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1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不禁想起张自忠将军牺牲前的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之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大量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拉贝被迫回国,安全区终于不保。唐先生,这个为了保护自己一家出卖了安全区内的中国军人的胆小的男人,终于升华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小妹和女儿的死,让他从对日军的幻想中醒过来。他将跟随拉贝离开的机会让给别人,送妻子离开后,即被押送刑场。或者不好吗?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残忍,的死亡更有力度。他趴在日本军官耳边,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太太又怀孕啦。孕育的是千万不去的铁骨,是中国的希望,你杀的掉吗?
姜老师,这个一直以来为挽救中国人而与日军勇敢周旋的柔弱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每个女人只可以带回一个男人,而她蒙住头,冒死带回了一个有一个。也许她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多救一个,中国就多一份希望。最终,她被日军发现了,被带走的那一刻,她用英语对角川说:杀死我。角川开枪了,她以这最最不屈的方式,震撼了日军,证明着中国的尊严。
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会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大量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形象,他有知识,有思想,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知道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会,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与。
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2
南京大屠杀,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提到这五个字,就触碰到心底最柔弱的那根弦。而陆川的《南京!南京!》将这一历史事件重新拉回到观众眼前,历史不能遗忘,但是不表示要重新回忆,这种回忆是残酷的,多少年来,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讲,南京大屠杀只是历史课上的一个章节,被抽象为一串串的数字和黑白照片,至于事件本身则很少有人去思考,我想,这就是陆川的《南京!南京!》要完成的。
影片和历史一样黑白分明
从被影迷们奉为圣经的《辛德勒名单》到另一部经典《愤怒的公牛》,黑白胶片从来没被遗忘过。很高兴陆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首先表明了他的立场——这不是一部借南京大屠杀圈钱的商业电影。彩色胶片拍摄出来的电影色彩艳丽,无疑会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黑白胶片让影片中不能回避的屠杀、鲜血、蹂躏等所有让观众难以承受的元素都和我们的眼睛拉开了距离,弱化成了黑与白。天空、烟幕、旗帜、河流、女人的身体是白色的,鲜血、残破的城墙、子弹、武器、屠杀造成的尸横遍野是黑色的。战争也许不那么黑白分明,但是屠杀一定是,纯粹的黑白色调,能让观众和导演一样冷静和理智,去认清屠杀的真相。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多年来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限于黑白文字、黑白照片,就算是纪录片,也是黑白的。黑白的《南京!南京!》很容易让观众找到历史的契合点,从而肯定导演是在重现历史,而不是靠想象编出来的故事,更容易融入到剧情当中。同时,黑白色调也确定了影片的基调,它庄严、肃穆,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尽管会带来更沉重的压抑,但是不要紧,因为不会有任何一个观众会带着欢欣愉悦的情绪来看这部影片。
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3
星期四的晚上看了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解说,是由历史影像资料和对《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的详细解说,也是反映了南京沦陷后难民区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幕。
影片开头是南京失守之初的战斗,然后便是日本对战俘和平民百姓的屠杀,忍不住让人认为,日本屠杀的是没有战斗力的士兵。之后便是日本对南京的重重包围以及对难民的步步紧逼和对妇女奸淫的镜头。
当我看到日本兵用冲锋枪杀死南京平民的时候,心中不禁感慨:为什么日本能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为什么中国士兵不能坚持到最终。日本兵残忍的血洗全城,他们将被俘的士兵和百姓,实施活埋、枪毙,以及用活生生的人当作人肉模型,练习刺刀,使南京城顿时变成人间地狱,烟雾笼罩着整个南京城。
当然,其中还有许多爱国人士,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其中,有刘烨扮演的国民党军官,在走投无路的情景下,他提出第一个为国捐躯;还有一个小女孩,具体名字我也说不清了,当日本兵提出要交出一百名妇女枪毙的时候,这个十八来岁的小女孩第一个举起手,所以,被人们称为“天使之手”……
中国的爱国人士很多,当应对日本兵的残忍杀害,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始终战斗到最终一刻。他们是好样的,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历史永远铭记他们,也铭记了日本的无情、没人性。
《南京!南京!》是一个轰动的场景,它纪念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同胞,由此,我们也要告诉自我,无时不刻要让祖国繁强,不能让那些侵略者逍遥法外,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完美明天而努力奋斗。
看完后,我的眼泪不禁掉了。
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4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由陆川导演精心创作的电影——《南京,南京》!看完这部电影,我颇有感触,内心也有所震撼。
当看到凶残的日本军官放肆地在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不择手段地杀害我们的南京同胞,人们在惊慌而逃,很多人难以幸免于难,三十多万同胞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时,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阵的难受。
不过我们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就像那梅花,从不在冰雪中向恶势力或者强者低头,它依然在大雪中凌寒独放。我们中国人也是具备这样的品质的。当日军俘虏了我们的一批军队后,日军鸣枪下威,要求中国军队起立,几个日本鬼子挎着枪陆续走了上来,准备扫射。但中国军人都握紧双拳,他们脸上带着愤怒,带着无助,带着悲愤的'神情,他们都不向日军低头,他们都不起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起也是死,不起也是死,他们就拿起自己的骨 气跟这些日寇们拼了,他们就这样与日军僵持着。日本军官被这一场面惊呆了,手持机枪扫射了几个人,只听见死者的家属抱着亲人冰冷的尸体痛哭。突然一个男的带头矗立起来了,他就是被日军俘虏的军人中的一员,或许,他不想再听见无辜的人们凄惨的声音,或许他起立是为了表达中国永远都不会是缩头乌龟。小孩也勇敢在走了出来,人们都起来了,向日军走去,只见人们一齐高呼:中国不会亡,中国万岁……。天空中回荡着这悲壮的声音,最后,他们都牺牲了。
但是,他们没有为我们中国人丢脸,人们记住他们是中国人,甚至在他们临死前也不忘高呼:中国成功,中国不会亡。这句话给予我极大的震撼,因为这句话透露了中国人民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呀!
电影真实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那一段让人屈辱的历史。旧中国国势衰微,中国成为别国欺负的对象。要使这段历史不再重演,我们这代人就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不断增强祖国的综合实力,为祖国的安宁和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5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经那一部震撼的电影《南京》还历历在目,而这部《南京!南京!》给我的更深的感慨。两个突兀的感叹号!屈辱,愤怒,心痛,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振聋发聩的影片将战争的丑陋在脑浆崩裂的那一刻毕现无疑。强暴,这种罪行,是人类的耻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09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死结,不是谁想颠倒和抹杀就能颠倒和抹杀的,但想要记住同样不容。一种空洞的仇恨,没有可以附着的支点,这场屠杀已经离去了72年,当初幸存的人们也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不要随之消亡,我们未必需要一部片子来激起某种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诉,不是煽动,而是展示,还原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点滴细节,然后让看到的后来人叩问自己的心,至于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响,伤痛不能被继承,更不能被强行灌输,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复原的电影,只要它够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