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大全(一)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试验基地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当即决定赶回北京。
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降落中失事。
飞机的残骸散落一地,十三具烧焦的遗体面目全非。在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遗体中间,是一个完好无损、装着热核导弹绝密资料的公文包。
为了保护这份资料,在生命的最后十秒,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郭永怀,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他1909年4月出生于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0年8月,郭永怀漂洋过海,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应用数学。
在加拿大完成学业后,郭永怀来到美国学习,学成后到康奈尔大学执教。在此期间,他接连突破了航空和航空动力学领域的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声名鹊起。然而,学识,名誉,金钱和地位,都不能让他忘记自己的理想——回国效力。
1955年秋天,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得以启程回国。临行前,钱学森与郭永怀定下一年之约,携手为祖国科学事业之崛起而效力,郭永怀激动得热泪盈眶。
1956年,为了美国移民局不再有借口阻碍他回国,郭永怀当众把自己全部的论文手稿扔进了炭火堆。
这一年秋天,郭永怀携全家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周恩来总理接见了郭永怀,当问他有什么要求时,郭永怀说:“我只想尽快投入工作。”
郭永怀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他与钱学森共同为我国的空气动力事业发展鞠躬尽瘁。他不知道,祖国即将赋予他一项隐秘而伟大的使命。
1960年,郭永怀临危受命,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研究核武器最初的三大支柱,组建了一支105名专家学者的研究队伍。1963年,研究队伍秘密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试验基地。
青海基地海拔3800多米,飞沙走石,寸草不生,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度。年过半百的郭永怀,一面要应付严重的高原反应,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喝苦水、住帐篷,风餐露宿,一面又要在北京和青海基地之间来回奔波。不到一年时间,他已经是满头白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欢呼声中,心力交瘁的郭永怀晕倒在试验现场。
但是没等身体恢复,他就又奔赴新的战场,开始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研究工作。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1968年,郭永怀再次离开妻女来到青海基地,进行中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发射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只是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就在郭永怀牺牲的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两年后,1970年4月24号,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一个院子里,在苍翠的松树下,竖立着郭永怀的塑像。他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也是唯一一位涉足三个领域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大全(二)
1908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荣成滕家镇的一个普通农家。在大学里他因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得到当时国内知名教授顾静徽的赏识和推荐,来到北京大学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深造,成为北大物理系的一名学生。
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大停课,他前往西南联大。在西行途中,他看到日军飞机日日在天空盘旋,不停地对地面进行轰炸,无数无辜的百姓惨死在炮火中。而中国空军因力量薄弱,根本无力对抗。
那时郭永怀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单纯地学习物理了,他要学习航空技术,以便能尽快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救国救民。于是,到西南联大后他就转入了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
1938年夏天,郭永怀通过中英“庚子赔款”留学委员会举办的留学生考试,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准备博士论文时,他又想到了西行途中的科技救国梦想,于是,他决定挑战当时颇具难度的“跨声速流动研究”。
为此,郭永怀来到当时著名的国际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汉姆航空实验室,师从素有“航空之父”之称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他在“跨声速难题”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并获得博士学位,成了美国各大名校和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
1946年秋天,冯.卡门的大弟子威廉姆.西尔斯教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科学部的基础上创办了航空工程研究生院,冯.卡门又推荐郭永怀前去任教。
郭永怀来到康奈尔大学不久,在一次做学术报告时,遇到了一位举止优雅,谈吐不俗的女子,对方名叫李佩。这个祖籍江南,生长于京城的姑娘,自带一份江南女子的温婉和京城女子的优雅,让他一见倾心。
同样,郭永怀那修长挺拔的身材,谦虚的风度,以及渊博的知识,也深深地吸引了李佩。在交往过程中,李佩发现,郭永怀虽然少言寡语,但爱好广泛。他喜欢集邮、种花养草,更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这让同样喜爱古典音乐的李佩觉得遇到了知音。
