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转山观后感怎么写

张东东

电影转山观后感1

我突击看了《转山》。感触一般。电影的意义或许仅仅是供人消遣和放松心情,但其中传递一种信念,一种关于爱,关于生命的信仰。

片中张书豪为了完成哥哥骑车去拉萨的夙愿,遇到了“川哥”,遇到了家中失去顶梁柱的藏族家庭,途中遇狼,看见思念家人的留守儿童与妇女打电话给最亲爱的人。颇有点被感动。爱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歌。因为爱,我们坚持着。

小男孩小心翼翼的为他戴上帽子,恋恋不舍的问了声,哥哥什么时候回来时,他殊不知结果是未知的。此时,林书豪或许有对孩子的不舍,或许也在心里问了一句同样的话,但他的结果是否定的。一场场离别的场景,如电影浮现在眼前。生命的离别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当“川哥”口中说着未来的美好憧憬时,跌下了山崖,摔成重伤。最后终于见到了神圣的“冰激凌“山峰,这是一种信念,我联想到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打算的多好,未来是不可测的,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电影转山观后感2

过年前就知道有一部关于骑行者的励志电影,虽然小投入,但是还是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自己赶上家里出殡还有过节,没有静下心来看。刚看完,感触颇深,剧中的主人公张书豪失去亲爱的哥哥非常痛心,在告别哥哥遗体的时候,从哥哥的灵柩里拿出了哥哥生前的出行日志,也是哥哥生前的梦想—骑行到拉萨。

剧情简单,画面唯美,骑行的经验介绍也不是很多,装备也不是很讲究,就是那位路上的行者朋友的望远镜显得很到位。 分享好文刚开始看了周迅和另一位名人做的转山介绍短片,还是很不错的。我们都是行者,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有了梦想就不孤单。有亲情,有鼓励,困难都会克服,目标能够到达。有机会还是会和家人一起看。我家的宝宝睡觉了。睡觉去。明天新年的第一天班,开门红啊。

好时光总是过得太快,过年在乡宁的一幕幕还是那么温馨,以至于觉得太过留恋。新的一年里,龙马精神!

电影转山观后感3

今天我去看了一场电影叫《转山》,不是特意去看这部电影的,是临时决定的,转山观后感。因为它正好卡在这个时间点上,所以我就选择了这部电影。这正如人生一样,有时不是特意的,只是在合适的时间碰到了,于是就恋爱了、结婚了、生子了、过一辈子了。或许一开始是没有感觉,但到结尾了,总会有所感。

下面就是吾之感: 电影的情节是讲一个人骑着单车从丽江去拉萨的,期间会经过很多海拔高低不一的地方,整个行程是20多天,路上有野兽、有高原反应、有不同气候、总之是困难重重。 分享好文 在一开始的时候,有朋友劝他不要去,让他放弃。主人公也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决定go 。 行程的第一站是他遇到了骗子,被骗了钱。幸好遇到一个好人,一起骑车结伴同行,在一段下坡路上,与他同伴的人摔到马路外面,变成了瘫痪。 他一个人痛苦、或许也有放弃的念头吧,看他疲惫、忧伤的继续前行。他一个人不懂藏语、缺乏户外行车的经验,有高原反应、吃、睡都很艰苦,天气恶劣,路远险陡等等困难,他最终还是骑车到了西藏的最高处。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首先是佩服他在一开始时的勇气,然后是在行程中战胜困难的那份意志,他那永不言弃的、乐观的态度。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如果有了他这份勇气,有他那份意志,有他那些个态度,我们遇到的困难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时间不早了,我就简写一下了,呵呵,让我们也let's go吧!

