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1
最近连续在看孙皓晖老师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感触很深。
剧中很多神来之笔,开头的杀人铺路即位一条龙,宣太后的“参通天地人”,裸背画江山的蛰伏野心,结尾的“六国说灭便灭”……回想起来,有很多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其实缺点也不少,比如非常明显的穿帮:秦王嬴稷都老了而韩王还是嬴稷刚即位时的那个模样;白起给秦王写诏书时那么飞快的笔速写小篆;还有白起范雎的脸谱化。毕竟是历史剧,毕竟是在讲战国,当其他角色都各居其位的时候,白起至善,范雎至恶,削减了人物魅力,也弱化了这两个人结局时本应给受众带来的更强的震撼等等。
但嬴稷这个角色,从头至尾都很精彩。从青年到中年老年,从藏不住心事的青年到真正的孤家寡人、充满野心的君主,一路走来完全不突兀,潜移默化的成长和转变令人振奋又感慨,尤其是看到他在胳膊上划下“参通天地人”的一竖时,五十年岁月倏忽,他不再是当年的嬴稷,却又依然是嬴稷。
有人说白起和苏秦是真君子,我认为却不然。一切高尚行为的背后都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其实谋名的人有着更大的欲望,所以和口腹之欲等低级欲望相比只能说是欲壑难填,而遑论孰污孰净?是否真君子,在政治面前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人世无常,人情冷暖,奔忙一生,碌碌无为。然此无奈悲苦之一生,若能遇见斗沙片刻之美好,已足矣! ”——苏秦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至勤至性,为所爱之人可付诸生命,集六国之相印,权倾天下只为孤注一掷灭齐,何等大义。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还有蔺相如、后来的荆轲等,蔺相如这个间色演的好,就如秦王说的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怪不得南方多出温润如玉的君子,而燕赵的北地多出慷慨悲歌之士。 可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好的历史剧则在保留神话光环的同时尽量接近历史事件,塑造丰满传神的角色,传达当代人对过往的感情,赋予过往对现实的意义。
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2
在两千多年以前,是哪个国度结束了战国时期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哪个帝王完成了天下一统的伟任,是秦帝国,是秦始皇。
在小时候我还不懂事的时候,我曾经觉得大秦是天下间最邪恶的国度,而始皇帝则是最可恶的君王。但上了高中后,我渐渐的觉得没那么简单,我想象不到秦朝做错了什么事,竟要引起天下之人围攻。后来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大秦帝国,我才了解到,人的主观映像对于历史的误解是有多么可怕。
在战国之初,秦国被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都认为是蛮夷之国,不懂礼仪邦交之国,其地位比起楚国还要差很多。直到孝公继位,发出求贤令,从此秦国举国上下开始尊敬人才,而后商鞅入秦,力图变法改变了秦国落后的局面。从此秦国一改往日落后局面,一局成为天下第一战国。引来了诸多山东士子入秦。如张仪,蔡泽,李冰等。再者,武将也有许多属于外来的如蒙恬一家等。
在长平之战后,天下战国都落入了低谷,各国都在寻求变法之道,竟皆在模仿秦国的变法之道,单从这上面讲就不能说明秦朝暴政了。而且大学士旬况当时也指出说“变法必学秦”,此等话语在史记里依然可循,难道有错吗?
