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莉莉

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1

  五粒小松歌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古诗简介

  《五粒小松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借写小松树的备受压抑来抒发诗人痛恶庸俗习气的感情。前半首咏小松,形容小松的姿态;后半首写小松不得其所,被当作点缀品,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感伤自己的遭遇。全诗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意含象中,寄托遥深,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翻译/译文

  前些时候谢秀才与杜云卿叫我写《五粒小松歌》,我因为选编书集事情较多,没有时间写诗,经过十天,勉强写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小松树的主人壁上高挂着州邑地图,主人堂前进进出出的多是俗儒。

  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树似在流着泪滴:“山石和溪云,你们是否还肯写信来对我眷顾?”

  注释

  ⑴五粒小松:华山松每枝松穗为五股,称“五鬣松”,“鬣”与“粒”音近,故云。

  ⑵选书:按一定标准,选辑某人的作品,编集成书。

  ⑶曲辞:这里指诗歌。

  ⑷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

  ⑸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⑹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⑺州图:州县的地图。

  ⑻溪云:山涧的云霭。书:书信。

  创作背景

  据诗序可知,此诗为友人所作,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后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之职时期。

  赏析/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前半首咏小松树,形容小松的姿态。五粒小松,即华山松,生长在深山中,石笋相伴,溪云回护,迎风挺立,经霜常绿,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机。但是,五粒小松一旦进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细丝捆束,铰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长的可能。诗人在小松树的姿态描写中,已经将自己备受压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托遥深。

  后半首写小松树不得其所,它被摆在主人堂前当点缀品,主人壁上挂着粗俗的州县地图,主人交游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树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只能对月坠泪,感伤自己的遭遇,遥想深山里曾经相依相伴的石笋和溪云,不知它们还忆念它否。诗人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不满现实的束缚压抑,渴望自由的心绪,蕴含于姿态奇特的小松树形象中,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诗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名家点评

  清代姚文燮《昌谷集注》:“鳞蜿蜿”,状松干也。“洪厓饭”,喻松子也。“满浓光”,色之深也。“束龙髯”,叶之齐也。主人壁上所铺之州图,即豫州华山也。五粒松产华山,此当赞图画之松耳。贺言此山旧多仙隐,如汉卫叔唧、张公超、五代郑遨辈群修道于此。乃今堂前则皆世俗之儒,谁能有续仙侣者乎?月夜霜重,石罅如泪、石笋溪云,惟寄书以招隐耳。

  清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松在深山,原与石笋相依而生,溪云往来,朝夕相护。一入主人庭中,永与相别,不知能相忆而寄书否?夫松与云石皆无情,所谓泪与书,皆假人事言之,以明小松托根不得其所耳。

  清代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细束龙髯铰刀剪”,咏松止此。以下不复照应,亦一格。

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五粒小松歌

  [唐代]李贺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前些时候谢秀才与杜云卿叫我写《五粒小松歌》,我因为选编的集事情较多,没有时间写诗,经过十天,勉强写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小松树的主人壁上高挂着州邑地图,主人堂前进进出出的多是俗儒。

  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树似在流着泪滴:“山石和溪云,你们是否还肯写信来对我眷顾?”

  注释

  五粒小松:华山松每枝松穗为五股,称“五鬣松”,“鬣”与“粒”音近,故云。

  选的:按一定标准,选辑某人的作品,编集成的。

  曲辞:这里指诗歌。

  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州图:州县的地图。

  溪云:山涧的云霭。的:的信。

  赏析:

  此诗前半首咏小松树,形容小松的姿态。五粒小松,即华山松,生长在深山中,石笋相伴,溪云回护,迎风挺立,经霜常绿,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机。但是,五粒小松一旦进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细丝捆束,铰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长的可能。诗人在小松树的姿态描写中,已经将自己备受压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托遥深。

  后半首写小松树不得其所,它被摆在主人堂前当点缀品,主人壁上挂着粗俗的州县地图,主人交游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树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只能对月坠泪,感伤自己的.遭遇,遥想深山里曾经相依相伴的石笋和溪云,不知它们还忆念它否。诗人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不满现实的束缚压抑,渴望自由的心绪,蕴含于姿态奇特的小松树形象中,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诗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3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翻译

  归程何忍太匆匆,还想勒马暂徘徊。岂是秋色看不足?倒霉情绪难排解。人说饮酒可忘忧,奈何我病后体弱不敢挨。回想贤内捣衣时,何等孤独难忍耐;今日独自苦奔波,痛悼亡妻情满怀。

  远树凋落晚风哀,乡村小店门尚开。多情只有灯前影,伴我同去又同来。旅店主人来问候,说比前回又见衰。

  注释

  归鞍:回家。鞍,指马。

  徘徊:来回地行走。

  逆境:不顺利的境遇,此处指处于逆境中的恶劣情绪。

  孤负金罍:辜负了金樽美酒。意思是病后体弱,不能开怀畅饮。“孤负”同“辜负”。 金罍,金质的酒器。

  捣衣:古时候,新制作的衣服需要放在砧上捶打以使其纤维柔软,增增保暖效果,叫作“捣衣”。

  鼓缶:据《庄子·至乐》:作者借此典表明哀悼妻子的情怀。缶,瓦盆。

  摇落:凋落。

  此翁:作者自指。

  逆旅主人:旅店老板。

  创作背景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刘克庄娶妻林氏,婚后二人感情甚笃,但林氏不幸因病去世,时年39岁。此词是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刘克庄从建阳罢官途经福清时为悼念亡妻林氏而作。

  赏析

  词的上片开头即写词人骑马归来、徬徨歧路的痛苦。曰“归鞍”,曰“徘徊”,曰“逆境难排”,初非出于悼亡,其中暗含政治上失意的悲愤。“逆境难排”一句正说明词人因削职归来,仕途上陷于逆境。这里词人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与政治上的失落感糅合在一起,自然浑成,不着痕迹。“人言”二句,用事而能浑化。有病,一可悲也;病而有忧,二可悲也;有忧而不能饮酒,三可悲也。语曲而婉,情深且挚。“孤负”二字,显得感慨沉郁,而又婉曲深挚。如果说以上纯系抒情,那么至歇拍二句,则将情与景融而为一,逐渐点出悼亡的主题,并为下片作铺垫。“萧瑟捣衣时候”,是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深沉的掉念。“凄凉鼓缶情怀”,是蝉联前句,用典抒情。从归鞍徘徊写到此处,词旨渐趋显豁。这种手法有如剥茧抽丝,将读者渐渐引入词的意境。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写景。“野店犹开”四字,使词情稍稍扬起,将前词所表现的悲哀稍稍冲淡了一些。但是就在一扬一抑之中,感情愈转愈深。“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二句通过孤馆寒灯,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从语言上看,也似带有几分欣喜,然而骨子里却是更深沉的悲哀。词人身处孤馆,唯有一盏寒灯作为伴侣,一种孤寂之感,悼念之情,凄然流于言外。不直接写人亡,而以客观景物作为烘托,这是一种婉曲的手法。结尾二句直率朴实,如出逆旅主人之口。“今回老似前回”,重在一个“老”字。这一形貌上的变化,都是通过逆旅主人的眼光反映出来的。

  词人借景抒情,全词中处处洋溢着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绵绵不绝的思念,让读者读来自然真切,凄美悲痛。

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

  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③直待:直等到。

  ④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赏析: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