电影转山观后感4

我不曾看过《转山》这本书,但看了同名改编电影。

一小时二十九分,干净的画面,简单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修饰。

这是一个关于梦及继承梦之后勇敢把梦化作现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台湾年轻人在青春岁月里所经历的最悲壮、最华丽的人生篇章之一。

故事的开头场景在彼岸的台湾,城市的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在台北的某个角落里,一个亡者告别仪式正在悄悄举行。张书豪,一个大四学生他的哥哥因病去世,其内心对此始终无法释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困惑。“大四结束那年,我哥去世了,一切来得很突然,对死亡,对失去亲人,我从来没有概念,那之后的日子很难受,很难受。我想逃离,但又不不知道该去哪。”直到在告别仪式上,“我”发现了哥哥的骑行日志。

那是他计划了很久却因死亡而最终没有实现的梦想,此时,“我”也明白该往何处逃离。“我”独自一人坐上了飞往大陆的飞机,决心替哥哥完成他违禁的心愿:骑着单车从云南丽江出发,沿滇藏线骑行至拉萨。这是一段艰险的路程,成功从此路线骑行至拉萨仅仅只有个位数。

对大陆人生地不熟的“我”,只能借着地图,独自一人摸索着走下去,四周是一片未知的黑暗。在丽江,被人轻易地骗去了三千五百元。在海拔2300米的曲孜卡,十月的黑夜里“我”险些坠入悬崖,好不容易遇到的.骑友云南人李晓川也因此重伤,中途退出了骑行之旅。在孤单的骑行路上,“我”遭遇了藏獒的围攻险些丧命,在海拔5000多米的乌然,因为食物中毒而昏迷了两天两夜。一路走下去,疲倦不堪,九死一生。最后,“我”成功地骑到了终点。

从一座低海拔的山骑行至高海拔的山,然后,一瞬之间又要从高海拔的山骑往低海拔的山,直上直下,“我”经历了常人无法体验到的痛苦,接受了山川最残酷的考验。“我”也曾沮丧地把单车摔在地上,在路旁大发脾气,可是“我”还是上路了。一路的风景,使人觉得仿佛步入了神灵的世界,巍峨的雪山,无比湛蓝的天空,路上白色鹅毛似的积雪,拉萨庄严而又神圣的布达拉宫,还有佛光普照下的山间小镇,都给画面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在电影的末尾,已经返回台湾的“我”收到了李晓川的来信。他写道:“我又活过来啦,身上还留着七个钢钉,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我还是上路了。大夫警告我,必须再休息六个月。但我满脑子都是路上的味道,那味道一日比一日强烈,我实在等不了了。他笑我找死,我说不对,我不想死。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出去……”

是的,因为梦想,因为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出去。

物质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就浮现在世界的表面上。对于生活与精神的追求,则复杂许多,因为它源自内心的深处。

电影转山观后感5

灵堂、一张年轻的脸、一片诵经声——这是电影的开场,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了。在失去至亲之人的伤痛中,另一个年轻人却被死者的一本日记点燃了青春。他是死者的弟弟,他要帮早逝的哥哥实现那个青春的梦想——骑车从丽江到拉萨。

“不要在死时再感叹,要是我们当年去过那里就好了”。——电影中的某角色如是说。这是一句足以让如今绝大多数年轻人汗颜的一句话,曾几何时,梦想被封进了落满灰尘的阁楼,变成了哂笑的对象。而一旦青春的生命戛然而止,那梦想便成了最绝色的伤。

从丽江到拉萨,这是一段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长度近20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高原之路”。这是怎样的一段旅程?这是一段无比艰辛的旅程,是我等俗人仅从他人口中知道、仅从媒体上获悉、仅在某天头脑发热豪言要挑战的一段旅程。但对片中的书豪而言,这是一段帮死去的哥哥实现梦想的旅程,是一段青春被点燃的旅程,于是他义无反顾的骑车上路了。

当书豪爬上滇藏线最高点的东达拉山丫口,拿出朝圣女赠予的五彩纸符洒向天空时,影院中的我们跟他一样完成了一次心灵的释放、一段生命的旅旅。梦想离我们有多远?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是错过,而只有少数幸运的人能在某个瞬间被点燃青春,去实践梦想之路。这段旅程未必成功,但已没有遗憾,因为他们的青春曾为梦想熊熊燃烧过。

其实对于本片,相比于同类型的《练习曲》,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后者更细腻也更饱满,而本片的几处情节颇有刻意而为的造作之感。但这依然是一部值得你到电影院去看的一部电影,因为它是一部诚意之作,尤其是想比于今年的若干部侮辱观众智商的所谓商业大片。11月3日,本片即将上映,如果你不想去看某些坑人的电影,那不妨选择在影院随本片的主人公开始一段梦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