始皇帝横空出世后,以自己的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在他上位后几乎是以一己之力,镇压嫪毐,放逐吕不韦,试问有哪个少年在自己十几岁时做到这种事,数千年来也只有一个康熙,仅仅如此。而始皇帝更被李贽称为“千古一帝”。我认为,始皇帝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为的伟大皇帝一点也不为过。可能有许多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实行的是暴政,但试问如果单单只是暴君,是要如何一统天下,不是应该先窝里反,先被人干掉吗,前世的夏桀,商纣都是这样的。倘若山东六国自己的政治和政策当真如此的清明,光明磊落,又岂会如此轻易的被秦一统天下。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暴秦,苛政,这是可笑之极,倘若秦这是如此,为何又会被荀子大师格外推崇呢?在《强国篇》中,旬况大师做出了最高的评价“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魏国的李悝变法,虽然成功但并不彻底,只是改变了军制,而内部的吏治却没有多大改变。楚国的吴起变法,因为吴起的死去而破产,楚国恢复了旧制。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因为,不可抗力的外力因素,韩肃侯申不害战死,从而结束。燕国的乐毅,剧辛变法也因为燕昭王的死去而结束。齐国的齐威王整治肃吏也因为治标不治本而失败,六国中最成功的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虽然成功,但却也只是因为军力增强,但内部的政治问题却没有多大改善。
惟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历代明君才真正做到了守法护法。秦惠文王虽然车裂了商鞅,但却依旧支持商君法,拔出了老贵族,真正达到了一个巅峰。
现在想想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完全是笑话而言。感觉完全是针对山东六国的,因为秦国内部极少人是通过血缘关系得到高官爵位的,秦国的大部分人才都来自山东遗弃的人才,如商鞅,张仪,吕不韦等,惟有白起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
我只是想简简单单的真正的去看待一个正确的历史,而不是去抹黑他,这是我从《大秦帝国》里取得的最大收获,用一个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而不是追随潮流,听从权威者的话语。
读的不仅是历史,学的是一种态度。
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3
51集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我看完后,感慨万千、唏嘘不已。此片虽然有些情节不符合历史,但是该电视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并不是历史正剧,电视剧必定是电视剧,不可能一点瑕疵都没有,主线没有变就行,所以观众应该能接受剧中的某些错点。
《大秦帝国》讲述了2700年以前,华夏大地进入了一个凡有血气必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儒家、法家、兵家等百家争鸣,启发国人深思的好片子,如此好的片子据说遭到禁播,情况是否属实我不是很清楚,反正电视台没有播放,该部片子是法制片,人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想必也会联想当今现实社会,片中的思想比较偏激,看后让人热血沸腾,也许这就是此片禁播的原因,我很喜欢这部电视剧,看完此大作,内心的激动,不于言表,热切期待它的第二部快点出来。
《大秦帝国》里的嬴渠梁,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君主,他忧国忧民、心胸豁达、用人不疑。他与卫鞅变法强秦,其精神和精要都值得现代人思考与学习,或许,我们看电视不应该用剧中的情节来联想现实的社会,当今的社会,虽然法律比较完善,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是有很多,否则,何来那么多的贪污现象?
电视剧里的商鞅追求法制精神似乎过于狂热,他是个法家集大成者,他信奉“性恶”之说,不相信性本善,他认为只有严苛地法章才能制约人的恶性,商鞅执法如山,刚直不阿。商鞅变法与君臣合力在秦国掀起了一场变革风暴,中国历史上有三大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治、戊戌变法,商鞅变法应该算是成功的,他与君臣将弱小的秦国建成了法制完备、军民齐力的强大王国,从此开启了秦国统一中国的历史车轮,所以说商鞅变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他开启了法制的先河。
当时的秦国,根基薄弱、野蛮落后,秦国若想强大,确实需要商鞅这样的一个人,商鞅认为,唯有走变法的路,才能改变秦国的命运,这是唯一的途径,商鞅看到了“法”能给国家带来的好处,却忽视了过于注重“法”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商鞅注重的“法家”,缺少思想的包容性,或者说具有局限性。
