“照约执行”竟使夏洛克陷入绝境,恶人终于受到了惩罚。在这场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
威尼斯商人电影观后感4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进入成熟期的代表作,其隐含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远远超过前几部喜剧。结合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部戏剧的主题其实不难把握。全剧以爱情和友谊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作家博爱、宽容、仁慈的-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他相信仁爱之心可以化解矛盾、消除偏见,共建理想的社会。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剧作体现了反对封建束缚、尊重个人价值的时代精神。同时,莎士比亚也是个虔诚的-徒,在-的教义和时代背景的局限下,他的进步思想是有限的,众矢之的的犹太民族也成为他鄙夷的对象。他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放弃对犹太人的偏见,这一点其实从他倾心打造的-忠实的形象代言人安东尼奥身上就可以看出来。虽然他也借助夏洛克之口说一些肯定犹太民族应享有和其他民族平等权利的话语,但是他对夏洛克这个人物整体的命运走向和结局安排也是非常具有思想色彩的——让他皈依-,否则就结束他的性命。这其实就包含明显的宗教压迫色彩。尽管莎士比亚对犹太民族存有偏见,但这种偏见是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他相信-的博爱精神最终会将犹太异教徒同化。由此可见,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在主题思想上,这部戏剧有对-之间的真诚友谊的歌颂,有对纯真爱情的歌颂,还有对夏洛克这样的高利贷者狡诈贪婪本性的鞭挞以及对宗教冲突问题、种族平等问题的思考。
在了解了剧作的时代背景之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相对就容易多了。
夏洛克作为剧中第一大反派人物,最为引人瞩目。他有着犹太人的经商才能,也有着放高利贷者的贪婪、吝啬、狡诈和残忍,他有令人憎恶的一面。同时作为一个异教徒,备受歧视的犹太人,他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
威尼斯商人电影观后感5
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您骂我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好,看来现在是您来向我求助了;您跑来见我,您说,“夏洛克,我们要几个钱,”您这样对我说。您把唾沫吐在我的胡子上,用您的脚踢我,好像我是您门口的一条野狗一样;现在您却来问我要钱,我应该怎样对您说呢?我要不要这样说,“一条狗会有钱吗?一条恶狗能够借人三千块钱吗?”或者我应不应该弯下身子,像一个奴才似的低声下气,恭恭敬敬地说,“好先生,您在上星期三用唾沫吐在我身上;有一天您用脚踢我;还有一天您骂我狗;为了报答您这许多恩典,所以我应该借给您这么些钱吗?”
影片的最后,安东尼奥当然毫发无伤,他的威望比昨日更甚,得到了友谊,也得到了更多的财富,此时导演也把观众带向了影片的高潮:威尼斯公爵宣布要没收夏洛克所有的钱财,并以“犹太人直接或间接试图谋害-徒,都将被处以死刑”的威尼斯法律剥夺夏洛克的性命,这时安东尼奥向大家显示了他宽大的胸怀——
将夏洛克一半钱财充公,剩下一半将由安东尼奥代为托管,等到他死后,交还给他的女儿杰西卡。但是前提是夏洛克必须放弃自己犹太教的身份,而改入-。
夏洛克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的犹太人,没有什么比让他放弃自己身份更残忍的选择了,尽管他也珍爱金钱、珍爱生命。当你看着夏洛克在听到宣判后手握犹太教的圣物,痛哭失声;当你看到最后他在面对犹太教和-都无所侍从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上等人”安东尼奥用自己的仁慈和宽容对这个“下等人”实施了最残忍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