李佩,1917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富裕家庭,从北京著名的教会学校贝满女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因战争,她也曾远赴西南联大学习。
那时,他们就曾相互听闻过彼此,只是无缘一见,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擦肩而过。
后来,李佩因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流利的英语口语,得到了一个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学习的机会,命运又一次将李佩和郭永怀拉到了一起。
这一次,他们没有再将彼此错过。
郭永怀经常跑到李佩的宿舍找她,约她一起出去玩,和她谈论自己研究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知道李佩也喜欢音乐,他还特地买了一个老式留声机和唱片,闲暇时和李佩一起倾听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等著名音乐家的经典之作。
慢慢的,两颗心在音乐中融化,相互交融在一起。
1948年,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郭永怀和李佩在纽约州小城绮色佳市市政厅举行了婚礼,绮色佳市市长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在悠扬的婚礼进行曲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他们相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婚后,他们住在绮色佳市市中心的一幢三层花园别墅,别墅里有泳池和草坪。别墅附近有博物馆、图书馆、咖啡馆及中小学校,不远处还有当地著名的绮色佳瀑布。在这里居住,无论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都十分便利。
善于持家的李佩把他们俩的小窝布置得很温馨,郭永怀还种了许多花花草草。他们经常在晚饭后一起喝喝咖啡、听听音乐,或到周围散散步。周末或闲暇时,邀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或者同事、学生来家里做客,花园里经常飘荡着他们欢快的笑声。
特别是女儿郭芹出生后,这个小别墅更是欢声笑语不断。爱情的甜蜜,天伦的乐趣,都聚集在这个小别墅里。如果世上真的有天堂,那么天堂里的生活一定就是他们现在的样子。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大全(三)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郭永怀发表了奇异摄动理论,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又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也因此,他与钱学森一样,成了美国不能轻易放走的尖端人才之一,因此想要回国就成了一个难题。
直到1955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美国政府才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了,钱学森听到消息后马上回了国。美国移民局害怕郭永怀也会离开,就赶紧派人去劝说,希望他不要回去,但郭永怀的回答是,一定要回!
自从他明确表达出自己的回国想法后,美国当局就紧张了起来。那一段时间里,他的别墅附近突然增加许多陌生人,他和家人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了起来。
那时的郭永怀已经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了,职位和待遇都相当不错。好多人劝他,中国那么穷,不要回去了,而且孩子将来在美国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可是郭永怀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无论是威胁,还是物质上的利诱,都没能让郭永怀放弃回国的想法,他整日和李佩商量着如何才能回国。
就在这时,钱学森连着给他写了两封信:“快来,快来!......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的乐园!”“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办公室。你的住房也准备好了,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这些话更是让郭永怀归心似箭。
郭永怀在拒绝康奈尔大学的百般挽留,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国前,为了让美国移民局不再有借口阻止他回国,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那是在威廉姆.西尔斯和康奈尔大学同事为他送行举办的野餐会上,大家依依惜别,有人为他惋惜,有人为他祝福。离愁别绪加上酒气氤氲,聚会的气氛逐渐达到高潮。
就在这时他突然拿出自己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用最快的速度将其全部投入正在烤着肉的炭火堆中,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妻子李佩也十分不解。
纸遇到火,马上燃烧了起来,仅仅几秒钟,就变成一堆灰烬。看着风中飞舞的一簇簇纸灰,他如释重负,再也没人能用这些来制约他了。
其实,在此之前, 他在自家院子里已经烧毁了一部分多年积累下来的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如今再也没有什么文字的东西留存了。
1956年秋,郭永怀终于携家人登上回国的游轮。
郭永怀和李佩携手站在即将开往中国的“克里弗兰总统号”游轮的甲板上,想着马上就要回到祖国,心情格外愉悦。可就在游轮即将离岸的那一刻,甲板上突然来了一群气势汹汹的人,强行检查同行的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先生的船舱。
在一阵翻腾后,他们拿走了张先生许多手稿、文件。看着他们扬长而去的身影,大家终于明白郭永怀为什么烧掉自己所有的手稿。当然郭永怀早有准备,就算把手稿烧毁,所有的内容也早已铭记于心。
他知道,只有自己的脑子才是这些资料最安全的地方。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大全(四)
9月17日上午,由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孔繁森日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东昌府展区举行新书发布会。人民出版社、聊城市东昌府区、孔繁森纪念馆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书选自孔繁森生前亲笔写的大量的日记,主要记叙了孔繁森从1972-1994年间的工作感悟、会议记录、管理记录、问题分析、处理方法、思想经历、发展数字以及少数民族工作政策等内容,这70万字的日记记录着他在西藏的足迹和辛勤付出,同时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也是孔繁森同志弘扬和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的宝贵见证。