也许,任何事物,正反并存,有利有弊,儒家、法家都是古人留下的治国平天下的瑰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现代不能成为常喊的空口号,以法治吏,以儒教民,是吏从民出,兼具儒法。
电视剧里商鞅在变法治国时,性格冷峻,刚直不阿,在爱情方面,他又个感情细腻的人,剧中商鞅一生有两个女子爱他。一个是白门商社的女公子白雪,而另一个是秦国孝公的妹妹荧玉。不知道历史上是否有这段爱情故事,但是剧中的两个女人与商鞅的爱情故事非常感人。
一个是他红颜知己,知他懂他爱他,为他出谋划策并且在他危难的时候救他,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等候一生,直到最后与他携手共赴来生,显然电视剧最后的结尾美化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另一个女人是他的妻子荧玉,以公主的身份非他不嫁,敬他爱他,对他体贴入微,直到最后为他耗尽心力一夜白头,两个女人为了他都不容易,都爱得很苦。
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整体来讲,拍得不错,虽然有些故事情节与历史不相符合,但总的来说值得一看,此片再次展现春秋战国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讲述秦国由弱变强的崛起历史。中心事件是商鞅变法,主角是商鞅、秦孝公以及战国初期的一批伟人名士,截止车裂商鞅。
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4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大秦帝国》。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统一天下。对于我个人来说,秦国能够统一天下有几个人功不可没。四大丞相(商鞅,张仪,范睢,李斯)。
我们不难看出,商鞅让秦国从一个小国家逐渐富饶,张仪连横之策让秦国跃居强国之列。范睢,李斯为秦国统一提出了重要决定。
要说这四个人中间谁让我印象最深,那无疑是张仪。张仪这个名字也许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在我没看之前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一句来形容张仪:一人怒而诸侯惧,一人熄而天下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一策转危为安,一语安抚邦交;一计而平定战乱,数语而平息内乱。并且这个人是我看过这么多历史电视剧,了解那么多历史,见过最有才的一个人。都说诸葛有一双三寸不烂之舌,但我个人觉得张仪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仪外连横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立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自古便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次深深感怀,这句话意味深长,张仪,公孙衍本为魏人,却被弃之不用,张子又到楚国依然没能被发现,商鞅本也有心侍魏结果最终全部为秦国所有,而且成了秦国强大的关键人物,这又和三国的刘备,以及大汉的刘邦有些相似,自古帝王者不是打仗有多厉害,也不是自己有多少本事,而是在用人上是否有识人之眼,用人之心,容人之雅量当然还有调和矛盾的能力。
所以推荐朋友们在闲暇时间也可以去看看,了解一下历史,感受一下古人的谋略与雄心,另外喜欢的朋友不要忘了给“昊昊写文”点个关注哟!
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5
作为王他的情商当然极高,且不说他少年即位时以柔克刚让他大娘恨不起来 (他对大娘肯定有感情,但是能在大娘想要害他时选择动之以情让大娘对他心存愧疚,何尝不是他情商高的表现),就说成年的赢稷。
对白起:总是兄弟相称(后来与白起反目除外),长平之战,考虑白起妻子为赵国人担心白起带兵为难,开始并未让他出征,这让白起和妻子都很感动,后来白起亲自请命前去作战。
对范睢:范睢出谋让太子质于魏致太子亡,秦王虽痛苦却没有责怪他;赵国平原君来使,范睢虽没提,秦王却记得魏丞相是他仇人并让平原君逐杀魏丞相为范睢报仇,这让范大为感动;后范睢举荐郑安平带兵攻赵,结果郑兵败投降赵国,他为范睢推荐,范本应株连九族,结果秦王不仅没有治罪与他,反而说谁再提郑平安投降之事就立斩。有人说这是因为秦王糊涂,被范睢所迷惑,其实我却认为是赢稷比任何人都懂得用人的道理。秦王只是借范睢在群臣面前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做了他想做的事。有两件事可以证明:记不清哪次秦国战事不利范睢劝秦王撤兵,秦王怒说你对我拍马屁只知小拍却不解我一统天下的大略(大体是这意思这段记不清楚了);最后范睢被刺死时问秦王:臣这一生都在揣测王意,可是却想不明白您为何让我活到这个时候,既然让我活到这个时候却又为何要杀我,秦王说:是因为我喜欢你啊,范叔。可见秦王早就认为范睢该死,他依靠喜欢范睢,但却还不至于被他迷惑。
对魏伶优:在宣后眼里,他是执拗不成熟的稷儿;在其他六国人眼中,他是贪婪狡诈的秦王,也是纵横一世的谋略家;他工于权谋,与重臣称兄道弟。可唯独在伶优面前,单纯的像个孩子,在她面前他做不到谈笑风生,在她面前他认真且不自信,下令杀伶优时是他唯一流泪的时候(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流泪之处我不记得)这也是赢稷的可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