孔繁森从1979年开始两次进藏,1979年4月至1981年4月担任岗巴县县委副书记,1988年10月到1992年底担任拉萨市副市长。1992年-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不幸因公殉职。孔繁森是在党的培养下,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日记记录着他总是第一时间深入一线,了解群众在生活中的困难,带领群众走向脱贫致富的路子上,并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
孔繁森同志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家在山东,他深深的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人。日记上能反映出为了缓解思乡之情,他每天都要看上两遍孩子们给他寄的明信片儿,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党和人民重托,他舍弃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了自己的幸福。他的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和对人民的爱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党的宗旨党高度统一。
从日记记录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孔繁森是满腔热情的开展工作,开拓进取,务实求效。1979年,他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县委副书记。在岗巴的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全县的乡村和牧区。八八年,他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他到任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提出了发展拉萨教育的对策。
日记非常细致的反映出在西藏工作期间,每到一处,孔繁森都会开展细致入微的工作,将农牧民家的情况、家庭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孔繁森同志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主动学习藏语,并经常求教于藏族干部,在他的日记本上有多数学习藏语的记录,他分管拉萨市教育,是专门摘抄了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加以研究,他在很多场合提醒干部,领导干部要加强理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孔繁森同志作为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
今天,我们怀着虔敬之心,反复品读他留下的文字,一次次感受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大爱。孔繁森精神已经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成为共和国的集体记忆和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孔繁森日记》的出版将有助于*“孔繁森精神”的赓续传承,让更多人从他的精神中汲取磅礴伟力,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大全(五)
“希望孔繁森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聊城、走向全国,让孔繁森精神更加符合时代要求,让更多的人理解孔繁森精神,热爱孔繁森,学习孔繁森,同时期盼有更多的像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涌现出来,让党员干部像孔繁森一样做人、做事、做官。”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兆本在孔繁森精神研讨会上深情地说。孔繁森同志事迹宣传期间,张兆本任中组部新闻宣传处处长。
6月27日,孔繁森精神研讨会在孔繁森同志故里东昌府区五里墩村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举行。研讨会上,部分老领导和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研究角度缅怀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对孔繁森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弘扬路径进行了交流硏讨、深刻解读。
孔繁森是一面如何做合格党员的镜子,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起点上,迫切需要弘扬*孔繁森精神,让孔繁森这面透视灵魂的镜子更加璀璨夺目,放射出*的光芒。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李玉建曾在孔繁森同志身边工作,时任阿里地委副秘书长。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孔繁森精神的学习宣传、践行传承。研讨会上,李玉建介绍了孔繁森精神对后来人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繁森精神是‘老西藏精神’的具体体现,孔繁森精神就是一种无穷强大的力量,影响了很多人的世界观,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聊城是孔繁森同志的家乡、是孔繁森精神的发源地,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孔繁森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聊城市将继续发挥好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党性教育基地的作用,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扎实践行孔繁森精神,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让历久弥新的孔繁森精神成为培养干部、教育干部、塑造干部的生动教材,让孔繁森同志的个体形象变成*聊城广大党员干部的集体形象,进一步汇聚起“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聊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